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十颗行星的能量特质
最近看了一部幻想小说,书中小主角是个能收集和运用奇迹能的罕见人才(称为奇迹锻工),故事发生地则由最早的一批奇迹锻工创建,并由后来的奇迹锻工不断维护和创新。然而一百多年前的一位奇迹锻工变节,杀戮同侪并意欲征服全民,最终被大家打败并永世放逐。从这时开始,人们对奇迹锻工畏若蛇蝎,自然而然也迁怒于他们拥有的强大能力,径直把操控奇迹能的能力定义为恶魔能力,罔顾历史上奇迹锻工做的好事以及首先对抗变节奇迹锻工并为此殒命的也是奇迹锻工这一事实。于是,小主角作为一百多年来惟一彰显于世的新生代奇迹锻工,不由分说就遭到大众的厌恶和排斥。大多数人并不管她本人品性如何,只是听说她拥有操控奇迹能的能力就认定她是个灾星。好在不管芸芸众生多么容易形成偏见和沉溺于偏见,总是会有少数人懂得全面看待事物,懂得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滥用就将一种能量定义为“恶”,懂得这种神奇又灿烂的能量正是他们辉煌历史的一部分。因此有一小群人几十年来秘密且努力地研究和学习奇迹能,也有人支持、庇护和栽培小主角。这种类型的叙事情节在小说中很常见,正表明把一种力量的负面表现等同于这种力量的本质,此种意识广泛根植于人群之中,人们对行星力量的态度也常常如此(此处的“行星”指星体,不限于天文学分类意义上的行星,在占星学语境下,没人会误会“行星”的意思)。
在大众认识中,七颗行星(先不论外行星)分善恶或灾祥,火星是当仁不让的灾星,土星也是坏行星,水星和日、月算中性,金、木则是好行星。这是古典占星学给人的惯常印象,与托勒密《占星四书》的影响密不可分。托勒密直言火、土一贯为凶星,金、木一贯为吉星,全书对火星和土星的“不祥”大施笔墨,除了造成不良性格,它们在很多位置都会带来非正常死亡,它们无论是空相还是与其他任何行星有关联都意味着某种疾病。外行星被发现后,天王星也常常承担灾异名声,它带来的“意外”多数是负面意外。比托勒密晚一个世纪的摩尼教创始人摩尼干脆认为黄道十二星座和日、月之外的五星都是黑暗掌权者,五行星加两个月亮交点合称黑暗七星,它们是上界与下界每种生物的各种不幸的造作者。(摩尼的零星占星学思想可以参见《摩尼占星学与西方占星学的星座属性及医疗信息比较》)
然而这一切定性,无论是故事中对奇迹锻工能力的定性,还是历史上和现实中对行星力量的定性,都是人类倾向于给自己的偏见和情绪找一个替罪羊的天生癖性所致,也可以说是无意识的投射,人们在或无知或愤怒或畏惧的情形下将自己这些情绪投射到一种单纯的“力量”身上。明智的做法当然是将“力量”和对力量的运用方式区分开。行星的能量不分好坏或者说可好可坏,接收者和应用者的做法才分好坏,一个人如何面对和应用一种行星力量取决于自己的心和意识层次,同理,大众意识水平不及格的时代,外行星的力量难以正向显现。正确理解行星能量的性质显然是让人从个体无意识走向有意识的基础,而对行星力量的认识广度和深度又受制于一个时代的集体意识水平和一个人的意识水平,行星的力量或行星能量的表现与意识水平也具有往复互动的关系。
太阳是生命、活力和意志力,是创造性原则,代表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亦即此人想要变成的状态、人生目标和必须面对的挑战,因此“灵魂”是其恰当的关键词。宇宙中的太阳是生命之源,相应的,本命盘里的太阳主宰全身力量,并照亮和激活与它有相位的行星。
月亮是宇宙母亲的象征且月相多变,因此在个体层面象征人类心理的阴性一半——感觉性、感官性、母性、无意识或心理阴暗面,在此意义上可以用“心思和情绪”作为它的关键词。将此引申到日常层次,则象征童年、成长环境及与此相关的诸多东西,既有物质性的,也有情绪性的,比如家-传承-源头、食物、安全感、滋养-被滋养、滋养者和照料者,还有个体的本能习性模式和天然的无意识表达模式。
水星象征有形的思维,根本特质是智力和连结,可用“智力”作为其关键词。它在本命盘中代表与环境互动的交流工具,描述我们的思想内容、谈话内容、沟通和谈话的方式、心智及其作用力,它的连结性还可从思想层面引申到物质次元,于是包括了手足、学校和旅行。水星的一切是纯理性的,纯手段的,纯事实的,不关心意义和价值。
金星与水星截然不同的一点是,它强调价值。它的合作、给予、分享、妥协、欣赏都包含对特定价值观、秩序感、美感的认可或否定。金星与月亮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有浓浓的“感觉”,我如何才觉得快乐,我喜欢做什么,我觉得什么是美,我愿不愿意给予和接受,我想不想与另一个人接近,我爱和平与和谐,还是爱自己的品味和欲望而不惜以战争方式实现,这些都包含感觉和感受,但不同于月亮的情绪,金星的这些感觉通常体现在与他人或他者的关系中,也属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并非本能反应。金星关系到一个人是否有能力获得传统意义上的幸福快乐,是否有能力与自身和与环境和谐相处,因此可以总结为“爱恋与感受”。
火星描述一个人生理与心理的耐力、勇气、持久力,关切以何种方式或在哪个生命领域确立自己,可以总结为“能量和肉体存在”,可谓太阳原则个体化的、有形的表达。由此引申出来的内容包括应变能力和勇气、热情、驱动力和战斗力、竞争、向外获取、自我确立。火星与水星都与一种纯粹的力量关联,水星是智力和理性之力,火星是身心之力,它们本身只意味着力量,但对它们的运用可以是破坏性的,也可以是建设性的。自来人们多关注不善用火星力量带来的破坏性后果,但是在当今这个独尊智力与智识的时代,实在应该多关注一下滥用或消极应用水星之力(包括高阶水星天王星之力)的恶果。
木星是一颗精神行星,代表生命的意义,关切同未来及远方有关的世界,可以概括为“总体性格和信念”。木星也有指向思维的一面,主管直觉力和创造性想象力,与水星的理性和智力思维相比显得非现实主义,此中的精神导向与水星大异其趣。木星也是价值导向的,但它与金星的价值追求不在一个层界,比如两者对金钱和财富都有追求,但追求的动机不同,金星是出于达成美、爱、和谐、舒适这类目标,木星则是出于展现或证明智慧、信念和意义等等。木星这颗行星硕大的体积和它指向未来与远方的象征意义引申出的特性是扩张、膨胀、夸大、乐观,这类态度适用于同它相关的一切事物,因此也为本命盘增强信心和热情。
土星的法则是收缩、控制、压抑、下定义及局限,这是非常易于让人产生负面判断的法则,比如人们通常由此引申出土星只考虑现实性,土星最能代表“恐惧”并由此带来各种困难,代表我们最不舒服、最恐惧、最尴尬和最脆弱的面向及领域,土星描述与老化有关的议题。这些方面都是真的,但并非土星法则的全部效果,毋宁说是土星法则在被局限的意识层面的作用效果。其实,土星处于内外行星交接处的天文学意义和其象征意义都指明土星是分水岭的居住者,与土星有关的挫折经验在实践意义和心理学意义上都有教育功能,只有通过土星的定义和限制,我们才可以实现自我理解并达致最终的自由,因此以“智慧的成熟”作为土星的关键词的确意味深长。
把各个内行星的特质拼合到一起,就能看到一个结构完整的人,究其实,每个人都是由行星力量所塑造。三颗外行星通常被称为社会行星,它们代表集体性格或集体意识,也与集体无意识关联。通常认为,外行星代表一代人的趋势。关于它们与个人性格特质的直接关联似乎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是它们与内行星的相位和它们具体着落的宫位会带来个性化影响,另一种说法是外行星只在同日、月有相位或在一、四、七、十宫有合相时才参与塑造个人性格。但无论外行星与个人性格有多大关联度,它们都推动个体发展,它们让个体与非个人化的、属于更大的群体心理整体的东西产生联系,也可以说它们是让人发展灵魂意识而非个性意识的推动力,因外行星而产生的个人体验倾向于具有更广阔的意义,具有更原型的品质,旨在扩展个人对于整体的意识水平,而非作用于较特定的个人领域。土星象征个人自我最远的边界,并捍卫这个边界,外行星为了让个体有可能瞥见更大的单位,就先要动摇个人自我的根基,在此意义上外行星是“破坏者”。但是死守既定个性边界本就是错误的,对于不能在意识层面跨越土星边界的人,外行星只能暗中起作用,因此看上去常带来悲剧和破坏。假如我们明白对身体、感觉和智力的负面影响可以对整体心理有高度建设性,我们就开始真正把握外行星的含义。三颗外行星被有意识地发现,正意味着它们同有意识的集体参与而非盲目的大众回应关系更大。
天王星的发现伴随着电力时代和工业时代的降临,在占星学上给天王星分配了发明、天才、原创性、个人性和追求自由的冲动,首要特征是突然性和直觉知识灵光乍现,也关切真相是什么。它被视为高阶的水星能量,因为它带来的冲动不顾伦理或情绪,只管科技的进步。天王星在集体意识层面和新观念的诞生有关,具有反体制和对抗保守作风的特征。
天王星联系到集体理念,海王星则联系到集体情感;天王星与集体的统一体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力量形成,海王星统一体则是情感认同或同情心的产物。海王星象征心理中那种让个体欲望淹没在更大的整体欲望中的冲动,象征大众情感反应。要实现大众的需求就常常令海王星成为基本个人情感的敌人,就此而言,海王星也是个破坏者。于是海王星既联系到高级理想主义、梦想、幻想、信念、希望,也联系到欺骗、牺牲、逃避、迷失、暧昧不明。
冥王星在生活层面的相关事项是死亡、转化、再生、禁忌、生存驱力、执迷倾向、冲动、危机、强暴、偏执狂、隐形和地下的力量,看起来不大乐观。总体而言,需要先理解死亡和重生对心理全面成长的意义才能理解冥王星。冥王星代表超越性和一种宇宙性的品质,描述生命最伟大的转化,此种转化中包含的成长进程是从深处到高处的急剧变化,是把一些不恰当的价值观、态度或观念扫荡掉从而由某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冥王星的能量绝非中立或被动的,可以把它比作在善恶之间拖拽,它可以为了最崇高的事业燃烧,也可以无情扫荡路上一切障碍,学会释放并控制冥王星力量的关键就是有意识地用正确的动机。
行星能量只有落实到宫位中才能具体化,亦即在一个具体行动领域中才能让行星表现出有针对性的力量。与此同时,行星能量会受到关联行星的支持或阻挠,也会受到所在星座的渲染,亦即行星间的相位以及行星特质与所在星座特质具有的关系会影响行星力量的发挥程度和作用方向。由此可见,理解行星能量的作用方式就意味着要理解行星落星座、行星入宫和行星相位的知识,其实就意味着全面解析星盘,所以自古以来的占星学都把行星作用视为最关键的内容。要记忆的东西看起来漫漠无边。不过与学习星座和宫位的组合关系类似,可以先着力于掌握前文所述行星能量的基本特质,再进行组合联想。此外,了解各行星所关联的神话人物的特征,有助于体会行星的能量特质。至于外行星,人类认识它们的历史还很短暂,对它们的力量尚在揣摩和体味中,结合当今时代和历史时代的种种社会表现来体会外行星的力量,不失为有效之途。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