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拿加班当比赛,我被卷得好累!
作者 / 时青言
1
“我们公司拿加班当比赛,我被卷得好累!”
在北京工作的朋友把我朋友圈转发的一篇文章私信转给我,她说:“我太能共情文中这个女生了,‘好学生思维’真的要不得。”
我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什么文章呢?那是我老公去成都的第一个公司老板李校主笔写的文章,讲述她女儿是如何患上抑郁症以及家人如何陪伴疗愈的。
我见过李校一次,知道他女儿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但听闻其女儿患上抑郁症,着实令我意外,因为李校毕竟是创新教育圈领航人之一,这怎么会?
不过我在那篇文章中读到一点关于“好学生思维”的东西。李校的女儿几乎从来不上课外班,在初中及之前,成绩都还不错。但是进入高中后,第一次数学测试就考了全班倒数第五,所有考题全是超纲的或者奥数题。
如果李校的女儿有很强的“好学生思维”,那这会儿一定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李校依然没有选择让女儿补课,而是借助网络工具去补习。
李校女儿意外被大学录到了商科,要学习多门高数,李校猜测,可能是高中数学学得太痛苦,导致她大学抗拒学数学,这一科从大一挂科到大三。加上口罩时期,学校封闭,大家被关在寝室里,巨大的压力压得她喘不过气。
李校揣测并总结了女儿患抑郁症的原因:她要强,追求完美,“好学生心态”让她接受不了自己挂科。
朋友给我发微信的档口,我和老公正带着嘻嘻在大学的操场上踢球,朋友应该在加班或是下班回家坐车的路上,这样鲜明的对比令人唏嘘。我和老公感慨说:“真没必要羡慕谁,你不知道的是,或许有很多人也在羡慕你的生活。”
2
朋友说,他们公司大约在两个月前进行了一项改革,他们每个人的绩效都和工作时长挂钩。
“我快被评为D了,我真的好烦!被评为D的话,可能会降薪,也会被公司领导约谈。”
“上个月大家平均打卡11个小时,我也就9-10个小时左右。这几个月我基本上是倒数第一第二。”
“朋友劝我在公司待着玩玩手机再下班,可我真不愿在公司闲着撞钟啊,公司和出租屋的感觉差很多。”
“主要我也卷不过,我们有个工区在顺义,房租很便宜,大家住的近,随时打卡都行。我在市中心,房租很贵,通勤单程1小时。”
“你说公司就那么些人,在这种智障制度下,无论加班成怎样,总有人是最后一名啊。”
我突然想起电影《逆行人生》中一个桥段,程序员高志垒哪怕天天“996”,并因为长期加班和工作压力导致糖尿病,依然被公司认为不再适合高强度工作而被辞退。
朋友一连串黑洞式的情绪输出,差点没把我卷进去,还好我是一位咨询师,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能够把情绪隔离做好。
我平静地回复:“那你可以选择退出这种职场内卷,接纳降工资、接纳排D、接纳被领导说。”
朋友无奈地说:“这个排名就很好学生思维,就是不想倒数第一,但是我卷不过。”
我看得出来,处在这种压抑窒息的职场环境中,朋友应该在内耗情绪中陷了很久。
朋友一开始是在佛山知名企业工作的,后来辞职,成了北漂,谈了个长三角工作的男友,两人一直异地。其实我一直不懂,既然工作特别不如意,为何不辞职,去男友城市找工作,结束异地恋。
李校在那篇文章中写了一段话:“身处在一个‘内卷’的环境里,如果不想赛跑,就尽量让他远离跑道,你只要在跑道上,就会被裹挟,如果你说随便你们怎么跑,我就不跑,可能就会被推到在地。”
3
我拿手指头粗略算了算,一天工作10个小时,往返路程2小时,早晚洗漱收拾屋子1小时,早晚饭1小时,睡眠按照8小时算,那朋友一天下来能留给自己的时间只有2小时而已。我不知道当事人怎么看,我这个局外人都替她苦。
林小英说:“人一生真的不能只谋生,你还得干点别的。如果你不为谋生而做的事情越多,你的一生其实就是越幸福的。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都只是为了谋生,你这一生就是苦役。”
我是特别讨厌职场加班文化的,在我们这个环境里,很多公司加班都不给加班费的,我经历过那种本来没事,但喊你去加班一上午,做样子给领导看,真的很滑稽。
我还经历过无效加班,上边的小领导喊我加班给大领导的超长录音整理出来,说她要依据我整理出来的会议纪要写新闻稿,我记得自己当时加班到凌晨4点,男友看不下去心疼我,帮我一起整理,才搞好。初入职场的我被这种“智障”的事搞得十分崩溃,后来才知悉,什么新闻稿,根本是不重要的无稽之谈。
在硕士毕业后的第二份工作中,我遇见一个紧急需要周末加班的项目,按照李校的话,我的表现就是“随便你们怎么跑,我就不跑”,最终结果就是“我被领导穿小鞋推倒在地”,以往是固定工资,改革后工资和“项目”挂钩,不给你项目,让你每天打打杂,拿着特别可怜的基本工资生活。
很多老板不看你综合能力有多强,他只希望你听话。
在公司“无薪加班”这个事上,老公和我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早上我问他:“如果让你去我朋友这个公司工作,这样加班,你能忍受吗?”他回:“肯定忍受不了啊。”
老公现在上班的公司基本上事情做完,就可以到点走人。但他在这个公司工作过程中也出现过一次“恶心事件”,大概是他在出差时,公司另一个部门领导喊他加班,他说手头没电脑,领导就喊他去“网吧加班”,他当然是气呼呼拒绝了领导不合理要求。
4
经历过职场抑郁后,我对职场产生超强的恐惧,所以最后我选择远离这个内卷的跑道,开始自己创业,但这其中承担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在自己这一关上,就要破除“好学生思维”及做到“不在乎别人看法”。
你看呐,父母花那么多钱培养你上大学,你不去赚大钱就算了,还跑过来“摆烂”,这谁能受得了?一开始我可以自己欺骗自己,“怀孕生娃”期间不工作没关系,我也是有价值的,但那个阶段一过,就会有新的自我怀疑反复出现。
一开始父母均无法接受我“摆烂”,他们话里话外都在劝我重返职场上班,好歹有个稳定的工作。朋友们一开始也都劝我回职场正常上班,你看,我们都在跑呢,你咋能成为“异类”停止赛跑。
但我“摆烂”摆得真的很彻底,到最后,父亲就像那个李校一样,已经对我不抱什么太大希望了,你只要好好活着就行。
父亲自己给自己攒养老钱,觉着我不去啃他就不错了。李校在这一点上更厉害一些,有底气和女儿说:“你不工作都没关系,我养你。”李校完全不排斥她当个职业女儿,只要好好活着就行。
我已经很久没有做过关于高考的噩梦了,关于“好学生思维”,从毕业到现在,我花了特别久的时间去除,只要存在就是有价值的,不需要当个“好学生”证明自己,要学会当个不完美主义者,放过自己吧。
企业应该很喜欢有“好学生思维”的毕业生,毕竟只要把你放在那个位置上,领导不需要拿鞭子,你就会有控制不住的洪荒之力往前卷。
我现在创业的收入并不稳定,也不是很多,但在自我疗愈这个层面上,我算是进步特别多。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再次进入内卷的职场中,我相信自己的心态和之前比会有很大变化,“适当的摆烂”和“负责”并不冲突,我完全接纳自己当个不完美主义者,我也完全接纳自己当个不上进的学生,但我是有价值的人。
— 完 —
作者简介:时青言,90后,性与情感咨询师,性教育平台【杏乐园】创始人,小玩具淘堡店【杏乐园情趣铺】老板,深耕性教育行业4年+,晴趣产品测评师,野生作家,西财硕士。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