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DiaryofApril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人生就是一趟找自己的旅程

DiaryofApril
·
·
我們要跟隨自己的心,做自己的心喜歡的事情。

星期五收工之後突遇狂風暴雨,但我和Jade還是如約在九龍灣見面吃晚餐,準備向對方update自己的近況。

每天做著項目管理工作的我們還很自然地各自羅列了一份關於自己的To Update List,於是我們邊吃飯邊分享最近的生活和所得,我們又哭又笑又翻白眼又破口大駡又感慨萬千。

期間我分享了上星期去廣州參加頌缽療癒課程的所得,除了技法,我獲得的更多是過好這一生的生活方式。

認知和能量就像是兩朵雙生花,就像是我們的左手和右手,只有當兩者都能得到滋養和提升的時候,我們才會向上生長。我們聊到爲什麽這幾年一直在職場中打拼,做著所謂能給自己帶來認知和能力提高的工作,賺著並不算低的人工,但本該快樂的我們卻一直不快樂,反而整個人缺乏能量和活力。其實是因爲我們一直聽著思維腦給我們的指令,而忘了去聆聽和尊重心靈的聲音,反而打壓和痛批那些能夠帶給我們生命指引的聲音。我們忙著成爲人類文明民主社會中的一環,成爲社會期待中的角色,或執著於扮演父母教導我們應該成爲的模樣,卻時常忘記照顧好自己的心和靈魂,去做最真實的自己。又或許有時,我們在看似權威的外界所搭建起的期待網絡下,總是批判内心那些小小的聲音,讓那個天真又單純的自己因害怕被責駡而躲起來,所以我們變得看不到、聽不到也感受不到最真實的自己。

我們要跟隨自己的心,做自己的心喜歡的事,而不是思維腦告訴我們應該要做的事。

我以前覺得,累了就要休息,不應該再做一些會消耗體力的事情,於是就躺在床上瘋狂刷社交軟件,卻忽略了有時我們的疲憊是因爲心力能量不足,而社交平台上的新鮮刺激的各類資訊,又會繼續消耗我們的腦力和心力。我們應該選擇去做一些能夠滋養自己心和靈魂的事情,不帶批判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何找到自己?如何靠近最真實的自己?」

我們可以通過冥想的方法去創造思維的空白,多和自己對話,去大自然借一些能量,多跟隨自己的直覺和心去做事。


時間就這樣從身邊悄然滑過,直到店員和我們説準備打烊了。於是我們就從餐廳中走出來,緩慢散步出去,發現這時候的雨已經停了。我們兩個並肩走在潮濕的二十幾歲雨夜中,朋友的慰藉就像是這場雨,落在生活的土壤上往下滲透,生命力得以從收納著生活的煩惱和成長的痛苦的泥土中破土而出,悄然生長。

我們這幾年的成長道路很類似,所以大家的狼狽的時刻都近乎相似地出現在相同的時間點上,互相見證著對方從因工作的壓力而暴飲暴食的困境中走出來。而我感覺到每一次見面,我們的能量都在提升。

我踩著閃爍的綠燈飛奔著過馬路,然後我們隔著車水馬龍再次大力地揮手告別,我想那一刻我都變得更加有能量。


星期六晚上朋友説我超長待機,我確實從只睡了五個小時,但是和兩個朋友見面吃飯,去西貢接男朋友下班,還幫他做了音流療愈。原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是可以保持快樂且高能量的狀態的。


這個星期和男朋友鬧矛盾,差點分手,最後雖然復合了,但在我下定決心找他談話的那瞬間,我就已經成爲了新的自己——我尊重自己的心,我選擇更愛自己,我勇敢地放棄那些我不捨得但是我知道我該離開的人事物,迎接各種未知。就像是在廣州培訓時,老師引導我們做的黑暗中行走,當我們勇敢地跨出每一步的時候,當我們懷著身邊的人事物都是帶著善意來到我們身邊的時候,會發現其實這個世界並沒有想象中的複雜和恐怖。

我愈來愈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和不想要的生活,我學會需要將某些人事物從我想要的生活中剔除,生活要適當做減法。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