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年之后,我毫无长进
(一)开始写作
写作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但是具体要成为怎样的写作者,却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我只知道,我想去做这件事,但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而已,最终目标在哪里,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但是我觉得,也许先出发,然后才能确定我的旅行终点在哪里。
最早看到日课的公众号文章是在疫情的时候,应该是2022年,大概是3年前,当时是刷到他们要离开北京了,卖书的盲盒,当时还加了掌柜的微信,不过最终也没买书。去年夏天,又刷到他们的公众号文章---写作马拉松,大概是招募一些共同热爱写作的人,一起写作,在群里互相监督。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报名参加了。
一开始只是写一个季度。但是写完之后,我发现我离不开了,在马9之后,继续报名马10,一开始也还是报名一季度,因为我想,也许我能自己坚持下去,但是事实是一个人真的势单力孤。也就是在马10的时候,掌柜的改变了写作运营策略,出了月卡,季卡和年卡。很快,第二次季卡我又写完了。但是此时,我已经很确定,我想要继续的写下去,而且我一个人还是难于坚持下去,和日课的朋友们一起,我是可以继续不停的写下去的。于是果断的报名了年卡。和一群人,一起写一年。
(二)毫无长进
从去年夏天,到今天夏天,差不多整整一年过去了。我的确码了很多字,马9一个季度就写了6,7万字,但是令我感到沮丧的是,我的文字始终停留在碎碎念上,在写作水平上,几乎没有任何长进。要么文字很啰嗦,陷入细枝末节缺乏主题,要么文字生硬干涩,不够生动。甚至少数一些日子,真的是为了完成打卡任务而已。
如果说,要让我持续的写下去,我可能已经找到办法了,就是和一群人一起写。但是我意识到,仅仅不停的写,对我来说是不够的,我想要更多,我想要写的好,写的有流量。甚至把写作变成一个副业。这么看来的话,还真是在出发之后,会渐渐明确自己的航向。
(三)关于没有长进的原因
我其实很清楚的知道我自己为什么没有长进,因为我就没有去刻意练习,始终是一种自由写作的状态,而且也没有面向更多的读者,去根据读者反馈来优化迭代,更多的时候,写作是一个打卡任务,如果作为一个打卡任务来说的话,我的确完成了,并且实现了最初的目标。无论主动或者被动,至少我一直在写,笔耕不辍。
很多的个人成长博主会告诉你,要刻意练习,要复盘,要反思,要优化。道理都懂,可是为什么我做不到呢?我忍不住想,是的,我需要复盘,需要反思,需要优化,我还需要钱呢,大家都需要钱。
今天在地铁上突然想到一个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习惯于不停的犯同一个错误呢?道理和行动之间显然是存在一些障碍的,如果不搞清楚这个障碍所在,那么道理依旧是道理,无法转换成我们的人生的加速器。
(四)为什么我们习惯于不停的犯同一个错误
在学生时代,每次卷面发下来,我看到一道题错了,老师讲解之后,我觉得我是粗心大意了,下次肯定不会错,但是下次,我还是照错不误,我好像总是粗心大意。但是现在来看,我觉得不是粗心大意可以解释的,更有可能的是,我真的没有理解透彻哪个问题,在某些方面,仍旧存在理解偏差,以至于替换一个考察角度,我依旧往坑里面跳。
重蹈覆辙,是一个问题。按照我在《结构与问题》这篇文章中的所谈论到的,问题首先是一个客观现象,是特定的结构中的必然结果。比如饿肚子减肥就是难于持续的,因为人很难抵抗本性---饥饿,这是自然法则。如同网友调侃的那样,早上鸡蛋白,中午鸡蛋黄,晚上鸡的全家,这种减肥法就是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那么基于什么样的结构,人就是会重蹈覆辙,重蹈覆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五)可能的原因
GPT老师提到的一个点是,路径依赖。人的行为是存在路径依赖的,我理解,其实就是习惯吧,惯性的力量。犯错作为一个客观行为,也是存在路径依赖,也是习惯。
好的习惯,坏的习惯,只要是习惯,就会不断的自我加强,也许就是没有养成反思复盘优化的习惯,就不能纠正那些需要改进的行为吧。
在企业里面,如果出现了一个线上事故,那么就会组织一个复盘会,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且要想出来一个解决办法,以避免下次再犯。我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养成每日或者每周复盘的习惯。
说起来,我为什么在写作上一点长进也没有。首先就是,我的目标根本就不是这个,目标始终是打卡完成每日日课而已。而且,目标其实很模糊,写的好,怎么判定写的好还是不好呢?连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都没有,自然就无从评价了。如果无法评价,就没办法迭代和优化了。
所以,在写作之旅出发了一年之后,我觉得当初的持续写下去的目标是基本上实现了的,现在到了新的阶段,就是提升写作水平了,而不是持续的碎碎念,要写一些有价值的文章来,能帮助到别人。
(六)题外话
一直以来,我都很鄙视自媒体文章,觉得它迎合大众,称不上写作。昨天,我突然意识到,写作应该划分一下概念,文学写作,个人记录,论文写作,自媒体写作,文案写作。写作是一个大的范畴,底下则是具体的细分类目,其实应该一视同仁,没有哪一个比哪一个更加高尚,也没有哪一个比另一个更加低劣。
自媒体写作,因为要面向大众,面向流量,不可避免的,需要关注大众关心的内容。但是话题仅仅是出发点,并不意味着你需要人云亦云,如果你有一个非常绝妙的观点,并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了,你自身仍旧是可以存在的,而不是完全的迎合大众。
自媒体写作更像是一件商品,只不过是内容商品,里面包装的要么是情绪,要么是知识,要么是资讯,文字是它的包装外衣。
而且,如果能够通过文字挣到一些钱,也不是一件很粗鄙可鄙视的事情,他反而是一件好事,至少它拯救了你的生活。什么工作不是做呢?如果能通过文字养活自己,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为什么要去鄙视呢?大家都是在谋生活而已,只要不逾越一些原则性的底线,成为那种蛊惑人心,颠倒黑白的写手,给大众做做心灵massage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