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ynthiaaa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規則與不規則|#4

Synthiaaa
·
·
這週也還在隨機性中思考。但在思考規則與不規則的問題。

似乎常常看到有人將程式和大自然作對比,尤其在談生成式藝術的時候。有些人覺得生成式藝術的隨機性很有一種自然的生命力,帶有一種所謂的不可預測感,這讓我開始思考 —— 難道程式更常被理解為有規則的存在,而大自然則更被理解為不規則、難以預料的存在嗎?


自然與不自然

舉例而言,在講述「生成式藝術像自然一樣隨機而不可預測」或是「生成式藝術打破我對程式一板一眼的認知」時,就預設了程式是僵化、有固定模式的,反之自然是變化多端、無法掌握的,程式與自然如此就像兩極的對立面。

對於這點,有三個讓我疑惑的地方。首先,可能也基於我上上週提到的對「程式」(program)的反思:我不太了解程式到底含括的範圍到哪裡,程式能包含世界上的所有東西嗎?所以我對程式的想像包括了很龐大的可能性,幾乎等同於「自然」,這也涉及一種《駭客任務》(The Matrix)等電影般的科技想像,即世界有可能是由程式碼構成的嗎?如果有可能的話,自然的規則與不規則之處,是否都可能藉由程式碼來設計,這樣自然和程式之間想像的區隔是否縮小了,自然也很不自然、程式也很不程式

其次,這可能也涉及我對「自然」(nature)的想像,我覺得自然很規律,像日出日落、春夏秋冬,天災是否也可能只是時間跨度很大的無限輪迴,甚至我們可以用技術與數學推估自然。假設程式被定義為規則的、確定的,自然作為存在似乎也不在程式的反面。

其三,「程式」的範疇本身應當本來就包含生成式藝術,如果生成式藝術能被理解為像「自然」一般,那程式不是不應當被理解為生成式藝術的反面嗎?


規則與不規則

想到幾年前第一次聽到幽法樂團(ufa),他們會將收錄的自然聲音和電子音樂融合在一起,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很新穎的碰撞,但當時讓我不斷思考,或許科技/程式和自然之間本來就不是斷裂的,或許它們本來就是同一回事呢?

上一週思考了隨機性,隨機性帶來一種不可預測、超出可完全預期的規則的可能性,而這種可能性展開了這次對於程式與大自然、規則與不規則是否對立的討論。我在想,很多看似矛盾的事,常常都只是定義了一方而同時豎立了與之相對之物,就像東方與西方、光明與黑暗一樣。這樣的劃分就好像人類在陸地畫上邊界一樣,這些定義可能很必要、卻也固化了一些想法,好像忽略了什麼事一樣。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