七日書|重構生活 · 第六天

去做无法估量的事

橙皮
·
·
IPFS
·
分享一件不被主流標準斷定好壞,而你覺得讓自己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有一件事情,持续带给我成就感和超出预期的收获——做志愿者。显然这是主流标准认为好的,却是被严重低估的实践。

我最早参与的非盈利组织,也不是公益项目,是粉丝后援会。那个时候刚10岁,小学5年级。虽然不是主流意义上的志愿者,在我看来内核是一致的:为自己喜欢和相信的事物做出贡献。

小小年纪,在学校和家之间,多了一个社团,生活丰富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我开始学会,当自己有一个具体的喜欢之后,如何为这份喜欢去实践和付出。我猜,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在潜意识里,我已经相信生活里永远有更多的空间和边界可以拓展,可以展开。另外,从那时起我受到的教育,便不限于学校和家庭。也更多的从身边的哥哥姐姐身上,去建立一个更宽阔的生活图景。

再长大一点,到了初中,开始关心气候变化,开始思考学校的教育和自己学习需求之间的沟沟壑壑,开始关心街头睡在桥底下的流浪汉——不只是在头脑里关心,也去到每一个我可以去到的问题现场。无论是讨论现场,还是活动实践现场。我总是从同样关心这些问题的人身上,受到更多启发。

我观察他们如何面对问题,如何思考,如何从思考发展出一个行动,又如何从自己的行动中连接更多人、带动更多人参与。在那时的现场,我或许并未意识到自己正在吸收这一切。但所有发生在我生活的合作中,那些「凭感觉」的规划和方法,也一定和这些参与有关。

志愿者行为,表面上似乎是自己的无偿付出,实际上,正是这些行动给予了我们一个机会:去实践一种决定、一种承诺——按照自己真正的意愿。

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是向内在宇宙发出的一次掷地有声的承诺。一份善意的诺言和行为对世界造成的影响无法掌控,对自己内在却是一次无法估量的波动,遍及全身每一个细胞,历经千万次分裂与消亡。

当这些付出无法用金钱量化,与之相应的汇报,也是金钱不可承载或负担得起的。

志愿者或者兼职实践,一直延续,从大学社团,到开始工作之后。这帮助我我更快的意识到,一个企业价值观对于组织运转的影响,以及我自己的价值意义感对行为和实践的塑造。如果想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人一定需要一个更大的超越自己欲望的目的。

最近,也有一个新领悟:一切非商业导向的组织,都在实验另一种互动结构。这些结构,也极大地帮助我在消费、雇佣行为建立起的模式保持距离。我的生活,便不因脱离这些模式而崩溃。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橙皮因接近了世界,靠近了自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从怀疑,到坚定

我决定成为作者

七日书 Year 2
17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