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cryptohkg1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迷因幣資金大洗牌 SHIB鯨魚行動揭示Snorter潛力關鍵

cryptohkg1
·
·
柴犬幣(SHIB)本來是2021年迷因幣熱潮的代表之一,如今卻在市場上陷入一種尷尬的沉默狀態。最近一連串的異常數據,反而揭露了這場迷因狂潮可能走到了一個疲弱的轉折點

柴犬幣(SHIB)本來是2021年迷因幣熱潮的代表之一,如今卻在市場上陷入一種尷尬的沉默狀態。最近一連串的異常數據,反而揭露了這場迷因狂潮可能走到了一個疲弱的轉折點。

根據6月最新數據,SHIB的鯨魚活動激增了十倍,大量資金在幣安上集中買入,而這一動作在傳統市場中通常被視為利多信號。不過讓人不解的是,雖然同時發生了驚人的銷毀操作,光是一天就消滅了超過1300萬枚SHIB代幣,但價格卻反向下跌了3.77%。這種脫節,無疑給了市場一記悶棍。

究其原因,可能與SHIB的流通總量過於龐大脫不了關係。儘管累計銷毀量已超過410兆,但目前仍有近585兆枚SHIB代幣流通。在這樣的規模下,就算燒掉千萬也只是杯水車薪,市場對這類操作的敏感度也因此逐漸遞減。

鯨魚屯幣可能另有打算,但散戶信心卻在流失

更耐人尋味的是,散戶正在持續出場,而機構或大戶卻反而低價吸籌。這樣的行為背後,或許有某種資金博弈,但對一般投資人來說,這樣的局面缺乏透明度與信任感,無法重新點燃市場的情緒。

而在SHIB陷入泥沼的同時,另一個新興的Solana系統幣Snorter Token($SNORT)卻正以完全不同的模式快速吸引註意力。這款內建交易機器人的新幣,正在用科技與應用場景,改寫人們對迷因幣的理解。

Snorter的誕生:迷因不再只是玩梗

Snorter($SNORT)並非單純炒作,而是實地打造一套與Telegram結合的智慧交易系統。用戶只要連接Telegram,就可以操作Snorter實現自動搶幣、設停損、複製交易,甚至辨識蜜罐項目。更重要的是,這個機器人還能即時掃描新幣智能合約,幫助用戶避開潛在詐騙。這在過去的迷因幣世界幾乎是聞所未聞。

這個強工具屬性,讓Snorter獲得了極快的市場反應-預售階段短短數週就吸金超過120萬美元。這不只是情緒的炒作,更是明確的產品需求在支撐。

高速低費率,再加一鍵跟單與265%質押回報

Snorter運行於Solana區塊鏈,意味著交易速度極快,且每次操作的費用僅需0.85%,比一般平台更具吸引力。對於追求高頻交易或搶上市新幣的用戶來說,這樣的效率差距足以構成核心優勢。

更引人注目的是,持有$SNORT的用戶可以質押代幣,當前年化報酬高達265%,這讓早期參與者在等待上幣之前就已經能穩定增值。而預售用戶還能透過推薦機制獲得額外回報,逐步建立起以用戶驅動的推廣網路。

SHIB過氣的啟示,SNORT是否正搶佔下一波主場?

回看SHIB,雖然社群還在試圖透過銷毀、喊單、社媒活動維持熱度,但市場似乎不再買單。這是一種迷因幣邏輯的崩潰——當情緒不再是價格的唯一驅動力,代幣就必須具備實質功能。

而Snorter剛好補上這空缺:它不單只是迷因,而是圍繞著交易與工具建構的實用生態。從過往的PEPE到現今的SNORT,迷因幣市場正逐漸進入實用化與智慧化的時代。

官方網站購買Snorter

結論:從SHIB的疲態,看見SNORT的契機

柴犬幣用三年時間證明了單靠燒毀與喊單,終將無以為繼;而Snorter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則讓人看見了迷因幣走向智能與應用融合的可能性。當價格不再只由社群情緒驅動,下一波百倍幣的誕生條件也將重新定義。

現在是市場轉折的時間點,舊有的SHIB仍困於巨量供應與迷因疲乏,新生的$SNORT則在預售中蓄勢待發。誰能在下一輪行情中領先一步,也許答案正藏在那些願意提前下注於科技與效率的新手中。

免責聲明
加密貨幣投資風險高,價格波動大,可能導致資金損失。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自行研究(DYOR)並謹慎決策。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