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加坡种菜:种菜要抽签?

MoonSatsuma
·
·
IPFS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个城市国家,几乎没有农业用地。目前有90%的食品需要进口。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农业用地的国家, 竟然有着到2030年能够实现本地农产品自给自足30%营养需求的宏伟目标。我对此将信将疑。除了推广高科技农业和其他一些宏观政策上的支持以外,新加坡还有一些挺有象征意义的公众活动,就是在公园和社区建设小块菜园/花园,鼓励居民从事一些种菜/园艺活动。

我们小区的停车场楼顶有一个屋顶花园,花园的一角也有一片社区菜园,分成多个一两平米的小地块。这种设置在组屋区还挺常见的。自从搬来,我就盯上了这个小菜园,苦于不知怎么才能参与其中。我想种菜已经很久了!一直想种点香草、小番茄什么的。现在住的房子没有阳台,室内也完全没有直射阳光,而这些植物偏偏又特别需要阳光才能长好。

八月初的一天,我在小区电梯口看到一张海报,说可以报名参加社区菜园的抽签。我马上拿出手机扫码填了表——虽然海报上写的截止日期刚刚过去,但谁知道呢?这海报明明才刚贴出来,不然我肯定早就注意到了。

很快,海报上公布的抽签日过去了,我一点消息都没收到。心想,要么是报名迟了,要么就是没抽中吧。没想到,过了一个多星期,突然收到短信,说我成功报名,可以参与抽签了!

正式的抽签是在 Zoom 上进行的。虽然事情不大,但整个过程还挺有新加坡特色的,一板一眼,一丝不苟。

主持抽签的是一位社区中心的基层工作人员,另外还有一位居民组织代表作为见证人,其他就是参与抽签的邻居们。

抽签开始前,主持人先详细介绍了规则:每户只能认领一块菜地,如果同一家庭有多人抽中,则由社区中心审核资格。就算当天没有上线,只要之前报过名,依然有机会参与抽签(也许是抽签通知下得有点迟了,不排除有些人正好没时间参与抽签)。若有人中签后放弃,多余的地块会重新进行抽签。整个过程都会录影存证,保证公民、透明。

抽签开始后,主持人先核对了在线居民的名单,然后打开一个电子抽签转盘,把每个人的名字都输入进去。接着就按编号,一块一块地抽,抽中的人名字会被移除,剩下的人继续参与后续抽取。

一共十四个人抽四块菜地,我居然抽中了!真的太幸运,超级开心!工作人员说接下来会单独联系我签表格,带我参观菜地。很期待!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MoonSatsuma长居新加坡。 非典型科研工作者。 关心人,尤其是女性如果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创造。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Good work journal] 20/09/2023

小岛理财笔记本 | 2023年4月

心理咨询记录 | “我不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