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需要休息,那就動動身體吧!
考上研究所的第一年,我過得非常痛苦,內心覺得是僥倖考上、其實沒有能力和才華繼續念書,作業壓力再加上自我懷疑的雙重負擔,讓我時時刻刻都想要休學。
有天晚上在宿舍淋浴間,聽到其他人走進浴室交談的聲音,在回音和水聲的修飾下穿透而來,輕快的語氣和讓人有安全感的語調讓我想起一位有點久沒聯絡的高中同學。
洗漱後回到房間,我馬上打開電腦傳訊息,詢問這位同學的近況。沒想到這場因為突如其來思念故人聲音的約會,讓我接觸到了重訓、瑜珈和跑步,成為我日後感受自己、放鬆自己的重要途徑。
重新連繫上這位高中同學後,又接連找了幾個高中同學一起開啟運動生活。一開始是去健身房上體驗課,連續幾天在壺鈴、槓片的接連摧殘下,久未運動的手臂和大腿肌肉的撕裂感,讓我差點腿軟回不了家。
除了時常約健身,同學更介紹我去上瑜珈課,從運動中心到私人瑜珈教室都體驗過,一開始每個動作的拉伸都讓自己抖動不停,學習在呼吸之間,將全身各部位與肌肉拉筋與扭轉的痠爽感,慢慢地回到有彈性的狀態。持續練了一兩年,做瑜珈不再有最初緊繃的狀態,一度還以為瑜珈的好處在我身上失效了。
後來還和同學一起參加女性跑步訓練營。每週練得氣喘吁吁,也不畏風雨地訓練,看著比我年長的女性跑友們不疾不徐跟上教練速度,再看看三兩步就喘到不行的自己,實在慚愧,又警惕。路跑那天意外地完賽,過程充滿感動與自我對話。從那時起,我自己每年都會報名一場路跑,不論距離長短,但都能讓我有動力繼續跑下去。
從不愛運動,到透過運動,讓我在焦慮的迷霧中看見自己,感受自己身體的不適、緊繃和脆弱。那天淋浴間聽到的聲音,始終沒在宿舍中遇到本人,卻讓我聯繫上老同學,重新建立關係,又能專注在每個運動之中,感受心跳不斷加速,卻能拋掉煩惱而平靜。這也是我在就讀研究所時期,少數能肯定自己的時光,甚至能夠延續運動習慣到工作之後。
今年暑假期間報名了兩週的游泳課,克服怕水的心情、習慣嗆水,終於能在泳池中前進。現在的我雖然每週未必有規律運動,但運動對我來說不再是浪費時間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