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女性最鐘意住邊度?
原文首發於公眾號文章“45歲開始的第二人生”。
首先,我整理咗東京都23區加26市之中,性別比例(性比)最低、即女性比例最高嘅頭五個地區。
性比即係假設一個地區女性數量為100,對應男性人數為幾多。呢個數值愈低,代表女性比例愈高。
例如:排第一嘅目黑區,性比為 89.20,意思係每100位女性對應只有89.2位男性,男女比例約為 89.2 : 100。

表中嘅數據係根據 2023 年 8 月 1 日《東京都各區市町村人口台帳》中,按男女人口數量計算出嚟嘅性比。
可以清楚見到,女性比例較高嘅地區,大多數都係公認居住環境優質嘅地段——無論係生活機能、治安、安全感,都係上佳之選。
但如果再深入啲,拉近鏡頭去睇各區市內部嘅性比數據,就會發現更加有趣嘅現象:
各區內性比最低(即女性比例最高)嘅地段,幾乎都係公認嘅高級住宅區,或者係配套成熟、交通便利嘅熱門車站周邊。
例如:

世田谷區整體性比為 89.46,女性比例偏高。
如果再細分區內地段,會發現女性比例最高的幾個地區,全都係耳熟能詳嘅高級住宅區:
✨ 成城——低密度獨棟住宅林立,有名人居住記錄,環境幽靜
✨ 二子玉川——商業、自然與親子機能兼備,深受家庭族群歡迎
✨ 櫻新町——三茶旁嘅寧靜住宅地,有「櫻桃小丸子」之鄉的親切感
✨ 等等力——臨近溪谷,綠意盎然的高級住宅區
✨ 奧澤——自由之丘旁的文藝靜街,生活氛圍柔和
這些地區有一個共同點:
👉 安全感高、生活便利、自然環境好,也難怪成為女性居住者比例明顯偏高的熱門區域。

港區整體性比為 90.03,即每 100 位女性對應約 90 位男性,女性比例相對偏高。
進一步觀察區內細分地段,不難發現—— 女性比例最高的地段,全都是港區歷史悠久、聲名遠播的傳統高級住宅區:
💎 麻布十番:時尚與懷舊並存的生活區,個性小店與國際餐廳林立
💎 白金台:綠蔭大道與美術館環繞,氣質優雅,街區安靜
💎 白金:生活感濃厚的高級住宅區,與白金台毗鄰,被譽為「白金族」的發源地
💎 南麻布:眾多大使館聚集,國際氛圍濃厚,居住環境質素極高
💎 元麻布:港區核心的高級低密住宅地,街道安靜私密,歷史悠久
這些地區的共通點在於:
✔ 居住安穩、治安良好
✔ 商業與自然環境平衡
✔ 擁有豐富的教育與文化資源
也因此,成為許多單身專業女性、藝文工作者、外籍家庭與富裕家庭首選的定居地段。

目黑區整體性比為 89.20,即每 100 位女性對應約 89 位男性,是東京 23 區中女性比例最高的區域之一。
進一步觀察區內數據可見: 女性比例最高的街區,正是目黑區內公認的優質住宅地帶:
🌿 自由之丘(じゆうがおか):東京人心中的「夢幻生活圈」,擁有洋溢歐式風情的購物街與咖啡館,是文藝氣息與日常便利兼備的生活區。
🌿 八雲(やくも):綠蔭小巷中的高級低密住宅區,安靜、私密、治安良好,常見外籍住戶與高學歷家庭。
🌿 柿之木坂(かきのきざか):沿著緩坡而建的住宅區,周邊校區優質,街道清靜,是不少藝人與學者偏愛的低調居所。
目黑區的這些高人氣地段,普遍擁有以下幾項共通特色:
✔ 高教育水準居民比例高
✔ 自然綠地豐富、散步方便
✔ 商業機能恰到好處,不喧囂也不荒涼
✔ 氣質氛圍成熟穩重,深受女性與家庭型住戶歡迎
也難怪,這些地區成為不少重視生活質感、安全與社區氛圍的女性們的理想選擇。

武藏野市的整體性比為 91.81,即每 100 位女性對應約 91.81 位男性,屬於女性比例偏高的地區之一。
其中,女性比例最高的區域有兩個:
綠町:武藏野市市役所(市政府)所在地,屬於綠意盎然的成熟住宅區,生活機能完善,社區氣氛安穩,深受家庭型住戶歡迎。
吉祥寺本町:緊鄰吉祥寺車站的核心地段,兼具購物、美食與文化氣息,是東京都內最受歡迎的生活圈之一,亦是不少女生夢想的居住地。
這些街區的共通特點是:生活便利性高、治安良好、居民結構穩定,是東京西部極具魅力的居住選擇。

田園調布、松濤、廣尾、惠比壽等地,都是東京公認的高級住宅區。
這些地區的性比數據(即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無一例外地低於所在區的整體水平,也就是說——女性住戶的比例更高。
是什麼原因,讓女性特別傾向於在這些地區居住呢?
或許,這與女性在生活上所重視的心理需求有關——更注重安全感與生活穩定性、更加關心子女的教育環境、希望購物或日常生活便利、喜歡有生活情調的街區,又或者,期待一種被理解與被照顧的社群氛圍。
而這些高級住宅區,往往具備這些特質:治安良好、街道整潔有序、公立學校水準高、補習班(塾)密集、購物便利、區域內常見文化設施如美術館、圖書館,住戶受教育程度高、平均收入高,許多住民擔任管理職或專業職業,構成穩定成熟的社區。
所以,雖然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數據證實「女性比例高」與「高級住宅區」之間存在明確的因果關係,但我們也可以理解:這些社區所呈現出的整體氛圍與資源配置,確實更貼近女性對生活質素的想像與期待。
女性「用腳投票」——選擇在更安全、教育更優質、收入水準更高的地區定居——似乎是個合理且自然的趨勢。
此外,還有一些統計圖表,也可以從側面印證這種傾向。

左圖顯示的是東京23區各地區的平均家庭年收入推估值,顏色越深紅,表示高收入家庭越集中;右圖則是年收入低於200萬日圓的家庭分布情況,紅色越深,代表低收入群體越集中。
從圖中可以看出,低收入家庭主要集中於東京的北部與東部地區,以及大田區的東半部。
如果你瞭解東京各地的位置就可以看出,上面所列的女性比例高的地區都在左圖顏色偏紅的位置,也就是收入高的區域,而男性比例高的地區和右圖接近。

左圖是東京23區內技術和管理職位居民生活區域的分佈,顏色越深代表高收入職位越密集。右圖是體力工作職位居民生活區域的分佈,顏色越深代表低收入職位越密集。
這張圖和上一張圖分佈基本相似。值得注意的是,東京的北部和東部,以及大田區的東部,也是男性人口比例比較高的地區。

左圖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羣集中的區域,右圖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羣集中的區域。與前兩張圖結合來看,就可以大致瞭解為什麼女性要向前面所説的地區集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