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監控與破解技術筆記 (Security Research Note)
      如果你無法擺脫LINE賬號困難,我可以幫你解封LINE或監視LINE
你要我幫你做嗎?聯絡頂級IT工程師Telegram:@HACKGO_CS
#怎麼查另一半LINE
#外遇如何蒐證
#怎麼監控LINE
LINE 為目前東亞地區主要通訊軟體,採用 TLS 加密傳輸、訊息端對端加密 (Letter Sealing),並搭配多重登入驗證。
因此實務上蒐證與監控多依賴 端點裝置 (Endpoint) 或 備份檔案 (Backup) 的取證手法。
本文整理常見的技術向量、流程與限制,供探討使用。
攻擊與取證向量
裝置端攔截 (Device-level Access)
Root / Jailbreak :取得最高權限後存取 LINE App 內部 SQLite DB 檔。
Android:`/data/data/jp.naver.line.androi...
iOS:`/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UUID>/Documents/`
可能存取內容:聊天紀錄 DB、快取圖片、語音檔。
風險:需要實體存取,且易觸發完整性檢查。
(2) 備份檔案分析 (Backup Extraction)
Android:透過 ADB 取得 `.ab` 或 `.tar` 備份檔,再進行解包。
iOS:利用 iTunes 備份,並搭配 Elcomsoft、iBackupBot 等工具解析。
限制:若備份已加密且未掌握金鑰,難以解密。
(3) 同步機制 (Multi-Login Abuse)
利用 PC 版 / iPad 版 的同步登入,複製對話內容。
需求條件:需已知帳號密碼 + 驗證碼 (SMS / Email)。
風險:同步登入會造成「已讀」痕跡,容易被察覺。
(4) 監控軟體 / Agent
在裝置端安裝常駐程式 (Spyware)。
功能:
攔截新訊息通知
錄製螢幕 (Screen Recording)
鍵盤側錄 (Keylogging)
限制:容易被防毒軟體或系統更新封鎖。
(5) 網路層攔截 (Network-level Sniffing)
透過 Wi-Fi 中間人攻擊 (MITM) 嘗試解密封包。
LINE 自 2016 年後全面啟用 TLS,並加上 證書釘選 (Certificate Pinning) → MITM 幾乎無法實施。
2. 技術流程範例
以下以 Android 裝置取證 為例,整理流程:
```
[步驟 1] 取得目標裝置 → 確認 Root 權限
[步驟 2] ADB 連線 → 複製 LINE 資料目錄
adb pull /data/data/jp.naver.line.androi...
[步驟 3] 解析 SQLite 資料庫:
- Naver_line_xxx.db → 聊天紀錄
- Naver_line_keep.db → Keep 功能內容
[步驟 4] 轉換/還原刪除紀錄:
- 使用 forensic tool (e.g., Autopsy, Oxygen Forensic)
- 嘗試對 WAL/Journal 檔進行重建
[步驟 5] 匯出對話紀錄 → JSON/CSV 報表
```
訊息刪除與復原
(1) 收回訊息
伺服器端標記訊息不可讀,但本地端快取可能殘留。
透過 DB forensic,可讀取未覆寫的紀錄。
(2) 刪除訊息
SQLite 資料庫刪除後,僅將記錄標記為 free page。
若未被新資料覆蓋,可進行復原。
工具:`sqlite3`、`Undark`、專用 forensic 工具。
技術限制與風險
裝置端限制
Android 版本 > 10 對 sandbox 權限管理更嚴格,無 Root 幾乎不可讀取。
iOS 無越獄情況下,僅能透過合法備份檔案解析。
加密限制
Letter Sealing 開啟時,訊息內容僅存在於雙方裝置端,伺服器無明文保存。
若缺乏私鑰,無法進行 MITM 攻擊。
法律風險
未經授權的監控與取證 → 涉及個資法、刑法。
實務上僅供研究、合法取證單位使用。
結論
破解 LINE 伺服器 → 不可行
端點取證 / 備份解析 → 實務可行,但需裝置實體存取或使用者同意
訊息復原 :依賴 DB forensic 技術,能在一定程度上還原被刪除/收回的紀錄。
總結:
> LINE 的安全設計在網路層與伺服器層幾乎無法突破,真正的攻擊面在「使用者端裝置」。
> 從資安工程觀點,這不是單純的「破解」,而是 數位取證 (Digital Forensics) 與 端點控制 (Endpoint Monitoring) 的應用。
歡迎隨時聯繫 hackgo ,絕對誠信、不強迫推銷,交給 hackgo必定能讓你安心、放心。是您值得信賴的好夥伴! hackgo 24小時諮詢專線:Telegram:@HACKGO_CS
文章來源:LINE 監控與破解技術筆記 (Security Research Note)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