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在中國大陸的網路聲量遠超其他國民黨主席候選人

國民黨主席選舉打得如火如荼,其中,前立委鄭麗文從原本的邊緣角色,突然竄升為民調領先者,她的搜索熱度不僅在台灣Google Trends中拔得頭籌,更在中國大陸的百度指數上呈現爆炸性增長。過去幾年,鄭麗文以強硬的藍營政治人物與名嘴形象,頻頻抨擊民進黨政策,在8月底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她公開表示「黨魁之戰我準備好了」,並討論盧秀燕不參選的影響,瞬間點燃網路討論。根據Google Trends數據,從8月18日到9月18日,她的平均搜索熱度高達24,遠超羅智強的18、郝龍斌的12、趙少康的8,以及張亞中的5。峰值更在8月25日達到100,這天她的節目播出後,相關新聞如野火般蔓延,帶動台灣網友瘋狂搜尋她的背景和立場。

這股熱浪並未止於台灣。中國大陸的百度指數顯示的數據更為驚人。在最近30天,從8月19日到9月17日,鄭麗文的整體日均搜索指數高達2,585,其中移動端佔比2,129,同比增幅竟達1199%,環比417%。相比之下,羅智強的整體日均僅530,郝龍斌772,張亞中382,趙少康662。她的資訊關注度日均2,787,014,同比暴增4371%,月增546%,這意味著她在新聞、社群和論壇的曝光頻率,已成為輿論焦點。這些數字不是隨意的統計,而是百度基於用戶搜索和瀏覽行為的算法加工結果,經過去重和趨勢修正,反映出真實的網路脈動。



其他候選人的數據則呈現不同軌跡。羅智強的搜索熱度在8月26日達到76峰值,那天他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參選,提出「四大任務」,並承諾若當選將在2026年地方選後三個月內徵召盧秀燕角逐2028總統。這番藍白合的強訊號,引發密集報導,他的百度整體日均530,同比607%,環比286%,顯示短期爆發力強,但長期穩定性待觀察。郝龍斌的熱度在9月9日和9月18日兩度攀升至49,前者是他鬆口「備戰」黨主席,提及藍白合與趙少康的協調;後者則是他領表宣布參選,強調要做「造王者」,卻傳出不出席20日媒體辯論。他的百度數據整體日均772,環比329%,反映軍系和地方派系的深厚支持。
張亞中和趙少康的波動相對平穩。張亞中的百度日均382,增幅僅79%,屬穩定型,他的熱度在8月27日稍升,因國民黨中常會延後領表,加上綠能爭議牽涉家屬曝光。趙少康的日均662,環比僅65%,但在9月15日領表日,因針對出馬表態而小漲。然而,9月16日晚上趙少康與郝龍斌長談後,最終決定整合以後者參選。
至於為什麼鄭麗文會在中國大陸如此熱門?綠營KOL(關鍵意見領袖)沈榮欽在9月15日的Facebook發文稱,這或許是中國社群媒體如《今日頭條》在力推她的結果。不久前,他受訪時就提到,這些平台讓中國觀眾一頭霧水:「鄭麗文?她是誰啊?」卻在國民黨黨主席改選前夕,艾普羅行銷市場研究公司(母公司為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的民調顯示,她以22.2%支持度暫居第一。這難道只是巧合?沈榮欽認為,要不是中國媒體對國民黨員的影響力太大,就是有人在背後操盤,將這匹黑馬硬拉到領先位置。的確,鄭麗文過去的兩岸發言,如強調藍白合需符合小草期待,並多次緩頰洪秀柱出席中共閱兵的行為,這些立場在中國大陸容易被解讀為親近訊號,進而放大她的曝光。

當然,這只是綠營KOL的解讀,並未有實際量化數據可以佐證,鄭麗文也回應,這是亂扣紅帽子,非常無聊。此外,《今日頭條》與百度指數、微信指數等公開平台不同,其並未提供一個可供公眾查詢特定關鍵詞搜索熱度的官方工具或API接口,因此詳細的聲量無從以數據化方式知曉,但在《今日頭條》平台上,鄭麗文確實成為近期關於台灣政治文章的核心人物。這些文章內容多樣,角度各異,但普遍帶有強烈的情感傾向和煽動性,旨在吸引用戶點擊和互動。例如,有文章以「鄭麗文膽子真大!」為題,詳細描述了她如何組建「黨外在野大聯盟」以對抗民進黨,並強調她「財大氣粗」的參選底氣 。另一篇文章則聚焦於她「若當選,第一件事就是收拾民進黨」的強硬表態,並配以相關視頻,獲得了大量用戶的「喜歡」。此外,在另一個平台《網易》則有文章將她塑造為「新一代女戰神」,回顧其過往在立法院的「戰績」,並稱讚其「思路清晰、遠見著實、才華出眾」 。這種高頻次、多角度的集中撰文,使得鄭麗文的形象在中國大陸的社群中的熱度遠超其他四位國民黨主席候選人。
鄭麗文在台海兩岸的高聲亮,是否能轉化成實際國民黨員的投票,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