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壳中魂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从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与东亚病夫说起

壳中魂
·
·
“这位叫作沃尔特·卢瑟尔·米德的作者,你应该为自己的言论、你的傲慢、偏见和无知感到羞愧。我想提请Mead先生注意以下几组数字:2009年美国爆发的H1N1禽流感死亡率高达17.4%。另外,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1月底公布的报告,2019-2020年美国流感季已经导致1900万人感染,至少1万人死亡。对比这次中国肺炎疫情的实际情况,请问Mead先生,你又作何评论呢?”-- 2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惊闻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出现辱华文章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 Its Financial Markets May Be Even More Dangerous Than Its Wildlife Markets(https://www.wsj.com/articles/china-is-the-real-sick-man-of-asia-11580773677), 特意拜读了下,里面主要提出的是中国政府对新型冠状病毒应对不足,经济可能会一蹶不振。研究了下作者Walter Russell Mead是美国Bard大学的学者,我倒是觉得对中国人的善意提醒,但这个题目怎么就要这么刺眼,是为了吸引眼球吗?

我们从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说起,有人会说他书读的少,但是这几个字母还认得,洋人骂中国人东亚病夫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东亚病夫“与“洋人与狗不得如内”代表着中国人在洋人统治下所遭受的屈辱与痛苦,电影《精武门》里陈真踢碎“东亚病夫”的牌匾不知道出了多少中国人的恶气。然而,The real sick man of...本意是“陷入经济困难或衰落中的国家,形容國家長期衰敗又無力改革的窘態”,以下引文来自杨瑞松的《想像民族恥辱: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東亞病夫」》。

李小龙


「Sick Man」这个词最早是西方人用来形容奥斯曼帝国的,即土耳其的前身。從19 世紀中葉起,就因為其國力衰敗,屢為西方列強所欺且欲振乏力,而相傳為其強鄰的俄皇尼古拉斯一世(Tsar Nicholas I)在1853 年間譏為「Sick Man of Europe」,而此一形容詞也在西方廣為流傳。換言之,在西方公共論述以「Sick Man」形容19世紀末時國力衰敗,積重難返的中國之前,土耳其因為其類似的處境,早已成為西方公共輿論中知名的「Sick Man」。這也正是為何前述轉載於《萬國公報》的《法國時報》的評論文章會以「今東方又有一病夫矣」行文,而《萬國公報》的編者也特別在其中加註說明歐洲各國已視土耳其為一病人的歷史背景。事實上,在近代西方公共論述中,以「Sick Man」形容一個國家國力衰敗且欲振乏力的困境,並不限於指稱土耳其和中國。除了前引〈天下四病人〉的例子外,在1860 年間,美國國會議員Cox 也以「Sick Man」形容當時的墨西哥;不僅如此,近年來,包括英國、義大利、德國、奧地利、俄國、日本等,都因為其國力衰退且改革無力,被西方新聞媒體以斗大的新聞標題─「Sick Man」來形容其困境。
It is noteworthy that in seeking to incite passion Chinese political leaders have not turned spontaneously to charismatic appeals and themes of heroic glory that characterize the nationalism of most transitional societies. Instead, to a large degree they have sought to detail the real and imagined ways in which China has been humiliated by others.﹝emphasis mine﹞─Lucian W. Pye
I spoke just now of “having suffered together” and, indeed, suffering in common unifies more than joy does. Where national memories are concerned, griefs are of more value than triumphs, for they impose duties, and require a common effort.─ Ernest Renan

这就要从“东亚病夫”在汉语里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起源说起了,在叙述上,中国近代史有意无意就是要营造出旧中国被其他国家欺凌的氛围,这个被欺凌的感觉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按照Renan的说法,痛苦比快乐更能拉拢人心,集体产生某种被西方世界的羞辱的耻辱感更能对国家产生凝聚力。按照杨瑞松的《想像民族恥辱: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東亞病夫」》一书,“东亚病夫”这个词汇就是这么被中国人自己,而不是西方人赋予这个含义的。按照Pye的说法,一般国家营造的是英雄光荣“魅力”型历史,没想到中国真的不一般,所以经常出现“xx国伤害了中国的感情“,但是英语里很少说“XX nation hurt our people's feeling",从中也可见一般。也许中国外交部明白sick man这层含义,但是用来巩固自己的历史叙事,转移人们的视线就再合适不过了。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