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梓綑岸 (三丫口>鹽田梓避風塘>玉帶橋)
天晴 / 19.2-25.9度 / 濕度62-85%
交通:在西貢碼頭乘鹽田梓街渡
感想:適合已來過鹽田梓多次,想走走避開人群的其他路徑。
需時|長度:個半小時 / 2.99km
**注意:需留意潮汐漲退。
Yim Tin Tsai (walking along the shore)
Transport: Take kaito at Sai Kung Pier / Return by taking the same kaito.
Feeling: An alternative path to stay away from the crowd and walk around Yim Tin Tsai.
Distance and Average Hiking Time: around one and a half hours / 2.99km
**Point to note: Please check the tidal wave before you set off.
看到好天氣,決意到郊外走走。但有傷在身,只好選簡單輕鬆的路線。在西貢碼頭乘街渡往鹽田梓。
      
船程約半小時。
      
      
人潮離開碼頭便往右走,我看到退潮則左轉去綑岸。來的時候,鹽田梓藝術節還未開幕,看到被遮蓋的展品。
      
      
這樣的色彩,看極也不厭。
      
      
潮退時綑岸,沒難度。
      
      
      
眼前的小島名叫石洲。
      
自己一人很隨意,綑至這兒便原路折返。
      
      
返回碼頭。
      
經過鄉公所。
      
      
參觀建於1890年的聖若瑟堂。
      
      
有機農田。
      
      
建於1920年的澄波學校現為鹽田梓文化資源展覽室,旁有展品。
      
      
      
      
沿大路走。
      
聖福若瑟像安放於當年所住的地方。
      
往涼亭方向走。
      
      
轉右往涼亭可下達玉帶橋,我則繼續直走。
      
直走一段,經過墓地,有山路緩緩轉向海邊,到達三丫口。
      
      
先向左方走走。
      
現在才知這兒是鹽田梓避風塘,怪不得有堤壩。在1970年代,政府貫連三丫口東部的三個小島,築成一道堤壆,令三丫口變為一個避風塘,供船隻停泊。(1)
      
      
原路折返,再向玉帶橋方向行。
      
      
      
邊走邊看看能不能不濕腳的情況下到達玉帶橋。
      
      
      
      
      
潮退時原來可行的。
      
      
      
      
順利上走玉帶橋。
      
似乎還可以繼續綑岸。
      
      
可看到剛綑岸過來的路。
      
      
      
不過怕趕不及下一班船,所以行水泥路走。
      
我選了直走往鹽田,轉右則上涼亭。
      
      
      
經過鹽田。
      
沿左方山路往海邊。
      
      
綑岸回碼頭。
      
今天綑岸,遠離人群,安靜又舒服。
      
      
      
      
      
回看剛才綑岸的路。
      
看還有時間,便去吃豆腐花。
      
最後乘船離開。
      
有傷在身的我,只能走輕鬆短途的路線。已來過鹽田梓多次,怕悶怕重複,所以試找找其他路徑。原來墓地有路通往三丫口,退潮時可綑岸至玉帶橋,確是有點趣味。今天在島上悠閒走走綑綑岸花約個半小時,適合休養中的我。
附近的路線:
以下是今天上下坡幅度及路線資料。可參看或複製 let’s go hiking Trailwatch 路線圖,然後開著 TrailWatch App跟著走。
TrailWatch App (IOS, Android) |網站:trailwatch.hk
      
      
(1)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 (下) - 新界》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