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大学复读八年的二牛
实验小学的家属院出了件大事:贝贝姐姐考上范亭中学了! 在原平,只要提起范亭中学,人们无不带着敬意,那份荣耀几乎等同于考上了大学。尤其对他们这些初中生来说,大学太遥远,范亭中学就是原平人心的大学,是学子们的圣地。一旦考上范亭,这个人便瞬间化身为聪明、有能力、优秀的代名词,所有美好的赞誉都会加诸其身。在范亭的光环下,其他所有细节都会被那耀眼的光芒掩盖。贝贝姐姐考上范亭后,大家就是这么议论她的。她本来就文静懂事,现在更是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在家属院老师和孩子们眼中,贝贝姐姐俨然成了英雄。
贝贝姐姐考上范亭后,在实验小学出现得更少了,想必是因为学习实在太忙。不过,每两周回来一次时,她的心情总是特别好,开朗又主动地给大家讲许多事情。也许是因为肖阳的成绩她也有所耳闻,所以将肖阳看作“同路人”,便会跟肖阳讨论学习。更多时候,她会耐心听肖阳讲述对各门功课的看法,循循善诱地问:“你觉得物理难不难?”“你语文怎么学的?”等肖阳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她会分享她的见解,仿佛也回到了当年那个阶段,站在肖阳的角度认同肖阳。肖阳问她高中课程难不难,她轻描淡写地回了句:“还行。”然后简单讲了讲她们高中生的生活,而肖阳只觉得很浪漫。
当时的肖阳,只觉得高中课程可能稍微有些挑战,根本无法理解她口中“还行”的真正含义。那种残酷、窒息的体验,她一点都没有向肖阳透露,她当时轻松的状态,让肖阳完全低估了高中的难度,还以为没什么了不起呢。而她后来能考上白求恩医学院,那是多么了不起的成绩,当时的肖阳也懵然不知。
有一次,肖阳看着贝贝姐姐圆润的脸,不经意间问道:“贝贝姐姐,你是不是喜欢当医生?”
贝贝姐姐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
肖阳回答:“我感觉你像个医生。”
“你感觉得也太准了吧。”贝贝姐姐惊讶地感叹。
家属院的东东和贝贝的妹妹毛蛋也来了,四人聊了一会儿。听说贝贝姐姐还学了第二外语——日语,大家纷纷请求她教几句。贝贝姐姐说一句,他们跟着重复。你好是“空你起蛙”,还有几句,肖阳没记住,倒是学会了“我开饭了”,日语是“一大打给马死”。
带着对范亭的敬意,肖阳独自一人去了范中对面,只为看一看那气派的五层教学大楼。听说范中的许多学生都会到对面的儿童公园学习,肖阳便走进去转了转。果然看到两个高中生,戴着眼镜,文质彬彬地背诵着课文。肖阳沿着石子路,在树丛中漫步。这是他们这里最好也是唯一的公园。园子里像一片野生的树林,走在石子路上,要不时地低头,绕过挡路的树枝。几个废弃的园子里,青苔爬满墙面,地上积着落叶,青草野蛮地生长。园子中央的秋千还在,只是生锈破裂,像被时间啃噬过的骨架。这里是肖阳做梦的地方,他望着草木深深,看着对面的范亭中学,将其视为理想的彼岸,以为只要到达这里,人生就到达终点。然而没有人,包括贝贝姐姐,告诉他们这些初中生,这里还远远不是终点。
就在肖阳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一个身影从公园深处的树影里晃了出来。那是一个看上去有些可怕的怪人。他头发蓬乱,仿佛很久没有打理,几缕油腻的发丝黏在额头。脸上带着一种神经质的恐惧,眼窝深陷,黑眼圈浓重。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厚重的外衣,与这个时代极不相称。手里紧紧攥着一本卷边的书,嘴里念念有词,声音低沉沙哑,听不清在说什么,但那语速极快,他走路的姿势也有些奇怪,身体驼背,头向前杵着,像是要埋在书里。肖阳心里一惊,下意识地躲到树后,生怕被这个怪人发现。他想,这人难道也是范亭中学的学生?
肖阳远远跟着这个黑衣怪人,看他离开儿童公园,听到两个刚进来游玩的范亭学生在悄悄议论。 “那就是传说中的‘八年抗战’的二牛?听说他爸还是咱们学校的老师。”一个学生小声说。 “可不是嘛,怪可怜的。怎么还在一直补呢?到底啥时候才能考出去啊?”另一个学生叹了口气。 “谁知道呢,都成了咱们学校的‘活化石’了。听说他爸妈都快愁死了,让他别考了,他偏不。” “是啊,看着都替他累。你说,考不上就完了吗?非得把自己逼成那样?” “变成那样,考上又能怎么。”“唉,管他呢,咱们可不能变成他那样,我要是考不住,死也不会补习!”两个学生说着,摇了摇头,继续走向公园深处。
肖阳像是见证了范亭中学的秘密,那耀眼的名字,光鲜的名声后面,还有这样的扭曲。是什么样的环境,能把人逼成那样呢?二牛小时候应该是个正常人,跟所有同龄人一样。如果他第一年考上大学,他一定跟别的大学生一样,是天之骄子,跟别的人一样,继续生活的轨迹。为什么,他会变成这样?为什么范亭的学生包括他自己,看到二牛会感到如此恐惧,这恐惧来源于哪里,难道是害怕他这面“镜子”吗?害怕从他身上看到自己可能的未来,看到那被无限拉长的,永无止境的“求学之路”,最终将人消磨殆尽的模样?范亭的光环在他身上黯淡下来,只留下了一个执拗而悲哀的影子。
“如果有一天我也考上了,会不会也变成那样?”他突然想到。他想象着自己挤在教室里,父母的期待压在心头,书桌像一道监牢,时钟在教室后墙滴答作响,而他的头发越来越长,眼神越来越沉。
那不是他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