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土摩托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鉴片(虚构类第21集)

土摩托
·
继续鉴片(虚构类)

21

《Love, Death & Robots Season 4》(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四季)*

第四季《爱死机》很差,但原因不是剧情。这个剧的剧情从来就没好过,我看它纯粹是为了看动画技术。前3季是在ChatGPT出现之前拍的,相当惊艳,但随着人工智能画画技术的展示,大家对这个已经祛魅了,所以这个系列就毫无价值了。弃。

《The Last of Us Season 2》(最后生还者 第二季)**

第二季令人失望,节奏太慢还在其次,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物塑造完全失败,女同的故事远不如第一季的男同那么让人感动。艾莉这个角色尤其失败,如果最后的人类都像她这样,那我宁可人类从此灭绝。

《The Pitt Season 1》(匹兹堡医护前线 第一季)******

依依不舍地把这部剧看完了,毫无疑问年度最佳,从各方面衡量都是教科书级别的作品。我唯一不太喜欢的就是Robby因为没能救活他儿子女友而崩溃的那场戏,感觉有点像是为飙演技而设计的桥段,不符合他的人设。这部剧的优点数不过来,而我最佩服的一点就是编导用如此快的节奏把每个角色都表现得如此丰富,功力太强大了。几乎所有的医生角色我都很喜欢,除了那个总是瞪着两只无辜大眼睛的印度学生Javadi,她不但不适合当医生,也不适合做朋友。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个很有主见的Santos,我一开始很讨厌她,但越来越喜欢,结尾时简直爱死她了。PS:看完之后我有几个体会,第一就是要好好锻炼身体,努力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第二就是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不合格的父母了,人类是如何发展到今天这个人人都有资格生孩子的时代的?第三就是守规矩和有主见永远是一对矛盾,如何处理这对矛盾决定了很多人的生活质量,以及一个社会的未来。

《Sirens》(妖惑心计)**

据说这是又一部白莲花,于是看了两集,最大的感想就是麦克白真是个天才。这部剧的编导对于人物的把控能力太差了,无论是选角还是台词都完全没有逻辑,情节安排也是漏洞百出。这正应了一句老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Sinners‎》(罪人)***

一开始以为是为奴十二年,中间以为是最后生还者,结尾再看,原来是个寓言故事。导演Ryan Coogler告诉我们,黑人要想挣钱就得和白人合作,但这就必须出卖灵魂,要想打破这个魔咒,就得联合中国人一起去造白人的反,强国责任重大啊!

《Mountainhead》(头山)****

从观赏性角度来看,这部片子肯定不如《继承之战》那么引人入胜。但从现实性角度看,这部片子又比《继承之战》更紧迫。Jesse Armstrong借机讽刺了好多人,包括信奉加速主义的硅谷精英,信奉人工智能的技术极客,不惜一切手段想要长生不老的超级富豪,以及表面上号召大家学佛禅修瑜伽慢生活,骨子里却一心想成为亿万富翁的各路神棍。这些人还有3个共同特征,一个是都特别喜欢安·兰德,她是当今右派们的精神鼻祖(Mountainhead源自Fountainhead);二是特别爱开性玩笑,这是有毒男子气概的象征;三是特别喜欢引用哲学家的金句,这事我批判过很多次了,哲学就是人类为自己的软弱寻找的借口。总之,这片子不能当娱乐片来看,而是应该把它看成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寓言故事,你们可以从中找出很多隐藏极深的梗。

《 Lockerbie: A Search for Truth》(洛克比:寻找真相)*

第一集都没看完就决定弃剧了,编导太喜欢煽情,我发现我经常按着快进键。不但如此,编导透露出浓浓的民科味儿,似乎把矛头指向了政府隐瞒,然后塑造一个民科孤胆英雄,这都哪儿跟哪儿啊?这种事情不靠专业人员怎么能搞清真相?

《Your Friends and Neighbors》(掩耳盗邻)**

据说这是富人版的《绝命毒师》,但我看了3集就看不下去了,原因就是编导对犯罪细节的处理太草率了。对于一名被福赛斯惯坏了的观众,我对这种不注重细节的作者特别没有忍耐力,这样的作者只知道玩概念,不肯下苦功夫钻研,充其量只能算是个投机分子。

《一部未完成的电影》***

一部反映疫情3年强国生活的伪纪录片,敬佩娄烨的勇气,但我是跳着看的,一是因为我实在不想重温那段日子了,怕得PTSD。二是因为这片子本身拍得很难看,不过这是娄烨的常态,他算是正常发挥。

《Hacks》(绝望写手)*****

第一季看完了,编导用喜剧的方式表达女权主义,是这类题材处理得非常好的一部作品,有很多桥段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继续追。

《Hacks》(绝望写手)****

第二季保持了水准,但并没有进步,稍微有点审美疲劳,减一星。希望第三季能带来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万物生灵 第一季)*****

这个剧我看得断断续续,上周去爱尔兰看到的乡村景象促使我终于把第一季看完了。为什么这么好的剧我却因为缺乏“刺激”的情节而断掉了呢?原因很可能是没有闻到英国乡村的味道!这次在爱尔兰乡村闻到的都是牛羊粪便的味道,空气一点都不清新,但正是这种味道让我又想起了这个剧。其实它的内核远不止“小清新”这么简单,里面有很多特别实用的生活道理。

《终极对弈》***

这部片子让我想起了当年看电视直播围棋比赛时的感觉,还是真人下棋更有意思,因为他们会犯错。话虽如此,这部电影在展现棋手斗智斗勇这方面不能令人满意,不过我也能理解编导的难处,因为如果观众不懂棋的话是体会不出来的,所以编导只能在一切次要的方面下功夫了。

《Mutiny on the Bounty 》(叛舰喋血1935)***

历史上一共拍过5部关于赏金号叛乱的故事片,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好莱坞拍的3部大片。最早的一部大片是1935年拍的黑白片,该片获得了当年的票房冠军和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这个版本的优点是戏剧性强,主要人物的刻画还算到位,但因为时代的限制,这部片子和事实有较大出入,对塔希提原住民的表现更是不及格,我只能给3星。

《Mutiny on the Bounty 》(叛舰喋血1962)***

这是叛舰喋血系列的第二部大片,拍摄于1962年,主演是当时最红的小生马龙白兰度。米高梅下了血本,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宽银幕全景技术,把赏金号船员和塔希提岛民的互动场面拍的特别宏大。但编剧不尊重史实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白兰度演得也不好,导致这部片子票房惨败,白兰度演艺生涯一蹶不振,直到10年后出演教父这才终于挽回了一点名声。

《The Bounty》(叛舰喋血记1984)****

3部关于赏金号哗变的好莱坞大片当中以1984年的这部最好,一来这是最忠实于原著的电影,尤其是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布莱船长把这个被妖魔化很多年的人给正了名。二来这是对原住民刻画得最成功的电影,比如这部电影里的塔希提原住民无论男女全都赤裸上身,这才是历史的真实样子。如果你只打算看一部,这是你的首选。

《The Caine Mutiny Court-Martial》(凯恩舰哗变)****

去塔希提岛之前看了这部,是根据《哗变》这个大IP改编的诸多影视作品里最新的一部。这个故事是比较典型的法庭剧,通过极密的台词先把观众绕晕,然后结尾来个反转,真相大白。好在这个IP历史足够长,台词已经被精炼了好多回了,所以确实不错,值得一看。

《Gauguin - Voyage de Tahiti》(高更:爱在他乡)*

烂片一部,但我不敢肯定到底是片子烂,还是高更烂。这哥们其实就是个法国落魄文艺中年,靠自己的肤色优势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摇身一变成了老爷,不但收获了未成年少女的爱情,还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由此可见所谓“艺术”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PS:如果编导是在假借这部片子讽刺艺术圈的话,那么他超额完成了任务。

《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 Season 2》(万物生灵 第二季)*****

第二季比第一季更好,因为我看第一季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著名的英国文学IP,人家是拍给熟悉这个IP的人看的。两季看下来,我觉得这片子最好的地方就是把农村人当人看,拍出了农村生活的美感。记得我小时候流行过一句话,说中国的小说家之所以喜欢写农村题材,就是因为他们把城里人不敢干的事情都安在农村人头上了。当然了,当时的中国农村和100年前的英国农村差着十万八千里,所以也不能全怪那时的中国作家们。PS:这片子拍的是农村兽医,治疗的大都是家禽家畜,而不是宠物,这也是我特别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我对宠物有偏见,不觉得这是人类与动物最好的相处方式。片中那位哥哥医生也是这么想的,而我个人最能感同身受的就是这位Siegfried Farnon医生。

《 The Studio Season 1》(片厂风云 第一季)****

表现电影圈的美剧,坏处是对好莱坞不熟悉的观众会无感,好处是编导对题材特别熟,容易拍出花儿。我曾经是个电影迷,所以这部剧我不但看进去了,而且乐开了花儿。我尤其喜欢种族歧视那期和金球奖那期,讽刺得太到位了。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结尾的大团圆,如果你真的看完了一整季,还怎么相信这帮人是真的喜欢电影呢?所以,问题不是科技公司接管电影公司,而是搞电影的这帮人本身就心术不正。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