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陳牛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ISCN
iscn://likecoi...dc/1

陳光誠:一個英雄的墮落

陳牛
·
·
今年早前因受網名「摩西」的網民要脅而「自殺」的「今月」,正是因為在推特上質疑傅希秋不合理地擁有多處房產(甚至豪宅)而遭到他們的攻擊——陳光誠是其中一個幫兇,他的財產也同樣受到質疑。在陳光誠看來,任何質疑他們的人,都是中共的爪牙和幫凶,這絕不是當年那個挑戰中共的英雄應該有的態度。他這種不接受質疑,毫無證據便抹黑質疑者的手法,正正和中共打壓異議者的手法如出一轍。

陳光誠成為川粉,大罵民主黨並為共和黨及特朗普助選的時候,很多人說陳光誠真是忘恩負義的傢伙,忘了是哪個黨將他救到美國去。現在屠夫吳淦罵陳光誠,陳光誠反問屠夫:你能不能公布一下你或你家人拿了我們基金會多少錢?

被人批評忘恩負義的人,也批評別人忘恩負義。

吳淦話雖然粗,但陳光誠及傅希秋因涉嫌幫人申請政治庇護斂財,甚至聯合匿名網民逼死了一個質疑他和傅希秋財產的網民,之後還以一個勝利者姿態公開說要請那個「匿名網民」吃飯,吳淦以此罵他,道理上沒錯。陳光誠也沒有從道理上反駁吳淦,而是拋出「你也收過我錢」的說法,試圖以此堵住吳淦的嘴。論粗鄙,陳光誠在推特上的發言實在不輸給吳淦。看他在網上滿口髒話地辱罵網民的言論,很難想像,這在很多人心目中,曾經是一個英雄。

陳光誠欠誰的?

回想當年陳光誠能夠從山東農村出逃到美國,當然不只是民主黨的功勞,甚至也不只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功勞,大量的個人、NGO為救他奔走互告、出錢出力,不少人還為此付出了不同程度的代價,甚者獲刑坐牢,某種程度上是在代替陳光誠「服刑」。當然,我們也不能否定陳光誠自己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代價。參與了拯救行動的何培蓉這樣描述過陳光誠逃離的過程:「摔了很多次,也翻了很多牆,還涉過一條小河,最終與我取得聯繫。」能夠成功出逃,也得益於他自己的聰明才智,看準了監視者疏忽的時機。

只是當時美國確實由民主黨執政,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沒有拒絕陳光誠,這肯定算得上民主黨的功勞。想想也就幾年前的事,黃之鋒曾與美國外交官會面,希望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前進入美國駐港領事館,獲得政治庇護,結果被拒絕。當時,正是特朗普第一個總統任期的當政時期。美國拒絕保護黃之鋒的理由,其實同樣適用於陳光誠。不用懷疑,換成今天如果陳光誠仍在中國受到政治迫害,他不可能得到特朗普政府的救援。當年出手救援陳光誠的美國政府,比後來特朗普領導的美國政府,理所當然更有道德勇氣,這是不爭的事實。特朗普常說自己有很多籌碼,卻連一個黃之鋒也不敢救。

施恩不圖回報,我相信當年大多數參與過救陳光誠的人,都不圖他什麼——他身上也沒什麼好圖。人是要有感恩之心,但感恩不應變成一種勒索:別人幫過你,換來你對他的無止境的支持,即使那人做了有違公共利益的事,你也必須沉默。我以為,陳光誠堅定站在曾經主力救援他的民主黨的對立面,為共和黨、特朗普的選舉站臺,可能也是這麼想的,沒想到如今吳淦批評他,他會反過來要脅吳淦:你收過我基金會的救助金,你應該對我的事情閉嘴。

早年,陳光誠還會感謝具體的人,甚至對希拉里也不吝讚美,但2020年,他為特朗普站台而遭到批評後,他對端傳媒的回應是:「是美國人民救了我,美國的價值救了我。」這種話聽起來好聽,卻是混帳話。那些為救過他的中國人呢?那些仍在中國卻因為救他而被中國政府各種為難的人呢?你不如說:「是地球人救了我,是人類的高尚救了我。」

英雄因何墮落

曾經的「赤腳律師」到底是如何墮落的?他一開始就這樣嗎?

早在陳光誠剛到美國的時候,很多美國保守派就圍著他,希望利用他的光環。他身邊一些朋友還奉勸他,先了解一下美國的政治格局,否則不要介入美國政治,包括在紐約大學任教、曾受陳光誠信任,在陳光誠逃入美國大使館期間為他提供意見,並在最後收留他到紐約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的孔傑榮(Jerome A. Cohen)。陳光誠後來雖然給自己也給孔傑榮留了最後的體面,但在很多攻擊人孔傑榮操控他的時候,他卻未曾為這個所謂「恩師」辯護過一句。而攻擊孔傑榮的人裡,包括如今和陳光誠關係甚佳、情同手足的傅希秋。

曾經收留他做訪問學者的紐約大學,在給他提供了一年的獎學金後,按例停止了該項獎學金,「忘恩負義」的陳光誠開始公開批評紐約大學此舉是屈服於中國政府的壓力。誰都知道,以陳光誠的學術水平,拿獎學金在紐約大學擔任訪問學者,已經非常勉強,但他似乎覺得自己有資格一直拿這筆獎學金。不要說有什麼學術成就,就他現在的墮落來看,他在紐約大學沒有學到任何東西。當然,紐約大學提供這個職位給他,本來就是一種政治安排,是為了幫助陳光誠適應美國生活,而並非期待他帶來什麼學術成就。同時,對於陳光誠來說,紐約大學訪問學者的身份是一種束縛,他身邊一些人乃至他自己甚至覺得紐約大學和孔傑榮是在控制他——按孔傑榮的說法,他只是保護陳光誠,以免他初到美國就陷入兩黨政治漩渦中,而當時美國也正處於大選期間。後來,紐約大學結束了與陳光誠的合作,孔傑榮還說,陳光誠已經是「大孩子」,不需要保護了。

陳光誠的朋友胡佳曾經表示,他對於在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之間選邊站沒有任何興趣。而陳光誠最初似乎的確如此。
根據紐約時報2013年的一篇報導。有幾位當時接近陳光誠的朋友透露,在陳光誠抵達美國不久,共和黨眾議員Christopher H. Smith就曾向陳光誠提議出席國會聽證會,指證奧巴馬政府在拯救他一事上辦事不力,但遭到陳光誠拒絕——後來他在自傳《The Barefoot Lawyer》(2015年出版)裡,還是批評了奧巴馬政府,就是另一回事了;同時,陳光誠也接受一些朋友的建議,拒絕了與民主黨相關的政治活動。

值得指出的是,他在自傳裡批評當時美國政府的其中一點,是美國政府沒有完全滿足他的願望——他其實希望留在中國,但同時要保證中國政府給予他自由,而美國政府卻不尊重其願望,將他帶到了美國,並且將他當成了「交易的籌碼」。

陳光誠進入美國大使館後,他確實也通過傅希秋向外界表達過自己想留在中國,胡佳也在多個訪問中證實他沒有離開中國的想法,去美國大使館也不是為了尋求庇護。孔傑榮在2014年的一篇文章裡又補充了一些細節。陳光誠在美國大使館時,孔傑榮曾應陳光誠的要求,與對方通過兩次電話,陳光誠也向他表示希望留在中國,但是心裡很害怕,下不了決心。孔傑榮也談到,邀請陳光誠到紐約大學擔任訪問學者,是在陳光誠同意赴美後,美國政府要求給對方提供的一種安排。

他最初不想離開中國似乎無疑,只是他撰寫自傳時,或2025年的當下再回顧過往,他難道不覺得去美國是一個更好的決定嗎?事實上,後來,他的哥哥與父親也到了美國。陳光誠成為「川粉」後,近年一大為人詬病的事情是,他一方面支持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一邊又通過「走線」(即非法移民)的方式將侄子接到了美國。當年夾在中美大國之間徬徨無助、舉棋不定,實有可同情之處,希拉里在自傳中形容他「不可捉摸」,換成是誰,看了也不舒服,但因此一直耿耿於懷,乃至生出無休止的怨恨,忘記了出逃後自己和家人都有了更安全穩定的生活,卻令人不解。

當然,陳光誠對奧巴馬政府還有其他的批評,包括對中國政府讓步太多,甚至一度想讓他離開大使館——但我們要尊重一個事實,就是在奧巴馬政府的干涉下,陳光誠最終至少得到了自由,而後來的黃之鋒們,在特朗普統治美國的時代,連這樣的機會都沒有。

英雄不接受質疑

在陳光誠墮落一事上,傅希秋無疑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早就有人批評傅希秋一直誇大自己在拯救陳光誠一事上的作用,他在陳光誠抵美後也一直拉攏陳光誠,希望他為保守派代言——在陳光誠離開紐約大學之前,傅希秋在紐約時報裡的報導裡說,他幾乎每天都與陳光誠交流。傅希秋真的很擅長抓住一個人心靈脆弱的時機。

今年早前因受網名「摩西」的網民要脅而「自殺」的「今月」,正是因為在推特上質疑傅希秋不合理地擁有多處房產(甚至豪宅)而遭到他們的攻擊——陳光誠是其中一個幫兇,他的財產也同樣受到質疑。在陳光誠看來,任何質疑他們的人,都是中共的爪牙和幫凶,這絕不是當年那個挑戰中共的英雄應該有的態度。他這種不接受質疑,毫無證據便抹黑質疑者的手法,正正和中共打壓異議者的手法如出一轍。

在「今月」死訊傳出不到半年,陳光誠竟公開表示感謝「匿名網民」的幫助,並表示要請他吃飯。他對「今月」有多大的恨,大概對希拉里、奧巴馬、民主黨就有多大的恨。他的這些恨令人感覺很真實,但他現在對中共的恨,卻像是一個好用的擋箭牌,或者一種表演。

「突破中共的封鎖其實根源的力量還是來自我對人的善良的信念。我認為,人的善良能改變一切。雖然那時我被封鎖得很厲害,但是我知道,善良的人們是不會任由這樣一個邪惡集團去做毫無道德底線的事情的。」2015年,美國之音因陳光誠出版自傳而訪問他,他曾經相信善良能改變一切。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