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okumasa2302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識揀就向西揀!東京教育家庭的黃金選擇區域揭密。

okumasa2302
·
·
「小朋友讀咩書,關住邊區咩事?」其實,關係很大。你選擇在哪個地區生活,很可能已經默默替孩子決定了未來讀書的方向。日本研究指出,家庭的社經背景 + 居住的區域特質,對教育成果有強烈關聯。


原文首發於公眾號文章“45歲開始的第二人生”。


數據怎麼說?


日本學者大和冬樹長期跟蹤調查東京中學生,發現來自貧困社區的孩子,大學升學率僅約四成;而住在非貧困社區的孩子,升學率則達六成以上。

另一位名古屋大學的研究者新城優子,在論文《子どもの教育達成プロセスに関する理論的検討》中更直接指出:

影響兒童教育成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的社會關係資本』同『地區的社會關係資本』。前者指父母嘅學歷、收入、職業、家庭結構等,會影響小朋友對學習嘅態度同動力;後者就係住嘅社區整體質素,例如鄰里教育水平、社區資源、參與度等等。簡單嚟講,屋企點、住邊區,都會左右孩子將來可以行幾遠。

  • 家庭社會資本:父母學歷、收入、職業,直接影響孩子對學習的重視程度與動力。

  • 地區社會資本:居住區的平均教育水平、收入分布、公園設施與補習班密度,也會影響孩子的成績與志向。

    換句話說:同樣一個家庭,搬去不同區,孩子的未來很可能會變得不一樣。


居住地怎麼選?看這幾個指標


如果你重視教育,但預算有限,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做取捨:

  • 安全程度(低犯罪率)

  • 居民素質(高學歷比例)

  • 平均家庭收入

  • 學校評價或私校進學率

  • 有無補習班、公園、運動設施


以下這些地圖資料可以幫助你判斷哪個區值得考慮:

👉 大學以上學歷比例地圖

左邊嗰張圖顯示咗大學或研究院以上學歷人士嘅分佈,色塊愈深,代表高學歷人口比例愈高;右邊就係中學以下學歷人士嘅分佈圖,色塊愈深就代表低學歷人口比例愈高。

如果將東京都26市一併納入,就會呈現以下呢個分佈情況:

東京都中心地帶,包括文京區、千代田區、中央區,係高學歷人口密集嘅三大核心區。再加埋國分寺市、小金井市、武藏野市、杉並區,仲有學歷水平相對較高嘅中野區,呢啲地區合稱為『東京高知走廊』

另外,喺23區之中,西南面嘅目黑區同世田谷區,亦都係高學歷比例相對較高嘅地方。

👉 高/低收入人口分布圖

左邊幅圖係東京都內高收入人群分布情況,顏色越紅代表高收入人口聚集得越密;右邊幅圖就係低收入人群集中區域,同樣顏色越紅代表低收入人數越多。

如果你對東京各個區未太熟悉,我特別將平均收入最高同最低嘅六個區整理出嚟,用圖示方式劃分,方便大家參考。

👉 各區私立學校升學率圖

再舉個例子,對教育重視程度可以從升讀私立學校嘅比例睇出嚟,整個東京都大致情況如下圖所示:

如果你對東京各區唔太熟悉,或者只係關心23區之內嘅情況,不妨睇睇下面呢幅圖:


你會發現,高知識、高收入、高教育熱情的社區,大多集中在東京西部與西南部——例如:文京區、千代田區、目黑區、世田谷區、武藏野市等等。

研究居住地與教育環境的關係,並非為了讓孩子變成學霸,而是為了讓家庭住得安心、孩子能自在成長。

所以,即使買不起最貴的,也請避開最糟的。

一句話:盡量向西,避開東北。沿著東京高知走廊』一路向西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