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書邂逅
這幾年有很多書籍是打著「直木賞」的旗號。究竟直木賞跟其他日本作家獎項如芥川獎等,有什麼分別?
在介紹各獎項的分別前,不得不提這些獎項的推手菊池寬。菊池寬的成名時期,正是日本文學作品百花齊放時期。他與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是好朋友,而他自己也是作家。1923年,他創立日本殿堂級文學雜誌《文藝春秋》;1935年,他設立兩個文學大賞——芥川龍之介賞(即芥川賞)及直木三十五賞(即直木賞)。芥川賞主要是鼓勵新人創作,作品屬典雅小說;至於直木賞則是頒給已出版作品,作品屬通俗類型[註1]。兩個獎項一樣,有分上半期及下半期。而得獎人數可多於一名。對於海外讀耆而言,如果書本是直木賞得獎作品,自然較為吸引。這次介紹的書本,也是來自直木賞得主。她是角田光代,作品《在舊書店重逢》。
又是跟書店有關?是。書店的故事,總是是百看不厭。這本是短篇作品。共九個故事,都是跟透過書本/書店帶出人情故事。比如〈尋找之物〉,講述一位女子的外婆,要她找一本書。孫女走遍不同的書店,總找不到,更遺憾地外婆等不到這本書就離世。後來孫女某日看到資料,原來這書出版於1950年,已經絕版甚久,終於再版。而孫女讀著這書時,發現有一篇跟外婆極之相似,雖然她無法再問外婆為什麼想讀這書,然而孫女也在這事上,學習到不要讓尋找書的人帶來遺憾。
另一個故事〈旅行的書〉,乍看以為是講主角帶著書旅行的故事,怎知是主角在旅行時與書重遇的故事:有一本書在主角年輕時賣掉,然而它又不斷在主角旅途中相遇——第一次是書店的某個角落,夾在兩本lonely planet之間。你也許覺得,書籍流轉不足為奇,或者「書有相似」。奇怪事是,這本書已經離開日本在國外的書店,而偏偏主角在書的某個角落寫了記號。主角既與書再相遇,他決定買下來。然而他在某地方再放下它,卻又再某一年的海外旅行,再度重遇。這次他想到跟書「分開」的日子,他的生活狀況、對他的影響。
這故事的確令我印象深刻——深刻是因為有點像鬼故事。書賣走了,卻「跟著」主角到處走。幸好作者不打算將它變成驚慄故事,而是一個小品故事。
另一個也可以變成驚慄故事是〈不幸的種子〉。女主角與男朋友分手,她的「運程」變得不好。她從旅遊書得悉龍山寺附近有位很利害的算命師(按:很想知道是哪一本旅遊書),所以專程去找她。這位算命師說因為前男友留下來的書,讓她過著惡運連連的生活。回到家後,她一直想著如何「送走」這本書。她不願將她送到可燃垃圾桶,因為她覺得會得到更大的惡運,結果她拜托前男友現任女友(其實是她的同學),轉交給他。書離開她後,她沒再與惡運。後來的這書又因為某些原因回到她的手中,然而她沒有遇到上一次的情況。這是因為她已長大了,想透了一些事,並非所有都帶著因果關係:
我明白了當時小南那番話的意思。這本老舊、艱澀難懂、不知原本是何人所有的書,它的含意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改變。如果體驗過一件悲傷的事,它的含意便會改變,如果談了新的戀情,它的含意也會改變,要是對未來感到不安,它的含意便又會改變。⋯⋯有時我會突然明白,一年前不懂的事,現在能理解了。了解自己現在仍持續慢慢成長。(頁109、110)
大部份人重讀書本有新領受,是因為經歷多了。不過,一本放在書櫃的書,如何「幫助」自己成長,大概是與書本身相關的回憶。主角不再執著那書本是否帶來歹運,又或者書櫃有否這本書,根本跟她所遇的事無關。
讀畢這9個小故事後,覺得縱使人生並不盡如人意,但主角們都帶著小確幸;讀者也可以在書本中找人生的小確幸。
~~~~~~~~~
[註1]直木賞(維基百科)——
zh.wikipedia.org/wik...
《在舊書店重逢》(博客來)——
www.books.com.tw/p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