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小鹿斑比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該錯字


作品指纹

有原則的小氣鬼

小鹿斑比
·
·
就方面來說,元司馬一點也不小氣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下,以前在太平廣記中看到的一則故事。
不過在進入主題前,先聊件小事~

本日插圖,朋友家的狗狗。

狗狗正面

全家不是有賣烤玉米嗎?(用烤的但沒有塗醬料的那種)
每次看到都有點想買...,問題超商咩,不大的一段玉米賣的有點小貴,所以一直沒買。
某次,全家的烤玉米剛好有活動,跟茶葉蛋一起搭,茶葉蛋會算比較便宜,想說趁有活動買,平衡下來就不貴了,反正我也想吃吃看到啥味道。

走去公司隔壁全家買,剛好還有一段烤玉米~
雖然玉米粒有乾縮,但整體看起來是OK的,我就夾走了玉米,又包了一顆茶葉蛋,接著開開心心去結帳~

結果....,店員看了看那段玉米..,她說:這看起來不新鮮了,妳不要買。
得到我同意後,她皺著眉頭把玉米丟去垃圾區。
雖然我很感謝她堅持不賣我,她覺得不OK的食物...,但我心中其實吶喊著:

我不在乎啊.....。

隔天去全家,那家全家的玉米就被紙包起來賣了~

後來去了別家全家,大多還是直接裸體放在櫃中,其實店員只是店員,玉米也是我自己想買,她真的可以不用管新不新鮮,因為那是在期限內的鮮食,但她選擇了開口,因為她有自己的原則底線。

這是件很小很小的事情,小到當下我都忘了跟你們講,直到昨晚看到其他店裸賣的玉米才想起,問題就是這種小事,讓人覺得人間值得。

狗狗看右邊

回歸主題,讓我們來看這則原記載在《大唐新語》中,後被宋代李昉等人選入《太平廣記》的《元宗逵》。

唐元宗逵為果州司馬,有婢死,處分直典云。逵家老婢死,驅使來久,為覓一棺木殯之。逵初到家貧,不能買得新者,但得一經用者,充事即得。亦不須道逵買,云君家自有須。直典出門說之,一州以為口實。

唐朝時有位仁兄叫元宗逵,他是果州的司馬喔。
果州就在現在四川南充市的東北那一帶,管理一州最大的官是刺史,司馬是協助刺史的佐官,不是很大的官職,依照州的大小與富裕程度,約莫是從五品下到從六品上的品級,但對平民老百姓來說,司馬也是大官啊,雖然....很多司馬是被貶去當司馬的....,例如白居易。

回到故事本身,元司馬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其實不是他,是他家有位婢女死了,看樣子這位婢女是終身制的,使喚很久那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元司馬吩咐底下的直典(就底下的直屬書吏那類的小官)說:「我家的老婢女死了,她在我家工作了很久,於情於理我都應該為她買一個棺材;讓她可以入殮下葬,但我剛來果州,家裡錢不多,買不起新的好的,就買能用的就好,你去幫我買來,記得別說是我要買的,就說你家要買就好。」

直典聽完吩咐,出門買棺材,但他一出去就把這件事情跟人說,這下子好了,全州的人都知道這位元司馬小氣,這件事情也變成一則笑料,並且被記載下來。

狗狗看左邊

這好像是個平平無奇的笑談,我卻從中看出一絲小氣鬼也會有的原則與底線。

我們前面聊過很多吝嗇的行為,多半折騰自己,有些順帶折騰家人,而這位元司馬,卻讓人討厭不起來。

他知道家裡不富裕,也有點好面子,所以要底下人用對方的名義買便宜棺材,老實說,你好面子,手下小官也要面子啊!他還當地人,要留點給人探聽的,難怪出門就說出去了。問題這樣一個有點好面子又不想花錢的人,也沒有因此一副草蓆就處理了老婢女的後事。

這像不像我們這種平凡的人,我們做不了什麼大善事,卻也會在某地有災難時,送上一點點心意,可能就幾百,卻蘊含著希望對方平安健康的心情。

我們也沒辦法讓社會風氣變得多好,卻會在看到有事情發生時,趕緊報警與試圖趕走壞人。

我們做不了什麼大事,卻在日常做了許多暖心的點滴。

我們可以吃豪華大餐吃得很開心,覺得這很值得拍照炫耀,但最和我們胃口的,依舊是日常的人間煙火。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