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理所当然地期待我优秀的人是我
从我有记忆起,我似乎就是个聪明、成绩好、听话、勤劳、自律的孩子。我的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标签,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它们成了一块块沉甸甸的砖头,压得我喘不过气。
如果我不优秀、不勤劳、不自律,我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想象不出来,也害怕去想象。
也许我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才会被贴上这些标签。可是,别人习惯了我优秀的样子,所以他们也理所当然地期待我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
我小学一向来都是考全A,没想到竟然在最重要的UPSR失利了,拿到了6A1B。我对自己感到失望,却没哭出来。直到有位老师走过来,“去拍照吧。”
我知道老师以为我拿了全A,“老师,我没有全A。” 讲出这句话后我的眼泪立马决堤。老师不知所措地面对我的眼泪,只是说了句“没关系”就走了。
他的背影对12岁的我来说是一种遗弃,因为不完美而被遗弃。原来一次失误会让别人忘了你所有的好。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无数次承担了重大的责任(尽管现在有更大的责任),当巡察员团长、几次的活动主席、学生会主席……它们都是对我的能力的肯定,奈何事情总不会顺顺利利。
就算能圆满结束,但最终都会有一两个问题出现。尽管和我共事的人都表示非常愿意再次和我合作,尽管他们都认可我的领导,但客观层面的问题无法让我接受我是优秀的。
于是,我不断努力地让自己成为很优秀的人,不断尝试新事物,就为了让身边的人觉得我是个很勤劳、愿意挑战的人。
其实我胆小得要命,总是踌躇不前。优秀的“我”讨厌死胆小粗心的“我”了。我再也没办法喜欢自己了。再怎么努力,我都不满意现在的自己。理所当然地期待我做好每件事情的人是我。只有连我都讨厌我自己的时候,别人的讨厌就算不上什么。
彻底讨厌自己也算是好事,因为触底反弹,我意识到了我有多么地焦虑,发现了焦虑已陪伴我很久很久。
每当我否定自己、责怪自己、为各种事情瞻前顾后时,都是很多个小小的我在以他们的方式保护长大的我。
我想告诉他们“我长大了,我们可以尝试用其他方式来面对曾经经历的难题,抚慰曾经受过的伤害。”
和固化的思维模式斗争是段非常煎熬的过程,我不会急着来,多给自己一点时间,认认真真地感受我的存在。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