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客:他乡变故乡,你的欧洲生活指南
2018 年盛夏,佛罗伦萨的午后阳光洒落在欧洲大学学院古老的庭院里。在一场关于移民研究的暑校讨论中,一位在无国界医生工作的波兰裔丹麦籍护士列举与移民融入的关键因素时,坚定认为,应当优先包含学习本地语言。在他看来,如果只说母语会形成“平行社会”(parallel society)— 主流社会外无法融入的社群。
这个颇具欧洲特色的概念,是在美国生活多年的我关于欧洲的第一次文化冲击。在那片新大陆上,不同族裔在"美国人"这一身份之下自如生存,保有自己的文化,憧憬着“美国梦”。你可以心安理得地以"骄傲的亚裔女性"自居,无需为此感到歉疚。而在欧洲,融入(integration)这个词却总是笼罩着某种紧迫感。
2015 年那个在欧洲流连的夏天,打开了我对另一种生活的想象。那里的年轻人在广场上举着塑料杯畅饮,在山间音乐节里舞动,在火车上携着背包周游。他们活得简单而充实,让我看到了一种不同的可能。或许正是这些经历,五年后让我选择了欧洲作为长居之地。
命运的巧合是,我的第一站正是那个最初让我感受到文化冲击的护士所来自的国家—丹麦。在那里,我第一次在主流媒体的新闻标题中看到“non-western”这样的字眼,而且这竟然是官方统计局(Statistics Denmark)的一个正式人口分类标准。这是我关于欧洲的第二个文化冲击。


一个简单的“non”前缀,就将人的多重身份尽数抹去,将复杂的个体简化为一个模糊的“他者”。在欧洲生活,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一种隐性的期待 — 你需要成为“欧洲人”,但这个目标本身就暗含着某种不可能性。虽然欧盟内部的自由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这些界限,但对于亚洲女性而言,这种“外来者”的身份认同始终挥之不去,即便是在今天这个全球流动的时代。
当我尝试与当地人讨论这种分类方式的问题时,常常换来不解的目光 — “这不过是个统计分类而已”。而这自然不仅是丹麦。接触的人越多越意识到,即使与最进步的欧洲年轻人也会认同,外来移民就应该主动融入和学习本地语言。这种司空见惯的态度恰恰折射出欧洲在移民议题上的特殊性,也凸显出移民群体在身份认同上的挑战。右翼思潮的崛起与日益严格的移民政策,都是这种特殊性最直观的体现。
在欧洲生活的这些年,我们听到了太多故事。有人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可能,有人始终徘徊在融入与疏离之间。我们这些"新来者"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经历和思考,推动我们创立《欧洲新客》,希望能为在欧洲的华人群体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我们的愿景有三重:首先,我们希望帮助新来者更好地理解和融入欧洲社会。这里的"融入"不是简单的同化,并非意味着成为所谓的“欧洲人”,而是在理解所在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基础上,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感到安全和舒适的空间。我们将提供关于政策、社会、文化的深度解读,尤其是移民群体关切的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实用指南,帮助每一位新来者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更平稳地度过适应和转变的过程。
其次,我们期待通过这个平台积极参与到关于移民融入和社会包容性的公共讨论中。太多时候,有关移民的叙事是由主流社会定义的,我们的声音和立场往往被过度简化或忽视。《欧洲新客》致力于为华人群体提供一个发声的空间,让我们能够以自己的视角讲述故事,定义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进而真正参与到欧洲社会的建构中。
最后,也是最具独特性的,我们希望记录和探讨身处欧洲的华人群体的独特移民体验。2013 年,尼日利亚裔诗人 Ijeoma Umebinyuo 从美国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面对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切,她写下了《Diaspora Blues》:"Too foreign for home, too foreign for here. Never enough for both." 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大概是能引发很多人共鸣的集体困境和情感状态。但这种处境也赋予了我们独特的视角,让我们能够在不同文化的间隙中,创造属于这个群体的独特叙事。
《欧洲新客》不仅想做一个媒体平台,更想做你探索欧洲的指南和伙伴。我们期待能够与你一起记录属于我们的故事、思考身份认同的复杂性。那些在超市里突然想家的瞬间,在办理居留证时的焦虑,在和本地同事交流时的困惑,每一个故事都是我们共同经历的缩影,每一份经验都值得被倾听和分享。
我们期待能够和你一道在欧洲重构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 — 在异乡创造新的归属感:可能是寻找一家放映华语电影的艺术影院,是发现街角那家供应家乡食材的亚超,是和邻居交换彼此的厨艺,是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创造出自己熟悉的仪式感。我们希望能够创造更多真实的联结,成为一个真正的社群,在理解与适应中重新定义“家”。
《欧洲新客》目前在电报、Threads、ig等多个平台陆续上线,我们还将陆续推出网站,敬请期待。欢迎你成为这个共建过程的一部分:如果你有任何建议,欢迎在文末留言;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验,欢迎联系编辑([email protecte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eunewcomers/
threads: https://www.threads.com/@eunewcomers/
tg: https://t.me/the_newcomers
Reads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