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期夜话回放 NEko 寫一首歌給在洞裡的你
7月20日晚的夜话,嘉宾是@NEko 她说:聊聊如何從低谷瓶頸出來的生活情境題:如果命運帶你栽了跟頭,很累很累的時候,爬不起來也沒關係,但要記得,你始終可以是自己的神:你說要有光,就會看見光。
NEKO拟电台主持,通过朗读听众来信的方式,讨论并分享关于“度过低潮”这个主题的想法和故事。
节目首先介绍了两位听众—来自高雄楠梓的金不患和来自台北大安区的成小美——各自的低潮经历。成小美分享了她与忧郁症抗争七年,如何在情绪低潮时通过“睡觉逃避”以及后来靠意志力逐步恢复的故事。金不患则讲述了他作为“社畜”在工作中遇到的职场倦怠,包括运动减少、饮食不规律、易怒等表现。
在分享完听众的故事后,节目引申出一个情境:当人们陷入低潮时,就像独自待在黑暗的房间,期待着“推开门,带来光亮的人”,也可能是自己推开门。这引出了“我们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的意象,强调即使内心有脆弱和不完美,也要保护和呵护内心的纯真愿望,并通过“送花给小孩”来使其开心,象征着自我关怀和积极调整。节目鼓励听众认识到自己是“上天之子,不是无能的废柴”,即使面对低潮,也有无数种方式可以好起来。最后,NEko以她原创清唱《有些时候》的歌曲结束,希望朋友们天天开心,希望大家通过这些分享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我觉得这种模式很有趣,朋友们在夜话中互相问候,气氛轻松愉快。开头NEko介绍了名字,解释这在日语中是“猫”的意思。然后很自然的,带大家分享了读者来信,谈到忧郁症的话题,有朋友表示感到这类问题的人并不少见,并讨论了通过“惜福商品”、“全家友善时光”和“即期品”等折扣商品来节省开支,甚至自嘲为“乞丐超人”。有朋友分享了平台狂打折的经历,例如超低价奶茶的例子。
谈及情绪低落的应对方式,有人建议通过大吃大喝、购物来缓解。有人强调,为了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应对,需要“脸皮要厚,底线要低,同情心要少”,甚至可以“做一个超级的自恋狂”,相信自己永远是对的,并经常自我吹捧、自我陶醉。也有人提出“适当的喝点酒”以及“没有底线,这样可以活的轻松些”的观点。
会议中还讨论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关于心理诊断,大家认为虽然有相关服务,但重视程度可能还不够。有朋友分享了关于强制抽血和强制治疗的案例,并联想到前苏联时期将异见人士送入精神病院的做法,以及二战时期集中营事件。
有朋友分享了“Transdiagnostic”(跨诊断)在精神医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概念,解释了某些心理困扰和治疗方法可能跨越多种诊断类别,例如负向思考模式、情绪调节困难、回避行为等,以及情绪调节训练、正念减压、认知行为治疗等跨诊断干预方法。大家认为这种方法能简化治疗流程,提升效益,并与“维度性精神病理观”一致。
在轻松的氛围中,大家欣赏了NEko的原创歌曲与歌声,认为唱得很好,很安慰人心。大家也讨论了未来活动的多种可能性,例如NEko将分享关于小说的集体创作,主题是“推理”。朋友们也提出了“做梦的主题”、“梦记联想”、“唱歌听众会变多”、“线上卡拉OK”、“马特夜唱”等建议,并表示可以投票选择。夜话就是大家想做什么、唱什么、玩什么游戏都可以。
讨论中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台湾特色小吃“大肠包小肠”,并将其形象地比喻为“热狗堡,只是热狗换成香肠,面包换成米肠”。大家对这个没见过的美食感到好奇。
会议临近结束,朋友们互相道谢,并互道晚安,祝大家明天开工大吉。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