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一定要每次見到大人,都需要打招呼叫人!
常常發現身邊的長輩,總是用稍微嚴厲的口吻,語帶威脅或是故意考試般地詢問孩子我是誰? 孩子為了應付大人,說出來的話都不太情願(或是刻意煽情),即使他認識你也不太願意和大人”真心地”打招呼。這種現象並不是身為父母樂見的,孩子不打招呼,並不代表他不禮貌,大人也不需要總是透過孩子的認人打招呼來滿足”自己被孩子記得”或是當作”我的孩子有禮貌”的爽感證明。有人常說無條件愛孩子的是父母,但無條件愛父母的其實是孩子,大人世界常常被世俗化的名聲/金錢/慾望/權力/地位給蒙蔽了清澈的雙眼甚至於心靈,孩子的一舉一動被大人拿來打分數,當作優良基因或是良好教養的面子證明…一個行為不良就被品頭論足(鄰居孩子、同學、自己的孩子),孩子成長過程並不缺乏被評論或被比較,然而孩子只是單純的希望分享愛、快樂、喜悅的幸福時刻,成長過程自然而然就會學習與人有互動,孩子需要適應環境也需要適應各式各樣的人,當孩子沒有馬上打招呼,真的不要緊張,給孩子慢慢學習成長的空間,他自然會分辨出發自內心的禮貌,而不是為了應付大人的客套寒暄。我希望給所有大人一句話:面子真的沒有那麼重要,你只要知道孩子在充滿愛、健康、快樂的成長就夠了。往往對孩子最嚴厲的不是這個社會,而是對孩子充滿期許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