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上线| 在苦难中翩翩起舞的缅甸新娘,也许是近年来最有分量的人类学作品
本周新片上线一部给CathayPaly带来巨大惊喜的人类学纪录片,以缅甸德昂族姑娘小新为主角的纪录片《小新》。
👇👇👇

从2017年开始, 本片导演郭玥涵在中缅边境的冷水沟村寨驻扎4年多,以小新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纪录了她和丈夫志强从订婚到生育的点点滴滴。更以小新和她的寨子为原点,捕捉到小新身边,不同年龄段缅甸女性群像性的故事。她们过去的苦难,以及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面对的实实在在的困境; 在一个半小时内的篇幅内,通顺,自然地记录了这一切。从这个角度来说,本片可能是2020年后,纯大陆制作的人类学作品中,最有分量的一部。
👇👇👇


本片获第十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导演奖”评选中获得最佳纪录片奖
观看链接👉:https://www.cathayplay.com/what-life-holds


邦囊(冷水沟),是一个传统的德昂族寨子,德昂语意为“女人的起源”,位于云南省边境地区,毗邻缅甸。德昂族是跨境民族,跨境通婚传统由来已久。近些年,由于村庄的衰落,大部分村民搬走了,本村姑娘也都外嫁,村中的大龄男青年大都买了年轻的缅甸女孩做新娘。

但本片的主角小新身世并没有那么“惨”,她并不是直接被“买来”当新娘的。 在她小的时候,母亲就被人卖到了中国。在她18岁这年,他的父亲因为四百元就把她许配给了一个他不爱的人。此时曹志强出现,帮她还了钱并向她求婚将她带到了中国。

片子开始就拍摄了小新和曹志强的婚礼,他们从摘自出发,到镇上化妆,穿上了德昂族的传统服饰筒裙,还请了婚庆公司主持仪式。但是不久之后,镜头就拍着蹲姿的小新,“有孩子了,怎么办?”她望向拿着摄影机的导演,眉头痛苦地皱在一起,她立刻拿起手机,开始在百度上检索流产相关信息。


就像前文所说,本片并没有局限在小新身上,而是试图展现一种群体性的困境。小新的妈妈17岁就被卖到中国,生下小新。 小新的丈夫曹志强的表妹伊楠(缅籍)两年前被拐卖到山东嫁人生子,了无音信。片中拍到了她在自己的孩子出生后,第一次和母亲以及家里人视频通话,在微信视频时,小新一家十分平淡开心,仿佛拐卖根本没有发生。“”都是因为你不听我的话,才会被卖到山东去“ 志强的妈妈随口说到。

导演镜头会随意扫到寨子里的小女孩。9,10岁的她们很少玩耍,都是在洗衣服,洗菜,做饭。小新诞下第一胎的时候,七八岁的缅甸侄女过来帮忙,背婴儿、喂奶、做家务已经非常熟练。


影片后来,小新在两年时间里生下两个孩子,yi情爆发,无数像小新一样的缅甸女孩无法办理身份证,面临迫在眉睫的去留问题,之前对小新一直不错的志强表露了对自己表妹伊楠的爱慕, 越来越频繁地去找伊楠,这也让小新心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新》并不是一部“标准”纪录中国少数民族的人类学作品。影片的焦点一直在小新身上,甚至有些单调:洗衣做饭,喂鸡喂猪。寨子里的女性,无论老小,日复一日的劳作。小新因为产后综合征频繁就医,为孩子的出生证明奔波。这并不是人们期待看到的充满少数民族神秘仪式或古老习俗的人类学作品(片中出色记录了德昂族的出洼节和老人的葬礼仪式)。 但把镜头对准困境中的群体,永远是独立电影最重要的使命, 和小新一样的女孩子们,还要用年轻的子宫再被迫孕育多少条生命,那个说出“最后一次哭”的少女,还要再哭多少次…可即使再苦再难,小新也会对着镜头翩翩起舞。她们还在抗争,她们仍旧清醒。

人类学纪录片大多纪录人,群体和周遭环境的相处与共融。环境有人文和地理环境,这两者都可能因为不可抗的因素而改变,纪录人在变迁中前,中,后的变化,正是华语人类学纪录片的意义所在。最后向本片导演郭玥涵脱帽致敬,她从2017年驻扎在拍摄地,也成为了小新最亲近的人之一。她至今仍留在云南芒市, 在德宏师范学院当一名普通的教师,同时一直在拍摄生活在当地的女性故事。她坚信一个人类学的项目,有可能改变一个女孩的一生。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