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李瑜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第三本筆記本

李瑜
·
·
夢想已經不是寫一本小說、寫一篇架空的故事,而是寫我、寫一段真實的旅程,寫一個讓閱讀這些故事的人感到不孤單的感受。

書寫的開始,大概可以追溯到國中時期,那是還在用按鍵式手機的年代,上課會傳紙條、寫信或是交換日記,會偷看漫畫小說,借書給別人還會擔心被破壞(例如折書角當作書籤的行為)。記憶中,有一本牛皮色封面的筆記本是我抒發情緒的出口,裡面記錄著叛逆期對父母和老師管教的不滿,對戀愛渴望的心情,以及校園生活看似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有個寫故事的夢想在當時蠢蠢欲動,想過故事的架構、想過主角的名字、想過角色之間的人物關係圖,但夢想最終只是擺在一旁,安置在十五歲的時空裡。

接著到了高中時期,又有一本全新的筆記本陪伴了我三年,這次我改用活頁紙無限擴充本子的厚度。大部份的內容是記錄著很深刻、難以釋懷到糾纏了我近十年的一段過往,故事很長,有機會再娓娓道來。

高中畢業後,書寫習慣暫時畫下休止符,我停筆了,不再書寫,而是改成一篇一篇儲存在雲端硬碟裡的短文,沒有標題,檔案名稱甚至是用數字取代。

2024年末,我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父母不待見我交往已久的對象。這理由很常見,早在七年前我早已知道這個事實,也就是說我在這座名為父母標準的高牆上掙扎了七年。12月的某一天,父母主動提起邀約我和男友一同用餐,行前做了很多準備,伴手禮要準備什麼?當天的服裝?是否需要修剪頭髮?應對問答該如何化解危機?能想的都想了,用餐過程似乎也沒什麼異狀。直到見面後的兩天,父母以相當嚴厲的態度反對這段關係,我就像攀岩在峭壁上,失足掉進懸崖裡的狀態,在他們滔滔不決的勸誡後,絕望以嘆出的那口氣和哭腫的雙眼完美展現。

我感受到這根稻草只是一個代表事件,代表著所有成長過程裡,背後的那些被控制、被否定無力和無助的情緒,鋪天蓋地般的席捲而來。開始感到疲乏,對生活中的一切提不起勁;開始沉默寡言,對於父母我不再一如往常的分享趣事;開始封閉,關在房間裡想著活著的意義。一段時間後我明白了,我需要求救,需要被幫助。

30歲的這一年,我踏進心理諮商所,時間約莫半年多,共計11次的諮商。時隔12年我再次買了一本最簡易的格紋筆記本,再次提起筆記錄後來的這一切。記下諮商過程印象深刻的對話,記下我在這段時間裡是如何一步一步踏出深淵,同時也記錄著,所有前往都是靠著前進和後退並行而前。

慢慢的寫、慢慢的感受、慢慢的找到我,也慢慢的撿起國中時的夢想,但夢想已經不是寫一本小說、寫一篇架空的故事,而是寫我、寫一段真實的旅程,寫一個讓閱讀這些故事的人感到不孤單的感受。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