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01|說故事的人始終是我,但我學了放手
十六年前,我站在巴黎羅浮宮的展廳裡,看著 "Psyche Revived by Cupid’s Kiss"。
那時的我,還未有孩子,生活裡多是照顧自己,輕鬆而自在。
在那尊潔白大理石雕像前,我講起神話,
凡人女子甦醒於愛神之吻。
那時的我,安靜、relax,沒很多大責任。
十六年後,在維也納 Belvedere Palace 的轉角,
我再次遇見他們 。
不同的大師,不同的姿態,
卻依然是她。
這一眼,彷彿多了些重量,
眼前的賽姬,不再只是浪漫、沉醉,
多了牽掛的影子。
我又講起同一個故事,
只是聽的人變了。
說故事的人仍然是我;
聽的人,從伴侶變成孩子;
而我,
也從被愛的人,
成了從愛中學習放手的人。
這些年來,我不只是走過歲月,
也走進賽姬的心境。
歲月打磨了她,也教會了她如何珍惜。.
神話的結局是好的:
賽姬歷經試煉後成神,與愛神重逢,
孕育出女兒 Voluptas(歡愉女神)。
她的愛,因牽掛而更厚,也因放手而更深。
在雕像前,我看見愛的成長。
一次,是全心享受愛的輕盈;
一次,是在愛裡學會放手,明白放下不等於失去。
故事沒有變,
改變的,
是說故事的人。


========================
雕塑小筆記
Amor and Psyche,約 1890 年由奧地利雕塑家 Theodor Friedl 創作,現藏於維也納美景宫。作品有動感、情感,隱含牽掛的張力。
展廳位置:Upper Belvedere,近 Klimt 展區轉角處。
.
.
#BelvederePalace #ViennaArt #AmorAndPsyche #AntonioCanova #TheodorFriedl #MuseumDay #親子旅行 #媽媽視角 #Teenager成長 #陪讀媽歐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