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楊智凱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台灣十大詐騙手法從假客服到假平台的詐騙揭秘

楊智凱
·
·

台灣詐騙手法10大揭秘:從人性操控到數位偽裝的全攻略

台灣詐騙案件數量多年居高不下,根據警方統計,每年因詐騙而損失的金額高達數百億元。這些詐騙手法持續演化,從電話詐騙、假網拍,到近期的加密貨幣、AI 假音假影技術,形成一條完整的地下產業鏈。

我是反詐騙大使,也是專業的駭客工程師楊智凱。致力於推廣資安教育、破解詐騙手法,並提供各類資安技術委託服務,無論你是需要防護建置、資安顧問、滲透測試或是調查協助,皆可聯繫我洽談合作。

請聯係程序員阿凱 Telegram:@Ti969

本文從技術與心理層面解析目前最常見的十大詐騙模式,並說明其背後的操控邏輯與防範重點。

一、假投資詐騙:高獲利誘因與假平台陷阱

此類詐騙以「穩賺不賠」、「內線消息」為誘因,誘使受害者進入精心設計的投資平台,實際後台為詐騙集團控制,帳面數字可被任意操控。平台界面高度仿真銀行或加密貨幣交易所,甚至配有「客服人員」假裝協助操作,但實際上資金一旦轉入即被轉移出境。

關鍵手法:

  • 使用假交易平台或篡改合法交易網站畫面

  • 配合通訊軟體操作指引與心理洗腦

  • 製造短期賺錢假象引導加碼投入

二、網購詐騙:假網拍、帳號盜用與偽造付款畫面

詐騙者利用 Facebook、IG、LINE 等社交平台建立虛假商店或盜用他人帳號販售熱賣商品,要求受害者先轉帳後才出貨。一旦金錢轉出,即封鎖帳號失聯。有些進階手法甚至會發送偽造的超商取貨單,誘使受害人付款領取空包裝。

常見偽裝:

  • 假蝦皮、假 Pinkoi、偽造結帳頁面

  • 假物流簡訊與取貨連結

  • 裝置中植入木馬記錄付款憑證畫面

三、解除分期付款詐騙:冒充客服的精準說服術

詐騙者冒充電商、銀行或電信客服,聲稱受害人不小心設定了高額分期付款,若不取消將自動扣款。緊接著引導被害人操作 ATM 或網銀「解除設定」,實際上卻是轉帳至詐騙帳戶。

操控邏輯:

  • 製造緊張壓力感,限時解決問題

  • 混淆用語讓受害者誤認為是「取消」,實為「轉帳」

  • 錯誤使用官方名義營造信任感

四、愛情交友詐騙:情感操控與長期洗腦

此類詐騙通常起於交友軟體、IG、FB 認識,自稱帥哥美女、軍官、醫師等高收入職業,以遠距離或無法見面為由,長期建立感情信任,最後以匯款投資、急需資金、機票退稅等名目要求金錢支援。

特徵行為:

  • 使用盜圖建立假身分

  • 故意拖延見面時間與安排

  • 引導下載詐騙投資平台進行「共同理財」

五、假檢警詐騙:社會工程與公權力濫用假象

此類手法通常以電話開始,詐騙者聲稱受害人涉及洗錢或刑案,將案件移交檢調機關,甚至轉接「檢察官」與「法院」進行語音嚇阻。最終目的是要求被害人交出帳戶資料或將資產匯入「監管帳戶」。

進階技術:

  • 使用電信網關修改來電顯示(Caller ID Spoofing)

  • 語音合成與腳本式語音訊息自動播放

  • 錄音偽造文件、假傳票 PDF 製造真實感

六、LINE 官方詐騙:假帳號冒充企業或名人客服

利用 LINE 開放官方帳號 API,詐騙者可仿造名人、品牌、政府機構等官方帳號,主動加好友後傳送釣魚連結或申請補助的表單,引導受害人輸入個資或轉帳。

實施技術:

  • 使用 LINE Bot Manager 模擬客服行為

  • 偽造驗證機制要求輸入 OTP

  • 結合 LINE Pay 假付款通知

七、簡訊詐騙:偽造物流與銀行簡訊的中間人攻擊

此類簡訊會以「包裹未領」、「帳戶異常」為主題,搭配短網址連結至仿冒網站,要求使用者輸入帳號、密碼、身分證號。多數使用釣魚頁結合 DNS Spoofing 或 SSL Strip 技術。

進階做法:

  • 使用手機木馬獲取簡訊內容(含 OTP 驗證)

  • 結合 Android Accessibility 權限進行自動點擊

  • 偽造合法網址(如 G0ogle.comchinapost.tw

八、遊戲點數詐騙:針對青少年族群的話術陷阱

詐騙者會自稱是線上遊戲客服、特約代購,表示可提供折扣點數卡或遊戲帳號轉讓,要求先支付款項但不提供對應兌換資訊。或誘導未成年者協助代購遊戲點數,再轉手套現。

常見操作:

  • 透過 Discord、Steam 群組釣魚

  • 假裝是「代購平台」誘導發送卡號

  • 使用簡單社交技巧操控青少年信任

九、加密貨幣詐騙:假平台與 NFT 騙局新變種

隨著虛擬資產普及,詐騙者建立虛假加密貨幣投資平台、NFT 拍賣網站、或自稱「空投活動」邀請者,誘導用戶連接錢包並簽署惡意合約,導致資產瞬間被轉出。

關鍵漏洞:

  • 使用合約釣魚技巧欺騙用戶簽署轉帳授權

  • 偽裝 DEX 平台,動態顯示帳戶「增值」

  • 散布在 Twitter、Discord、Telegram 上的假資訊

十、AI 合成詐騙:冒充親友聲音或影片的技術濫用

新型詐騙利用語音合成與影像深偽(deepfake)技術,模仿受害者親人聲音,撥打電話要求緊急轉帳或發送影片要求支援金援。亦有攻擊者冒充公司主管錄製命令影片要求員工處理帳務。

技術細節:

  • 利用公開影音資料建立聲紋模型

  • 自動生成對話內容與視訊對嘴影片

  • 使用 WhatsApp、LINE 傳送影片進行詐騙

詐騙不再只是話術與劇本,而是結合了技術、心理與社會工程的複合型犯罪。對抗詐騙的第一步是理解其手法與結構。唯有透過全面資訊揭露、數位素養提升與跨部門合作,才能有效防止被害事件不斷重演。

#詐騙手法#台灣資訊安全#社交工程#釣魚攻擊#假投資詐騙#網路防詐教育#資訊素養#社會工程分析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