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浪承远:何以承远
天上明月照空堂,世事悠悠甚荒唐。折来新枝恨生晚,杀尽当年秦始皇。
自秦以来,何其漫漫!后人或哀而不鉴之,或讳而暗效之,遂致秦而复秦。每思及此,未尝不叹息痛恨挽狂澜之乏力也!
但既然要远浦归帆,便不能因浪高水急而裹足不前。叠浪承远,正是希望叠起涓涓思考,承向无垠远方。
从布罗代尔的长时段视角来看,秦制的弊病并非一朝一夕所致。极端的中央集权和严格的户籍制度,本是为稳定和管理而设,却把人才、资源和思想都锁在各自的城池里。各地虽统一于版图,却如孤岛般不相往来。若无仙士把路引,怎教男儿出乡关?
古今中外,政权与民众的关系往往决定社会走向。只知统御而忽略共生的政权,短期或可强大,长期却难长久。若民众没有参与、没有自由,社会活力就会逐渐耗尽。教育亦是如此:它不仅塑造个人,更决定一代代人是否敢思考、敢质问权力。
历史长河中,秦亡而复秦,循环往复。往来者虽有志士仁人携扶危济世之志,行力挽狂澜之举,奈何独木难支,终难扭转乾坤。然星火虽微,亦可燎原;浪花虽渺,终汇成怒潮袭天。哪怕微弱的声音、孤独的脚步,也能叠起浪潮,去触碰那些早已僵硬的结构。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未必便成了路。但独自站着不走的,必定湮没于荒烟蔓草之中,连那一声“怪事”,也无人听得见了。愿与读者共叠浪潮,共望长远•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