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懦夫文化7.4:懦夫文化的神话与传说
一、毛延寿:编造出来的荒唐替罪羊
传说,宫廷画师毛延寿因贿赂受宠,把王昭君画得不美丽,结果昭君被冷落,最终远嫁匈奴。史家与文人一再渲染,好像“误国”之罪在画师。
可仔细一想,这故事荒唐至极:
皇帝后宫三千佳丽,若要挑选,亲自检阅一上午便足矣,还能赏心悦目;
若真让画师逐一作画,少则一年,皇帝天天看画像,如看纸片人,岂不乏味至极?
连一头公猪的智商,都不会设计出这样的程序。
所以,这哪里是“制度的合理安排”?这分明是一个懦夫皇帝的推责神话。天朝上国竟然用女人在床上安邦,觉得丢脸,就让一个画师背锅。
懦夫文化的本质,就是让弱者去替强者的耻辱买单。
二、花木兰:孝女还是替死鬼?
《木兰辞》里,花木兰替年迈的父亲从军,被后世歌颂为孝女大义。人们至今还把它当作民族骄傲。
但换个角度想:
一个国家的军役制度,连病弱老人都不放过,这本身就是对百姓的榨取;
一个家庭的男儿,宁可让女儿去冒死,也不敢抗争或承担;
最后,竟把女子征战吹成“孝顺”。
这不是孝,而是懦夫文化的遮羞布。真正的勇者,会站出来对抗不公,或亲自担当危险;懦夫才会把征战的责任推给女人,还要在事后硬说这是美德。
三、杨门女将:巾帼英雄还是懦夫龌龊?
杨家将的传说更是荒唐。战死无数,最后只剩下寡妇老妇披甲上阵,被称作“忠烈传家,巾帼不让须眉”。
但在冷兵器时代,战争靠的是血肉与武力。女人和男人的体力差距,本就是铁打的事实。所谓“女子不如男”,是常识。真正强大的国家,永远不会把女人推上战场。
然而懦夫文化却执着于吹嘘“女将”保护男人。花木兰、杨门女将成了民族骄傲,成了千年歌颂的美谈。这不是荣耀,而是人类无耻与懦夫丑态的极致演绎:男人不敢担当,把危险推给女人,再硬生生吹成美德。
四、商鞅的对照:血性男儿的制度
与这些龌龊的懦夫神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鞅的军制。
在《商君书》明文规定:军中不得携带妇女,连军队市场都不能有女人。
为什么?因为军队是杀敌之地,是男人的责任。带女人随军,只会扰乱军纪;让女人替男人出征,更是对男儿血性的侮辱。
商鞅的逻辑很简单:战争是勇者的舞台,不能让女人来为懦夫的逃避买单。
这才是真正的勇者文化:直面危险,血性担当,男人自己去打仗,不准把女人推到前面。
五、结语
毛延寿的故事,是懦夫学者为皇帝推锅;
花木兰的传说,是懦夫学者为男人寻找避风港;
杨门女将的神话,是懦夫国家的骄傲。
而所有这些懦夫文化的荒唐,最后都被歌颂成了“忠烈孝顺”。
对比商鞅的铁血军制,我们更能看清:
勇者文化:义大于利,男人自己上战场;
懦夫文化:利大于义,把女人推上战场,守护男人苟延残喘。
懦夫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的懦弱转化为女人的牺牲,再美化成民族的荣耀。
所谓“仁者无敌”“天朝上国的血性”就是一群连战场都不敢上的男人,忽悠女人牺牲的智慧!
——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