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𝑩𝑼𝑩𝑼🪐☄️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七日書|去想去的地方|重構生活 20251106

𝑩𝑼𝑩𝑼🪐☄️
·
·
剛剛好的選擇,剛剛好的人生

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這算不算不跟隨主流,翻遍腦袋裡比較符合的只有這個經驗,高中學測考完,我的成績不上不下,填上沒機會、填下太可惜,想念設計相關科系的我,那時候原本想要臨時抱佛腳去惡補一般大學術科考試,但被補習班老師說機會不大,所以就很失落的回家,還一度自暴自棄想要去申請以成績來說會很可惜的學校(因此鬧過一次家庭革命,那時候還一邊大哭一邊去診所看感冒,因為我爸媽叫我不去看醫生不准回家,被醫生關心為什麼大哭,他還開導我,也是很有趣的回憶)。

後來我才認真思考了曾經我爸提出的一個選項:去念科技大學,一般來說普通高中的學生都會傾向念普通大學,我們班上更是只有我一個人送出這個申請,但其實以我的成績要去申請志願校也是很危險,跟第一名差了十級分以上,我都跟朋友笑說要是能進去也是奇蹟了。

那時候一切都很極限,送申請、製作作品集之類的,作品集更是一個趣聞,高中的我一個專業軟體都不會(只會純電繪軟體),所以我是用「畫圖」的軟體來排版,排的超級克難,但還是在一周內從早做到晚做完了。

這過程令人欣慰的是,因為我沒去補習,所以我對作品集的想法是完全自我的,我自己構思了一個有關「春夏秋冬的旅程」的主題,加入了很多自己對於創作的想法、自己的IP角色,這本雖然在現在的我眼裡真的很粗糙,字體選得太花、排版很多沒對齊...,但所謂了解得愈少就愈自在,這本對我來說就是一個階段性的集大成,現在也依舊很喜歡。

(這件事大一時跟大學同學分享,他們都覺得很驚訝XD)

全台只取七名?怎麼可能

也因為這算是特殊管道,科技大學開放給普高的名額很少,全台灣這個學校的科系只有七名正取,我知道這件事時就覺得希望渺茫,而且我還跟爸媽約定說:這間沒中就指考,而指考就沒有我喜歡的科系了,現在想想也是個攸關人生的重大決定,如果我沒中可能就會去讀文史類,不知道會出來會做什麼呢。

後續神奇的是我第一階段過了,國文、英文考得比較好、書面資料成績也不錯,讓我得以低空飛過標準,到了面試那天我看著跟我同梯團體面試的全是各縣市第一志願,壓力更是山大,這間的面試同時也要一邊畫圖,所以我壓根也不清楚自己回答的如何。

總之,零零總總加起來,面試結束後我就跟我爸媽說:我應該沒辦法,要準備指考了。


但既然我還可以跟大學同學講這些軼事就代表我過了,最後備取三,因為前面的人錄取的學校都很~~好,感謝那些放棄的人讓我可以補上名額,也因此認識到了好多好多厲害的人,體驗到了科技大學以實務為重的好處,研究所直升被教授鞭策(這也是另外一個不跟隨主流?設計系很少唸研究所的),到現在工作時被主管誇獎工作能力很不錯,或許一切都是環環相扣的吧?

這篇真的完全以經驗分享為主,與其說跟不跟隨主流,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喜歡、想要什麼,我很慶幸當初我願意放手一搏,也因此認識了好多厲害、有趣的朋友,也得以在研究所的時候出國體驗、製作屬於自己的遊戲,如果主流是自己喜歡的,那跟隨自己的心又如何呢?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