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張維軒律師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写入中…

父母年老、孩子心智障礙,該申請監護宣告還是輔助宣告?一次看懂差別!

張維軒律師
·
父母失智或孩子心智障礙該怎麼辦?監護宣告與輔助宣告能保障生活與財產安全。了解兩者差別、申請流程與律師協助,快速釐清何時該聲請監護,何時該選擇輔助,守護家人權益更安心。

當父母逐漸年老、出現失智症,或孩子因心智障礙無法獨立生活時,家人常會面臨一個現實問題:要如何在法律上協助他們管理生活與財產?此時,監護宣告輔助宣告制度便扮演了重要角色。兩者雖然都是保護措施,但適用情況、法律效果卻不同。以下將由監護宣告律師為您完整解析,幫助您快速釐清何時該申請監護宣告,何時又應考慮輔助宣告。



一、什麼是監護宣告?常見於父母失智、長期昏迷

監護宣告是針對成年人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完全喪失判斷與自我管理能力時,由家屬向法院聲請的程序。法院認定後,會指定一名監護人,代替受監護人處理生活、財產及法律事務。
一旦監護宣告成立,受監護人將被視為無行為能力人,幾乎所有法律行為都必須由監護人代為處理。

監護宣告的常見作用

  • 保障生活與健康:監護人可簽署手術同意書、醫療契約。

  • 管理財產:避免長輩失智時遭他人詐騙或被子女私自挪用存款。

  • 代表法律行為:例如打官司、簽訂契約等。

常見案例包含:父母長期臥病在床、植物人、重度失智症或重度智能障礙。



二、什麼是輔助宣告?適用於心智能力下降,但仍有部分判斷力

輔助宣告則是針對因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判斷力不足但仍能部分自理的成年人。法院會指定輔助人,在特定法律行為上協助受輔助人完成程序。
與監護宣告不同,輔助宣告的核心是尊重當事人的自主權,僅在需要時由輔助人介入。

例如:患有輕度失智或中度精神疾病的長輩,仍能處理日常生活,但在重大財產交易(如房屋買賣、貸款)上,可能需要輔助人的同意。



三、監護宣告與輔助宣告的差別

簡單來說:

  • 父母重度失智或孩子無法獨立生活 → 監護宣告

  • 父母輕度失智或孩子雖有限制但仍能處理生活瑣事 → 輔助宣告


四、監護宣告申請、輔助宣告申請流程

關於監護宣告申請輔助宣告申請的流程說明如下

  1. 提出聲請:向受監護人或受輔助人住所地的家事法院遞交聲請書,並繳納新台幣1,500元。

  2. 提交文件:包含身分戶籍謄本、醫療診斷證明、身心障礙證明等。

  3. 法院審查與精神鑑定:由醫師出具鑑定報告,法院並會進行訪視。

  4. 法院裁定:決定是否准許監護或輔助宣告,並指定監護人或輔助人。

  5. 登記程序:至戶政機關辦理監護或輔助宣告登記。監護人還需開具財產清冊,向法院陳報。


五、結語

面對父母年老失智或孩子心智障礙,家屬往往既擔憂生活照護,也擔心財產安全。監護宣告與輔助宣告,正是法律提供的保護機制。
若情況屬於完全無法自理,建議聲請監護宣告;若仍能部分處理日常生活,只需在重大法律行為上協助,則可考慮輔助宣告。
在聲請過程中,專業律師能協助準備文件、釐清程序爭議,讓您在守護家人時更安心。

如要諮詢或委任律師,律師費用律師收費 可點擊,文章內對律師收費問題有詳盡的解說。

如欲尋求 台北律師律師事務所 可點擊,連結有專業律師可提供諮詢協助。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