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107|創作者的進化三部曲:心智 × 工具 × 趨勢

閱讀筆耕
·
·
IPFS
·
管理你的精力,而不是時間。掌控你的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掌控。——《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林揚程

嗨!我是本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的主編雨果.Hugo,目前和閱讀筆耕每雙週輪值一次編輯,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每週一上午 6 點派報)。也歡迎大家一起來「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即時交流。

  • 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每週一上午六點迎接創作美好時光。

  • 電子報是以 Heptabase 編輯,免費試用 7 天,和我們一起寫下 IMO。

這份電子報每週精選數則「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的交流,鼓勵大家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所以取「IMO」(In My Opinion)作為名稱中的一部分。

我們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不侷限於寫作)、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在 AI 驅動的時代,創作者要的不只是靈感,更需要一套完整的成長藍圖。

本期 IMO 週報,帶你從三個維度思考:

  1. 心智升級 —— 重新理解《人生的五種財富》,並透過腦科學找到提高生產力的方法。

  2. 工具實戰 —— 從一句指令生成 LINE 貼圖,到打造 2025 下半年的 AI 工具組合,讓創作效率全面升級。

  3. 趨勢與風險 —— 看懂熱議時事「穩定幣」的佈局,並揭開 Web3 求職詐騙的真相,學會在新科技環境中保護自己。

這是一場從內在到外在、從工具到視野的進化之旅。

準備好,一起進入創作者的進化三部曲!



❏ 本週焦點

🔸 《人生的五種財富》讀後感
🔸 AI 代理人時代已來臨
🔸 提高工作生產力的腦科學
🔸 非懂不可「穩定幣」!穩定幣為何是金融戰新主角?
🔧 用ChatGPT免費做 LINE Q 版貼圖!一句指令就搞定
🔧 2025 年下半,我的寫作者 AI 工具組合
🌍 把比特幣對齊圈圈成功截圖,私訊就送你一顆 BTC 🎁
🌍 我遇到求職詐騙了!從受害人視角拆解如何識別 Web3 社交工程攻擊



❏ 《人生的五種財富》讀後感 by 綠角財經筆記

在擁有一定份量的資產之後,人往往會體會到,時間才是最有限,最寶貴的資源。

人生就像坐在一列不管你做什麼,都會一路向前直奔的火車上。這一段路,你會看到仟陌縱橫的田園景色,下一段你會看到高山深谷的壯麗風光,假如你不在火車行經該地時,抬起頭來,享受這個景色。之後就算你想要再看。也不會有這個機會了。

- 對時間有限性的警覺

不要再一直埋首於工作。抬起頭來,你的人生有你需要馬上掌握的事。很多事「之後再做」不是一個選項;

做一個人生週曆。每一列,從左到右有 52 個圓圈。每個圈代表一週。從上到下,總共有 80 列。代表人生八十年。每過一週,你就把一個圓圈塗滿。看到人生週曆上塗滿的實心圈,與剩下的空心圈。你會清楚看到,自己的人生已經過了多少,還剩下多少。你會知道,時間是有限的。

- 對注意力的管理

只看一下就好(Just check)的心態,讓我們的注意力永遠會有部分留在手機上。無法專心做事。這是一種加於自身的認知功能障礙。

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最重要的事情上,才能有效的利用時間。

雨果・Hugo 🙋 IMO:具現化對時間的警覺

從今天開始,花 5 分鐘製作你自己的人生週曆,把每週填滿的圓圈視為珍貴時光,主動安排最重要的人和事在你的時間軸上。

每天結束時,檢視自己是否將注意力投入在最有價值的活動上,並限制手機等分心器的使用時間。善用這個儀式感,持續提醒自己,主動掌握時間,逐步邁向真正的「時間自由」。



❏ AI 代理人時代已來臨 by 黃敬峰

我們正式進入了 「AI 代理人 (AI Agents)」 的時代。

過去我們用的叫做 「AI 工具 (AI Tools)」,像是 ChatGPT、Midjourney。我們下指令,它產出文字、圖片、資料給我們,最後「完成工作」的還是我們自己。

但今天我所經歷的,是 「AI 代理人(AI Agents)」。它不只是提供資訊,它是理解我的「意圖」,然後「代替」我去執行、去操作、去完成任務。

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從幫我們「想」,到幫我們「做」。

未來,我們跟科技的互動方式將會徹底改變。我們需要學習的,不再只是如何使用工具,更是如何與這些聰明的 AI 代理人溝通與協作。

雨果・Hugo 🙋 IMO:最好的選擇

把全部的權責交由 AI 去操作會不會產生另一種資安風險?沒人說的準。

就算是歷史悠久、看起來最安全的銀行,在用網銀時,還是有人會擔心風險,所以寧願選擇臨櫃辦理紙本手續。

只要在自己可接受的風險程度內,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決定,就是最好的選擇。



❏ 提高工作生產力的腦科學 by 閱讀前哨站瓦基

你在舞台上每演一場戲,能量就會愈少,一天當中能讓演員上台演戲的數量是有限的。大腦每次有意識地執行某個想法的時候,都會消耗可量化的有限資源。

想像你是導演,你要在一天的開始,就安排一整天要在舞台演哪些戲、安排演員上台的先後順序。在你頭腦最清醒時,安排最耗費注意力的任務。科研指出,「決定優先次序」是大腦最消耗能量的任務之一。最好在一天的剛開始,用來安排優先次序,而不是先處 Email。

大腦的舞台很小,比你以為的還要小很多。所以,一次要記住和思考的東西,愈少愈好。科學告訴我們,你要處理的想法和資訊,同一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三個。一旦資訊太多,就要試著簡化資訊,或是把資訊視覺化,把想法移出大腦,減輕大腦負擔

雨果・Hugo 🙋 IMO:精力管理

注意力可能是最稀缺的資源之一,光是妥善管理注意力,就能夠把單位時間的價值大大的提升,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精力管理」的討論度越來越高。

所有人一天都是 24 小時,選擇優先完成最重要的三件事,把有限的注意力分配給重要任務,人生才會越活越好。

閱讀筆耕 🙋 IMO :行動方案

善加利用你的心智能量,把少數真正重要的事項做到優異,而不是企圖做完所有事,但每件事都做的平庸無奇:

  • 早上首先完成你當天最重要的工作,以免你的腦力被無數個小決定先消耗掉。

  • 看看你當日的待辦事項有哪些,先加以區分,例如標示為「重要決定」、「創意」或「其他雜項」等分類。

  • 只用特定時段閱讀和回覆電子郵件。

  • 在非常重要或忙碌的工作天的前一晚,就先作出一些決定。

  • 有時,我們也得學會「選擇」不做某些待辦事項,對一些事情放手。

  • 懂得在何時說「不」,別當職場上的濫好人。



❏ 非懂不可「穩定幣」!美元霸權 2.0、銀行被邊緣化,穩定幣為何是金融戰新主角? by 懂商業看商周

穩定幣最大的特色就是「穩定」⋯⋯一枚美元穩定幣的價格就等於一美元,這種穩定性來自於發行公司需要準備等值的實體資產(現金或美國國債)

全球穩定幣已經高達新台幣 7.7 兆,比鴻海加上聯發科的市值還要更大。

美國聯準會在 2024 年明確表示,不會發行中央銀行數位貨幣;2025 年 6 月參議院通過「GENIUS 法案:穩定幣發行公司,必須準備等值的美元資產、每月公開儲備,並接受財政部監管。

越多人在使用穩定幣,就等於越多人在買美元的帳。

銀行的角色可能被邊緣化⋯⋯金融主導權的重心正在轉移,當穩定幣的發行權不再專於政府或央行,而是由科技公司、民間企業掌握,金融權力的分布就開始改變了。

閱讀筆耕 🙋 IMO :早鳥階段末班車

之所以想策展這支影片,原因在於它是「商業週刊」製作的——非幣圈媒體——所以看待穩定幣主題時,更貼近傳統金融圈用戶的視角,從攸關你我的事情開始談。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科技創新了,而是一場沒有退路的金融戰爭。」

現在還是加幣貨幣大眾採用的早期階段,但可能已是末班車。


創作者與數位生活

❏ 用 ChatGPT 免費做 LINE Q 版貼圖!一句指令就搞定 from 自由時報

想製作專屬於自己的 LINE Q 版貼圖,卻苦於沒有繪畫技巧?

現在只要善用ChatGPT,不需要美術基礎,也能輕鬆生成可愛又有個人特色的 Q 版貼圖,而且免費版也能做到。

第一步:挑選一張具有個人特色的照片
第二步:明確指定風格、動作與文字
第三步:針對生成圖片進行細部微調


❏ 2025 年下半,我的寫作者 AI 工具組合 by 書不起

為了保持工具盒的極簡,我會尋找非常通用的工具,只要改變我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在各種場景下完成任務。

從這兩個原則出發,我的寫作者工具盒目前長這樣:

ChatGPT:所有任務起點
Perplexity:網路資訊搜尋
Cursor:最強瑞士軍刀、深度推理、脈絡工程
Obsidian:第二大腦卡片筆記盒
Midjourney:圖像生成



創作者經濟與 Web3

❏ 把比特幣對齊圈圈成功截圖,私訊就送你一顆 BTC 🎁 form 鏈習生

幣圈,有句話很經典:「我們總是在該 take profit(獲利了結)時,選擇 take screenshot(螢幕截圖)。」

這背後是一種微妙又危險的心態——當你看著帳面收益飆升,開心到想拍照炫耀、分享到社群的那一刻,往往正是市場處於亢奮期、價格接近短期高點的時候。

因為這種「想讓全世界知道我賺了多少」的衝動,往往來自於情緒被推到頂峰,而情緒高峰與市場高點往往是孿生兄弟⋯⋯。


❏ 我遇到求職詐騙了!從受害人視角拆解如何識別 Web3 社交工程攻擊 from 鏈新聞

筆者日前收到一則陌生訊息,詢問是否對該公司職缺有興趣。對方首先假裝為香港數位銀行的 HR,卻對職缺的描述含糊不清。後續對方將筆者加入群組,並試圖用各種方式偽造真人,博取信任。

最後對方給了 KakaoVoice 的會議連結,而不是常用的 Zoom丶Google Meet,也讓筆者確定這是一起社交工程攻擊。以下將以筆者第一視角,拆解事件經過及可疑之處。



電子報的最末,要帶你回顧 8 月 8 日(五)的【創作者經濟 IMO】線上語音活動,邀請到台灣 HOYA BIT 交易所的社群負責人 Jerry 來作客!

在交易所百家爭鳴的時代,HOYA BIT 為什麼能夠引起關注?Jerry 將帶我們從交易所安全性講起,一路聊到 HOYA BIT 的設計理念、操作體驗與產品特色。對於還在觀望的用戶來說,這將是最全面的入門介紹。

此外,我們也會針對比特幣(加密市場局勢)相關議題做交流,「比特幣都要 12 萬了,還能買嗎?」,回答這個話題。

❏ IMO 人物誌|買幣就在 HOYA BIT! 比特幣12萬了還能買嗎? ft. Jerry

管理你的精力,而不是時間。
掌控你的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掌控。
——《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林揚程


❏ 幣圈少數「實質正回饋率」的支付卡 ether.fi Cash

我最近把 ether.fi Cash 加密支付卡,設定成 Apple Pay 和 LINE Pay 的預設卡。

從此,再也回不去了。

以前我最討厭的事,就是「加密貨幣出金」:錢要先從國際交易所轉到台灣交易所,先收一次 gas fee,轉成台幣時還再支付 30 元銀行手續費,整個流程又慢又煩。未來專法實施後,可能還要考慮稅務的問題。

但自從用上這張加密支付卡,就不用再管這些麻煩事。ether.fi Cash 已經變成我目前最愛、也最有感的區塊鏈應用。

  • ✅ 免年費

  • ✅ USDC 穩定幣直接刷卡,不必先賣幣換法幣

  • ✅ 免出金流程,少一堆手續費跟轉帳時間

  • ✅ 儲值金自託管,少一層信任風險

  • ✅ 儲值金享 10% 年化活期計息(浮動)

  • ✅ 不用「押金」也能賺回饋

  • ✅ 所有消費給 3% 現金回饋

  • ✅ 實質正回饋率(扣完匯率磨損,大約是 2.3% 現金回饋)

這是一種「邊存錢、邊賺錢、邊消費」(Save, grow, spend)的嶄新體驗。

對我來說,這才是真正的 Web3 生活入口。

還未體驗過 ether.fi 加密支付卡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教學文章,使用【創經 IMO】推薦連結申辦,20 分鐘左右就能搞定!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时事・趋势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閱讀筆耕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創作者經濟 IMO 人物誌|買幣就在 HOYA BIT! 比特幣12萬了還能買嗎? ft. Jerry

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106|昨天,才剛來兩週不到的實習生跟我提離職了⋯⋯

IMO 人物誌|台幣 3000 元就能參與房地產?小資族也能躺賺房地產收益 ft. Spark Lands St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