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弗语是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为什么只有华夏人会将假大空视为智慧——孔子最高深的愚官、愚民术

弗语是
·
[摘要]孔子留下的并非单纯的道德训诫,而是一整套话语规训体系。丧礼中的“三年之丧”,强迫孝子在葬前沉默、葬后空谈、既练之后才逐步回归现实;而孔子常挂在嘴边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则在政治上堵住下层的嘴。二者合在一起,形成华夏文化最顽固的双重根基:现实事务不可说,越位的空话却必须说。假大空,不是风气,而是制度。

一、葬前:沉默的孝

“三年之丧”的第一步,不是哭,而是禁言

孝子在葬前,不许主动开口。若有人问话,只能点头示意,绝不可摇头否定。点头是服从,摇头是叛逆。孝的标准,不是发自真情的痛哭,而是“语言被剥夺”的姿态。

这意味着:在礼的规训里,真正的孝子必须学会一种“沉默的德行”。情感若溢出成真实的话语,就会被礼视为“逾矩”。于是,孝的第一课,不是表达,而是噤声。

这是假大空的第一道关口:先剥夺你说真话的权利。

二、葬后:言语解禁,但必须假大空

葬毕之后,孝子终于可以说话了。但这一“解禁”,并不是恢复正常,而是走向更荒谬的规制:

《礼记·丧大记》规定:

君只许言“王事”,不得言国事;

大夫、士只许言“国事”,不得言家事。

这意味着:

大夫明明肩负治家,却被禁止谈家事;

诸侯明明肩负治国,却被禁止谈国政。

他们的嘴巴被迫脱离职责,转而高谈阔论。

这种“言语拔高”的背后逻辑很简单:现实事务不可说,只能讲更虚、更远的事。

于是,孝子一旦开口,必然是“仁政”“王道”,而绝不能谈粮食赋税、家计琐事。现实被剥夺,空话被加冕。

这就是假大空的第二道关口:说话可以,但必须说大话、空话。

三、既练:渐次恢复现实

直到“既练”之后,语言范围才被允许下沉:

君可以谋国政;

大夫、士可以谋家事。

请注意,这时孝子已经被训练了一个长长的周期:先沉默,再空谈,最后才回归现实。语言的“现实功能”,被延迟到极致。

这就是假大空的第三道关口:只有经过沉默与虚言的洗礼,你才有资格触碰现实。

四、孔子的另一张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与丧礼呼应的,是孔子在《论语》中说的那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表面看,这是“守本分”的教诫;但深层看,它与三年之丧的规制形成一套互补:

在政治层面,它让人“闭嘴”——士人不可妄议政务,百姓更不许指点江山。

在道德层面,它让人“越位”——孝子被逼着讲不属于自己职责的政务。

两者相加,形成了一套完美悖论:

现实职责不可说

虚空越位必须说

五、“不在其位,专讲其政”的训练

仔细一看,三年之丧的规定,恰恰就是“不在其位”的翻版:

士大夫不是君,却被迫谈国事;

诸侯不是王,却被迫谈王事。

这不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是不在其位,偏要谈其政

只是,这种“谈”永远不会触及现实,因为那只是空洞的大话。

于是,孔子的训诫与礼制之间,出现了一个奇妙的分工: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堵住别人谈现实的嘴;

“既葬后的言语规定”强迫人开口空谈虚高之事。

一个是封锁真实,一个是制造假象。两者一拍即合,虚实相成。

六、假大空的制度化逻辑

这两套规制加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训练链条:

1.   沉默阶段:先剥夺你的语言,让你习惯“闭嘴是德”。

2.   空话阶段:再逼你开口,但开口只能虚高,不能触实。

3.   越位阶段:逼你专讲不属于自己职责的事,形成“言语拔高”的习惯。

4.   堵嘴阶段:再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堵死你的现实言语。

最终效果就是:

人人沉迷于“大道理”,无人敢直面“小现实”;言语越脱离职责,越显得高贵;实际矛盾层层遮蔽,只剩下一片空洞的宏论在流通。

七、历史后果

于是,华夏士人养成了独特的言语习惯:

一开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问家事,答仁义;问国政,答王道。

真正的家务与国政,反而无人敢言,或无人会言。

这就是华夏“学者气质”的起点:

现实事务处理无能;抽象空谈天下第一。

从三年之丧到不在其位,孔子给华夏留下的不是孝,而是假大空的制度化遗产

八、愚者与智者的共同外壳

假大空的流行,并非只有制度压力,也有社会心理的共谋:

对于蠢者:假大空成了自我陶醉的“智慧”,喊几句空话,就能觉得自己高明。

对于智者:假大空成了护身的外壳,以“难得糊涂”为智,以明哲保身为目的,装傻充愚,避开锋芒。

无论愚者还是智者,最终都躲进了假大空:一个空洞却体面的语言世界。

结语

“三年之丧”,规定孝子的语言轨迹:先沉默,再空谈,最后才能触及现实。

“不在其位”,规定士人的言语边界:现实事务不能说,越位空话必须说。

两者合谋,构筑了华夏几千年的文化气质:沉默是金,开口必空;现实禁忌,宏论为尊。

这就是孔子留给华夏的最高深遗产:一整套愚官、愚民的假大空术。

2025年8月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