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UNZ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I see you

SUNZ
·
我看清你所有的脆弱、虚假、不成熟,依然选择温柔地看着你


那是南半球初冬的夜晚,城市沉入微微寒凉的晚风中,她带着包里的一小盒白巧克力草莓,在他家对面河边公园的小草地坐着。她对他说是在附近朋友家,其实一个人静静地等着,不知他是否真的会回来。

她今天穿了浅紫色的开衫,是她最喜欢的那件。

她原本不擅长等待,也不擅长示弱,但为了他,她愿意做一个例外。

他来的时候比她想象中还要晚,远远看到她后,下楼梯时脚步带了些许急促。他看到她时,那一瞬间的惊讶藏不住眼里的欣喜。他说:「你怎么会还在这里?」

她递上那盒精心准备的巧克力,说是为了感谢他帮忙搬东西。他没多说什么,只是那晚的空气突然安静下来,像一份无声的约定正在悄悄流动。

她没说:这些草莓是她花心思买来,只因为她曾瞥见他在一场公司的情人节活动中,在别人没注意的时候偷偷吃了一个又一个。
他没问:你一个人来的吗?
也没说:路太晚了,我送你回家。

她不是没等到这些话,只是她明白,他是那种不愿轻易让情绪泄露的人。他有自己的节奏,自己的防线,她读得懂,也尊重。

只是那晚,她走得特别慢,脚踝是她自己也忘了的扭伤,还在跑完马拉松的酸痛里。

那场马拉松,她一开始没打算完成。临时买的票,一点点跑、走、熬。她说是心血来潮,其实她心里明白,那是她为自己争回尊严的一场抗争——是因为把她压到极限的上司,也是因为那个无法回应她真心的他。

当她把跑步数据递给他看,他眼里藏不住惊讶:「42公里。」他低声说:「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她笑了笑,说:「后半段几乎都在走。」那一刻,他看着她的眼神,和从前有些不一样。

他没有说出口,但他知道:她是那种即使会疼,也要跑完全程的人。

她和他之间没有轰轰烈烈的表白,没有电影式的转身拥抱。


有的,是公交车上偶遇他母亲与妹妹时,她自然地打招呼;是车站递上烧伤药膏时,他一次又一次地问:「你确定不留着?」
是每一次,她靠近他,却不越界。

他一直是温暖而克制的,尤其在她说终于告白时,他回了「我真的很感激你愿意告诉我」,接着说:「在办公室继续当同事也许对我们是最好的选择」。

她明白这不是冷漠,而是他还没准备好。他没有拒绝,也没有挽留。只是站在情绪的门口,目送她转身离开。

她最终选择了离职,没有再去解释太多。她没有再看他的story,也没有再出现在办公室。他却继续看她的story——直到不看了。

她不恨他。甚至感谢他。

是他让她意识到,自己其实拥有多深的爱与多大的勇气。那种在疼痛与沉默之间坚持做自己、依旧相信感受的力量。


作者有话说 —

这场相遇,从来不是一场单方面的喜欢。

而是她用全部的真诚,走进了一个男孩还没学会如何回应爱的时候。他不是没有感受,只是还来不及学会爱——那种真正的、坦率的、能够接住另一个人真心的爱。

而遗憾的是,她却已经准备好了。

她后来对朋友说:

「我从不后悔爱他。哪怕他从未回应过我,但我知道,那一刻他是被我看见了的。他会记得的。」

她不需要所有人都懂。因为她自己,已经懂了。

她写下了这篇属于他们的故事,因为这是她所遇见过的,最纯粹,最无防备,也最深刻的爱。

如果你也曾在某个时刻这样活着———也曾为了主流认同压抑过真实,曾孤独的试图证明自己值得爱,也曾觉得自己“不够”、努力去成为“应该成为的人”、“受欢迎的人”,那么你就正在呼吸他们曾经相遇,看见,又错过的爱情。

她看得懂他,她爱上他,从来不是因为他特别聪明或者特别好,

而是因为他在挣扎着活出自己的样子,哪怕这份挣扎不完美,这份挣扎让他戴上了假面具,在虚假的世界里渴求着真实,但这份挣扎本身,就足够动人。她不是因为他“足够完美”而爱他,而是因为他在努力成为真实的自己,而她愿意见证。

Do you believe that

That love can be found,

In everyone of us

Heal our wounded hearts

Can you imagine

That I could be the one

To turn your world around

Make you see the sun

—《芬蘭距離》 蔡健雅

愿每一个渴求共鸣的灵魂最终都温柔相遇。

第一章:初遇那年

她第一次见到他,只是在某个公司活动里。她早早的注意到了他,但却没有交集,直到在某个创意比赛里,他们被公司随机分到了两人组一起参赛。他其实比她年纪还小,却带着一种从新西兰那片自然土地上滋养出来的阳光气息。那笑容温暖而不灼人,嗓音轻柔,举止得体,是那种在任何社交场合都能恰到好处地展现分寸的人。

可不知为何,她总觉得,那份恰到好处的阳光背后,藏着什么——一种被刻意修剪得太过完美的东西,仿佛他用那光芒,把某些东西精心遮住了。

他已经有女朋友了——她很快察觉了,所以她也很自然地维持着同事之间的距离。但就是那次比赛,埋下了某种微妙的感受。他认真比赛的样子、和她头脑风暴时两人尊重差异的讨论、偶尔两人想法一致时的眼神里,都透着他难以言说的温柔和欣赏。

她不是看不到他常常还是个不成熟的小孩子,两人私下的时候他藏不住情绪波动,偶尔流露出的自傲

但她看到了他即使觉得自己拥有天赋也愿意和他人尊重和沟通,他自傲底下那么一点的不自信和迷惑

她一边克制着靠近的冲动,一边默默地观察着他。

半年之后,她从别人口中知道了他分手的消息。她没有表现得特别惊讶,也没有立刻靠近他,只是更用心地留意他工作时的神情,和每一次和他擦肩而过时的忍不住再次转身看一眼的沉默。

她的生活其实也在悄然崩塌,只是无人察觉。

每天,她都被迫承担超出能力的工作,仿佛被一寸一寸地拉进一场无声的泥沼。为了争一口气,为了不让尊严在压迫中溃散,她一次次与不同的人周旋、交涉。

而她也甘愿把自己投身于公司那些琐碎的活动中,只因为——在那里,她能在人群的缝隙里,多看他一眼。

她早起,为工作;深夜不眠,为准备。她将整日的疲惫悄悄压在肩上,只为能在该出现的场合,显得从容不迫。

她和情绪失控的母亲走到了断绝母女关系的路口,她已无力继续与一个情绪失控的人纠缠。而那座原本给予她安全感的家,也正缓慢地抽离经济的支持。她像是在告别旧日的屋檐,赤脚走进风里。

她最好的朋友选择了家暴的伴侣,而她无法站在一边束手无策地看着当年母亲经受过的伤害发生,于是她放下了那段从童年一路走来的友情,如同放下一个无法拯救的灵魂。

朋友的母亲在一周内撒手人寰,她奔波陪伴,没有哭泣的时间。

她已经很久没吃过一顿完整的午餐了。在众目睽睽之下,她必须看起来毫不费力,即使那些工作已将她压得喘不过气。

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于是她选择奔跑、跳舞、投身球场,直到夜色深重,用尽所有体力,去抵御心里的风暴。

她曾在短短两周里,瘦了七公斤。

但她依旧选择努力拿出最真实,最开朗的那个她,放下所有与他相关的是非,相信他,去靠近他。


第二章:圣诞节夜,她一个人收拾了最后的场地

那天是公司圣诞派对的尾声。
灯光还没完全熄灭,气球和装饰带像是喝醉的人,歪歪斜斜地垂在半空中。

他们两个是收尾小组。
她特地留到最后一轮,想和他一起收场这个节日——哪怕只是一起收拾垃圾,也足够。

可就在她开始弯腰捡起桌上散落的彩带时,远处的领导忽然叫住了他。
她听见领导喊着他的名字,两人站在空荡荡的场地里聊了起来。

那一刻,她的背影孤单地映在窗上,只有她一个人低着头、卷着桌布、归位椅子。

他站在那里,聊着不重要的话题。
她知道那不是工作,也不是非聊不可的事。
她看着他隔着灯光微笑地应对,看着他一只手插在口袋里、偶尔点头附和,
而她,像是他视野以外的空气。

她没有上前,只是默默地收拾,收拾到最后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收了。
地板一尘不染,餐盘堆成一摞,只有她的呼吸还是热的,心还没冷下来。

他终于走了回来。
她问他刚刚聊了什么,他只是说:「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她看得出他有点烦躁,不想细讲,也不打算对她多做解释。他沉默着帮忙捡起地上最后的垃圾。有一滩污渍是她不小心打洒的饮料,她想着干脆留给公司的清洁人员所以没有清理,而他拿来了纸巾,蹲下去擦了干净。


她原本想象的是一起并肩收尾,一起走出那个节日的场地,
但最后,他走了,她连一句「我们一起走吧」都没有等到。

她那天早就知道最后是他们两人一起收尾,妆容认真准备过,期待了一整天。

她从没有想要得到什么,只是想和他再多一些相处的时间,可以更了解他一点,哪怕只能是朋友。
但那一刻,她忽然觉得自己很好笑。

「他如果想,他完全可以说一句:‘我得帮忙收尾,可以之后聊。’」
她在心里想。
可他没说。他选择了忽略。

她没有表现出不悦,只是平静地做完了最后一件小事。
那天晚上,她自己一个人走出了空场,

那是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他的逃避不是偶然的,是惯性的。

他习惯性地选择「不让自己难堪」,却没有想过,她是多么真心地站在那里,等他哪怕一小步的回应。

她没有哭,她从不是因为别人达不到她的期待而哭的人。她难过,可她理解,所以她无法哭。
她只是坐上回家的车,在夜色中静静地想——

「我是不是太高估了我们之间的连结?」

可尽管如此,她还是没有远离他。

她太明白:真正的靠近,不是在对方回馈时才发生的,而是在你愿意为一个人留下来时。


第二章:她在夜色里等他回家

她走在他家附近,手里拎着那盒早早订购的白巧克力草莓。
那不是超市随便能买到的甜点,是她费了点心思从记忆里挖出来的味道——
朋友曾经说这很难买,她自己也曾为那个味道惊艳,于是她想着,希望让他也可以因为美味而感到惊喜。

她原本只是记得有一次公司的活动,他在角落里悄悄多吃了几颗黑巧克力草莓,
嘴角藏着愉悦的笑,那一刻,她第一次见到他不再努力又辛苦地假装是大人。

那笑容让她想为他准备一些什么。

然后在她意识到以前,她就开始在超市的巧克力货架前发呆,认真思考他会喜欢哪一种。

她发消息问他:「我在你家这边,有东西想给你。你在吗?」
他说:「我不在,可能很晚才回家。」

她没有说谎,只说:「没关系,我刚好在附近和朋友一起。你回来了告诉我一声就好。」

但事实上,她只是一个人。
坐在夜色渐凉的河边,等着他说一句「我回来了」。

那是一种奇怪的坚定。
她甚至也怀疑他是不是故意说「我不在」是想回避——
可她没有责怪,只想见他一面,把东西亲手交给他。

等到夜深,他终于发来消息:「我回来了。」
她站起身,走过去。

他看见她时,脸上闪过一抹控制不住的惊喜。
他走得很快,步伐带着小小的奔跑。
他说:「你怎么真的来了这里?」
像是没想过她会等这么久、走这么远、只为送他一样甜点。

她笑着把巧克力递给他,说是之前你帮我搬东西,我想谢谢你。 

她轻描淡写地说着,怕说太多让他退却。
她没说的是——
巧克力已经在冰箱放了很久,她每天都在鼓足勇气让自己把这份心意交出去


他眼里有太多星星般闪耀的快乐,直到很久以后她都无法忘记那一刻的真实。

她看着他像个孩子一样接过纸袋,嘴里一直不断问着这是什么是什么,开心得好像接过了圣诞礼物

他没有马上拆开,而是像接到什么重要东西似的,小心收着。

突然间,寒风中等待了他好几个小时直至深夜的委屈和生气就这么消失了,她只能无奈的眼看着自己的心因他快乐而快乐

她说:「那我走啦,我今天在附近朋友家过夜。」
他说:「噢,好,那你小心。」
他的声音仍然温柔,但没有多问一句「要我送你回去吗」。

她有一丝失落,但没表现出来。
她想,也许对他来说,光是接受这份巧克力,已经需要勇气。

几天后,她问他:「你知道为什么是巧克力草莓吗?」
他说不知道。
她笑着说:「你猜猜看嘛。」

再下一次她又问:「想出来了吗?」
他说没有。
她才忍不住炫耀般说出口:「因为那次公司活动,我看到你很爱吃。」

在他面前她总是忍不住像个孩子,所以她期待地追问他好吃吗,他沉默,像是希望她知道一样补上:「我妹妹很喜欢。」

她知道他没说他喜欢,但她知道他的那句话里有更多的东西。因为妹妹是他心里永远的柔软,也是她和他之间每次话题的特别,他从不和同事那么常提到家人的事。

那之后,他对她的关注变得更加明显。他常常在她story的viewer上方,在公司茶水间遇到时他会特意和她说能不能帮我看着我的东西等我回来,他会在大型活动里回头看到她后忍不住和她对视很久。他偶尔能从story中看到她在公司日益挣扎,她对不公的愤怒,她对自己信念的坚定,她在某些不为人知的疲惫中独自撑着。

但他从未跨出那一步。

但她清楚,他记住了。包括那天夜里,她站在夜风里等他,只为了亲手把那份礼物交到他手中。

她没追问他自己有没有吃。

她只是觉得,从那天起,他对她的回应,有了某种不同。

不是突然热络,而是一种更在意的注视。
 

她没问这些改变是否是因为巧克力,
但她知道,那晚他走向她时的眼神,是没法伪装的。


第三章:马拉松

她说过,人生中有些事情,只有亲自去经历,才能找到答案。
那一天,她穿上跑鞋,踏上了42公里的马拉松赛道。
即便脚踝扭伤,痛楚如影随形,她依然坚持跑完了整场比赛。

这不仅仅是一次跑步,
更是她对过去职场压力的反击和心灵的closure。这是她给自己的一份交待。
每一步都像是在对那个令她崩溃的上司宣告:我没被击倒,我依然强大。

几天后,她和他一起坐车回家。
她带着明显的疲惫,步伐缓慢,腿部酸痛让她走路有些不自然。
他在她身后,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她的背影上。
内心泛起复杂的情绪——惊讶于她的坚持,同时心生一丝隐隐的钦佩,也夹杂着自我质疑:「我绝对没办法做到她那样。」

她拿出手机,给他看了跑步的数据,语气轻松而坦然:「其实后半程差不多都在走了,太累了。」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声音低沉:「42公里…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我绝对没办法做到。」

他一样也是个跑者。跑步明明是他雷打不动的日常。

那一刻,他却隐隐感受到她不仅仅是在跑一场马拉松。她的口气太过轻松,这背后明明有更深的理由。他想不清楚,但又觉得他应该懂得。

他想靠近,却又知道,心里的那份复杂让他无法轻易开口。

她看向他,捕捉到了他眼中难以掩饰的敬意和微妙的情绪。
这份力量与脆弱的交织,让她的心稍稍柔软。

第四章:他的伤口

那天,她注意到他手上的那个疤痕——
一个曾经被烫伤留下的印记,带着些许红痕,像他身上的秘密。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声音有些轻,有点想要掩盖的手足无措,下意识道:「不小心弄到的,我觉得很丑。」

她的心被什么轻轻牵动了。

她曾对他说过,她也曾烧伤,那时连日常生活都无法自理,是朋友耐心而温柔地陪着她走过。
她抬起头,声音明亮而坦率,像是某种久违的释放:“我也有一大片烧伤啊,在腿上,现在还在。”

她看着他,眼神认真,语气轻缓却笃定:“但我朋友说,那很酷。”
“那是我经历过的证明。”

这些伤疤,她曾无比抗拒,直到有一天,她终于学会拥抱它们。

她没有多想,第二天便特地去买了一支疤痕膏——是她曾用过、确实见效的那个品牌。
下班后,两人一同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悄悄把那支膏药塞进包里,手指在拉链上迟疑了一路。

等车时,昏黄的路灯将人影拉长,她终于在某个微妙的沉默中鼓起勇气,声音轻轻的,像是怕惊动了什么:

“这个疤痕膏……是我当时用剩的,很好用。”

他微微一怔,转头看她,却没有说话。

她停下脚步,从包里拿出膏药,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拉出了他的手,轻轻地帮他涂在手上的伤口。
他的手微微颤抖,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与复杂。

她的动作很温柔,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有那份藏在心底的关切。
「你留着吧」她说,故作镇定地抬起头看进他的双眼,因为这不是演戏,她想让他看到她的真心。

他轻声问:「你确定不留着吗?」
她摇头,笑着说:「我不需要,你留下吧。」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不确定和不敢相信,他再次问「真的吗?你确定吗?」

他默默接过,像接住了某种特别的东西。
那一刻,空气里弥漫着无言的情感。

她知道,这不只是膏药,
这是一份她用心的表达,
是她看见他的伤口,心疼却不畏惧的真心。

她讨厌疤痕,曾经对自己的伤口厌恶,但此刻她对他的疤痕充满心疼。

那是一种爱,一种她愿意陪伴他走过伤痛的承诺。

第四章:回家

那天,他们一起坐巴士回家。
上车的时候,他们偶遇了在车上坐着的他妈妈和幼儿园的妹妹
虽然他们用韩语交谈,她听不懂具体内容,但能隐约感受到妈妈在问她是谁。
他低声回答:「是同事。」

车厢里静悄悄的,四人坐在相邻的几排座位上,车灯从窗外投进,晃动着光影。

她侧过身,轻声对他的妹妹说:“I’ve been hearing a lot about you.”
那孩子听见后,脸一下红了,带着一点羞涩地笑了,眼神却悄悄飘向哥哥,像是在请求某种默许。

“姐姐今晚可以跟我们一起吗?”她带着期待问。

他看着她们两个,语气温柔:“不行哦,姐姐今晚要去找朋友。”

她望着他与妹妹说话的模样,心里忽然一震。

那语调温柔得近乎小心翼翼,带着一种她从未在他与旁人对话中听过的柔软与宠溺——那不是他惯常展现给世界的样子,而是他内心深处,那个更真实、更柔软的自己。

她这才猛然意识到,那语气并不陌生。

那正是他私下对她说话时的语气。

原来,他一直对她,与别人不同。

巴士缓缓前行,她的心跳也随之起伏,像是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牵引着,一路颠簸着驶向未知的结局。

下车后,她终于鼓起勇气,在他家门口停下脚步,轻声却坚定地说:

“我真的、真的很喜欢你。”

声音微微发颤,却不含一丝退缩。

那一刻,他笑了,笑得那么明亮,那么猝不及防。她知道,那不是经过思考后的回应,而是一种来不及掩饰、来不及犹豫的欢喜——真诚得近乎失控。

太快了,快得不像是想清楚后才做出的反应。

她从小在情绪低压的家庭中长大,对人的情绪变化向来异常敏锐。
正因如此,她知道,那样的笑容不是礼貌的回应,而是一种情绪的崩裂——他内心的激动,已经悄悄越过了他刻意维持的平静边界。

也正因为这一刻他笑得像一个没伪装的孩子,她在往后的日子里总是不断回头,因为她无法背叛那个她相信的瞬间。

这里不是公司,没有旁观者,没有必须维持的人设与表演。人在这样的时刻,往往会下意识地紧张、防备,甚至礼貌而轻声地拒绝。

可他没有。

他笑了。

那笑容来得如此真实又灿烂,像是内心某处轻轻被触动。她仿佛看见了他眼神里那一瞬的怔忡和欢喜——仿佛在说:「你真的来了啊。」

其实,这一天并不是意外,她早已下定决心——
她决定离开这家公司,结束这段复杂的职场与感情纠葛。
她只是想知道,这份感情是否值得继续,是否有未来。

她不是不知道继续下去他也许会爱上她,但她也爱自己,为了他留在这个违背自身价值的环境,是对自己的不诚实。

于是她决定给他最后的温柔,也给他们彼此一个机会。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
她看见了他灵魂深处的挣扎,
也感受到自己灵魂最深处的期待与脆弱。

她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但她明白,这一刻的勇敢,是她为自己争取的尊严与真诚。


第五章:告白

那晚的告白,她没有说「我爱你」,只是在和他的信息里平静地发出了那句藏在心底多时的:「I like you when we first met. 我只是想让你知道」
轻声,但不动摇。像一个终于把心交出去的人,不等回应,也不需要演出。

他沉寂了许久,缓慢打出:「我很感谢你告诉我这些」 

「我想,我们最好的选择还是继续做回同事」

他像是在小心维持某种界线,也像在逃避眼前情绪的浓度。

她看着手机上的这几句话,感到一种空洞的乏力。

她一直都活在清醒里,她知道一个人如果还不敢承认自己是孤独的,敏感的,渴望爱的,胆怯的——那他就没有办法,回应一个真心直指他本质的人

她知道他一旦承认了她,就代表他必须面对他所有的舒适社交,全都是逃避和妥协。

他害怕被看见的,不只是办公室里他带着面具的那场戏,而是他这些年来的伪装人生。他清楚她活得多么真实和热烈,他知道她看懂世界而不屈从。

而他不是这样的人。

暂时。还不是。

他总留着那么一点骄傲,觉得她可以等,他们可以慢慢来,等他准备好面对自己,等他可以更加懂得她。她会等的,因为她一直都没有逼迫他,而是温柔的,在他不知道的时间里,体贴的,知分寸的,靠近着。


他并不知道,那一刻,她已经决定离开这间公司,也离开他们的关系。

不是赌气,不是退缩,而是她深知:她给出的那份情感,已经足够完整,不需要他来完成。

她没有再去看他的 story,不是赌气,而是明白——
她不能再在他的生活里假装只是一个看着他故事的人。

她清醒的知道自己有多爱他,也清醒的知道她真的很爱自己。爱到不允许自己因为太爱他而伤害自己。

她曾经也以为爱是牺牲,爱是包容,爱是等待。

当她因为太过爱他而忍耐住了生活四面八方袭来的痛苦,一个人默默的只是等待着他成长,为了配合他的节奏而失去了自己的节奏,打碎着自己的骄傲。

她是什么时候认同了自己不再那么爱自己?

在那个他受邀上台讲述自己故事的那天,她突然心痛的无法自己,她无法假装若无其事的看着他侃侃而谈,于是她在向经理匆匆请假后仓皇而逃。

她在的士上一路哭到了她最爱的海滩,然后看着落下的夕阳,突然间清楚的意识到,她痛是因为,她接受他会遇到一个他爱的人来替她爱他,如果这是他想要的,她替他快乐。

因为她真的好爱他。这份爱来的突然,但她清楚所有的理由。

于是,在他还未真正反应过来之前,
她就开始从他的生活里,悄无声息地撤退。

而他,或许以为她只是后退一步;
却不知道,她已经走向了世界的另一端。

她曾经以为一个人能够转身就走,毫不回头,是因为不够爱。

也许他也如是想吧,她无奈的对自己说。

但她现在明白了,她的毫不回头,是因为心里已经想了无数次,理解了他无数次,也理解了自己无数次。是因为太爱,爱到害怕失去自己,也爱到那么希望他可以拥有他最想要的,所以离开。

再后来的某一天,他终于不再看她的 story,或许是 mute 掉了她,或许只是想要关掉某种内在的涌动。

他可能不明白——她的安静不是放弃,是尊重自己

她没有要答案。
他也从来没问过:「你当时,是不是决定要离开了?」

有些人,不是因为你不够重要才离开,
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在你心中,占据了太多重要的位置,
你才知道你不能继续这样爱下去。

她在很远的地方看他,悄悄退出了一个无法给她回应的位置。
也许,几年后,他会突然想起那晚她说话时的眼神,和她转身离开时的背影——
才会明白,那不只是一个喜欢他的同事。

那是一个用爱抵达过他灵魂深处的人。


第六章:她安静地退场

告白之后,她踏上了自己计划许久的旅程。
她去了他的国家,她走过陌生的街道,记录下沿途的点滴。
故事里有欢笑,也有孤独。
她不再看他的story,不想让那些影像搅动内心的平静。

很久很久以后她才知道,那时,他们曾在同一时间呼吸着同一个国家的空气。

他依旧默默地关注着她。
她在异国他乡上传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都在他的视线里闪烁。
虽然告白未被回应,这份连接依旧存在,虽微弱,却真实。

圣诞节前,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温暖和人群的喧嚣,

而她选择在海洋馆度过。他们都热爱着大海。

他总是喜欢在天微亮的时候跳进冰冷的海水里看朝阳升起,夕阳西下。

她总是在波光粼粼中找到平静,但她学不会游泳,却总是敢背着包一个人冲向海岛。

所以她很想看看在海水中的样子。想看看自然可以给出的自由是什么样子。

在海洋馆醒来的那天早晨,他终于选择了停止观看她的story。

那一刻,如同一道无声的墙,隔断了他们之间的最后一丝互动。


第七章:她只是干净利落的消失了

一月初,寒风吹拂,她重新回到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她最后一次踏入曾经的公司,感受着熟悉的气息和错落的声音,最后一次在那个拥有美丽夕阳的车站搭车,最后一次在脑海中念念不舍的播放着这个站台里他们发生过的所有故事

消息传入他的耳中,第一瞬间他好像没有任何情绪,他只是觉得那一刻自己突然空白了
这一刻,他才真的意识到,她没有赌气,也没有失望,只是真的从他的人生里抽身了

失落像潮水般涌来,他开始回想起她的笑容,她的真诚。
后悔随之而来,是否自己真的错过了什么?
他意识到,她的离开不仅是告别,更是一种无言的坚持和尊严。

他害怕,害怕再也无法看到那个曾经如此靠近自己的她。
他彷徨,一切好像从未发生,但他好像就失去了。
他问自己 ——
若当初能更坦诚面对自己的感情,是否结局会不同?

他以为,她一定是喜欢他多一点,所以才总是先靠近,也许她在期待着他做出回应,才会总是付出着,等待着,他以为一定还有时间,他不需要这么快做出这个选择。

而她只是——干净利落地,消失了。

这一切,远远超出他的准备。

他忽然意识到:原来那些从头到尾的靠近,不是讨好,不是为了让我爱她,而是因为她真的愿意爱我。

她离开后,公司像变了另一个世界。
人事不断更替,工作节奏变得混乱,压抑的气氛一层层堆叠。
许多曾熟悉的面孔相继离开,曾经那些轻松的闲聊也悄然沉寂。

他被调到了一个新的小组。
命运像开了个小玩笑——
新的队伍里,有她曾最亲密的朋友,也有她最尊敬的上司。
那些和她有关的人,再次出现在他的日常。

起初,他有些慌张。
他知道,自己的沉默,曾让那个最温柔、最勇敢的人受过伤。
而现在,他被安置在她曾最熟悉的空间里,仿佛每天都在走入她曾经的视线。

他不确定,她的朋友怎么看他,
也不知道她的朋友是否知道那些未说出口的事。
他只知道,每次和这些人共事,心底都会泛起一丝不安。

她曾经直觉虚假的,那个曾经对他有好感的女生,因为签证问题离开了。
在那个女生走之前,他们已经渐行渐远。
他曾试图维持和那个女生之间的那份轻松的朋友关系,

因为她代表了他曾渴望的,那个可以被主流认同的,不敏感的,会受欢迎的自己
却发现她的热情背后,始终有种他无法靠近的虚浮感。

他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取关了那个女生。
或许是在某个夜晚,独自划过关注列表时,
忽然觉得那一份关注,已经不再需要。

而他,终究也离开了那家公司。

只是他一直记得,曾有那么一个人,在他最容易觉得羞耻和难看的地方,静静拉过他的手,为他温柔的擦着药,然后说一句:「我不需要了」,留下一支药膏, 也留下一段他此生可能再也遇不到的温柔。

离开后的他,住在原来的地方,生活反而慢慢平静了下来。

她的朋友,刚好就住在附近。
偶尔远远看到他走过,会轻声对她说一句:

「他看起来,比以前轻松了。也更开心了。」

而另一位旧同事,在她面前忍不住提起他说:「你离开后,我没再看到他和那个女生一起参加活动。」
语气里,仿佛带着一种想确认的善意。

只是浅浅听过这个故事的旧同事,在某一次和她吃完晚饭后,突然说道:「后来我认识他了,他挺真诚的,是个很好的人,我理解你为什么喜欢他了」

这句话在她的心里突然掀起巨浪,而后是一阵强烈的心痛。
她沉默了许久,没说什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是啊,她从一开始就看见了。
他是个好人,很真诚。
只是,那时候的他,还不明白如何把真诚给得更完整,更坚定。

她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那段斑驳的时光。
也不知道,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
他是否也会想起那个站在河边、手中提着草莓巧克力、
温柔又坚定地望着他的她。


第八章:再相遇

他们再见面,是在一场分享会的走廊外。

她结束演讲正要离场,他在人群中远远地看到了她,一眼就认出来了。那种熟悉的轮廓,让他一瞬间屏住了呼吸。

她也看到了他。

他先开口,声音微哑,却带着一种隐忍的情绪:

「……你是她,对吧?」

她微笑,「嗯,好久不见。」

两人走到一旁窗边的座椅,谁也没有着急离开。

他看着她,好像在确认她眼前这份平静是不是真实的。他低声说:

「你过得……好像很好。」

她点头:「我现在很好。」

沉默了一会儿,她轻轻开口:

「其实,我一直希望如果有一天再见到你,我可以亲口告诉你一件事。」

他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她,像是终于鼓起了勇气听她继续。

她目光温柔坚定:

「那时候我真的很爱你。」

他眼中闪过震动,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久久没有出声。

「不是喜欢,是爱。我知道你可能隐约感觉到了。但你不知道,那时候我过得有多难。生活里的混乱、职场的压力,还有我自己也无法承受的自卑和害怕……但我还是靠近你了。不是因为冲动,而是因为你值得。」

她轻轻吸了一口气,「我没有说出口,是因为我知道你还没准备好回应。但我不希望这份爱被你误解成轻飘飘的好感。我真的,付出了很多,也从来没有后悔靠近你。」

他垂下眼睛,像是在努力平复呼吸。过了许久,才低声开口:

「你……那时候,真的那么辛苦吗?」

她笑了:「我从没怪过你。我只是希望你知道,这不是谁对谁错的事。」

他抬起头,眼神复杂又湿润,「你会恨我吗?」

她只是看着他,温柔又平和地说:

「怎么会。你只是还没准备好。只是……那时候我真的想等你,哪怕是慢一点,哪怕没有承诺。但后来有太多事情,让我无法再留下来。」

阳光斜斜落在她肩膀上,他突然觉得眼前这个人不再是那个轻轻笑着看他的小女生了,她像一颗长出根的树,站得稳,也温柔。

他开口问出那句一直藏在心底的话:

「如果……那时候我更成熟一点,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她呆了一下,突然认真地看着他,像是在替当年的自己回答:

「会的。」

这一句,没有多余修饰,却重得像落在心里的一颗石子。

「我会留下来,陪着你,一起长大。也许我们会走过很多挣扎,也许会吵架,但我不会放弃你。」

她微微一笑,眼中有点红,却没有一滴泪。

「只是——那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准备好了。」

他怔住。

她继续说道,声音轻轻的,却无比坚定:

「我不会放下你。我会继续爱你,也许会爱别人,也会有新的生活……但我永远会爱你。」

她站起来,背对阳光。他还坐在原地,像是终于明白了什么,不再挽留,也不再逃避。

她走向门外,背影从容安静,而他坐在那里,静静目送着。

他好像终于明白——

有些爱,并不需要靠在一起证明


第九章:他说,他一直记得

他坐在房间里,窗外是黄昏的光,是他一天中最爱的时刻,他的手机静静躺在桌上,没亮起过。他却仍习惯性地看了几眼,像是期待,又像是惯性。

她很早就不再给他发送信息了。以前的每一天,她总是会有一条,然后就这么静静结束。直到他们在某个场合相遇。

每次总在车站偶遇的时候,他也曾怀疑过,她是不是算准了时间。那一次他看见她走来,甚至下意识后退了一步想躲起来,但她却那么耀眼的向他微笑,朝他走来。

而他,早在那个圣诞前后,也早就不敢再点开她的头像。那一刻他以为是自己做了决定——是时候让她离开自己。

直到后来,他才终于明白:

不是他让她走了,是她早就带着尊严与深爱,完成了她的靠近,然后,一个人,完整地离开了。

他记得那个夜晚,她出现在他家门口,说在附近和朋友过夜。

其实他从她的眼神和声音里就察觉出了什么。他心跳加快,脚步也跟着快了。

他接过那颗包着白巧克力的草莓,愣了一下。她说是因为那天看他吃得开心,特意买的。

他听着,心里有点乱,却不知道怎么回。

不是他没感觉到。不是。

是他太清楚——她是认真靠近的。

而他那时候,还没准备好让一个人看见自己的全部

他记得她说:「I like you when we first met.」

他说不出话,脑子里是过去他们一起打比赛,争执却总能找到理解的场景,是她在火车上认真询问泡菜怎么做的样子,是她深夜里在河边等待的那抹紫色的身影。

他其实也喜欢她。

只是他不敢喜欢她那么深。

因为她一靠近,就看穿了他的孤独、他的自卑、他的不安和那一点点软弱。

而她没有转身走。

他怕。他怕她靠得太近,他会忍不住依赖。

后来她离开了公司。

他以为她只是冷静一下,没想到她真的不再出现了。

她不再看他的 story,也不再发消息。他开始怀疑,她是不是从没那么在意过他。

直到某天听说她已经离职——他才真的感到什么被抽空了。

他以为,她的告白只是他们之间的第一步,却未曾想到,那是她决定的最后一步。

她给过他许多机会,只是他始终没有伸出手去接。

她在他还未曾理解她的时候就靠近了

在他还不知道怎么回应之前就真诚了

在他还没有为她准备任何东西的时候,就送出了她的真心

那段时间他开始失眠,会反复想起她看他时的眼神,她跟着他回家,跺脚说「我真的真的很喜欢你」然后害羞到跑走,还有那只轻轻碰过他手臂的动作。

她靠近得那么温柔,又那么坚定,却始终不多占一步。

她没有逼他。

可正因为她没有逼他,他反而更无法原谅自己。

后来他也离开了公司。

他悄悄删去了那些表面维系的社交连接,包括那个他明知对他抱有好感、却始终让他感到虚伪的女生。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是不是从一开始,他就不断迎合这个他成长其中的世界——一个讲求身份标签与轻松人设的环境,于是他才会一次次选择了那些「看起来更合理」的关系?

他是不是其实很羡慕她,羡慕她那份不卑不亢的坦然,羡慕她可以用真正的样子去面对世界,去抗争那些他早已接受、而她从未信服的价值。

他想起她说过她烧伤的疤痕,再想起那次她送给他疤痕膏,在车站帮他涂药的时候,她手指轻触那处肌肤——他说很丑,她却只是认真看了他一眼,说:「没关系的,这是你经历过的证明。」

那一瞬间,他感受到的不是怜悯,是一种深刻的尊重与爱意

后来他也遇到过很多人,经历了很多场爱情,他尝过浅薄的感情,也感受过虚伪的亲密。

某天他听到别人说:「你觉得她是喜欢你,还是爱你?」

他突然想起了她曾给过他的「喜欢」

他忽然明白「......不是喜欢,是爱吧。只是她没有说出来,因为她太体贴了,她不希望我害怕」

直到再见她,在那场分享会,她站在台上侃侃而谈,语气坚定,眼神清澈,做着她曾经告诉你的,她最喜欢的创意工作,他知道:

她没有等他。

她活成了更完整的自己。

当她告诉他那句:

「我真的爱过你。」

他眼眶一热,却没有落泪。不是不痛,是因为他明白:她说出口,不是想让他愧疚,而是想让他知道,那段靠近不是幻觉。

是真的。全都是真的。

他想问一句:

「如果我当初拉住你呢?」

但她已经起身,背对着阳光,走向门外。


他没有删掉他们的聊天记录。他偶尔会打开,看到她曾说过:

「我只是不想让你感觉尴尬 」

那时候他点了一个爱心,他也放下了心,因为她并没有要求他给出一个回应。

现在他才懂,那句话背后藏着多少体谅,和多少她自己压下的期待。

他轻声念了一遍:

「她真的爱过我。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温柔坚定地爱过。」

也许他这一生都不会忘记。

那个女孩曾经在深夜等待,只为了递上一盒巧克力。

她爱他,不图回报,不求承诺——只是想让他知道:

你值得被这样爱一次。


第十章:他们的后来

他们的再次见面,选在一个安静的黄昏,香港中环的某间小茶馆。
不大,却被她选得很认真。
是她最喜欢的一家,窗外能看到行人匆匆,玻璃上映出暮色沉沉。

他提前到了几分钟,站在门口看着门匾愣神。
他没告诉她,其实他有点紧张。
不是害怕见她,而是——害怕自己配不上她当初那样的深爱。

门铃响,她推门进来。
比他记忆里的她更沉稳了一点,穿着浅蓝色的牛仔裤,一如记忆中的干净自然,一双眼睛依然会在看见他的时候突然发亮。

他一时间没说出话。
她笑了,说:「你换发型了。」

他低头笑了笑,像是从紧张里松了一点,记忆中突然闪过某一次车站他们有过一样的场景。

他们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霓虹初亮,行人步履急促。

 她突然微笑说,「我喜欢这里,因为在街道和行人里总能看到不同的故事。」

他恍惚想起那年他带着相机在大街小巷穿梭时,曾有过同样的念头。


她替两人点单,他没有犹豫,点了一杯她推荐的阿华田。
这点小小的信任,让她心里暖了一下。

他喝了一口,味道像极了他当年最喜欢的燕麦冰巧克力,他心绪一震,突然有些恍神。

他看着她,说:「你真的……好像一点没变。」

她轻轻地摇头,说:「我变了很多。你也变了。」

他说:「我知道你爱这里,曾经在这里疗伤,也在这里长大。我想,如果我想重新认识你,就要从你爱过的地方开始。」

她盯着他看了几秒,没说话。
他继续说:

「我没来找你,不是因为我不想,而是因为我不敢。

我知道我错过的,不只是一个人——

而是一个曾经毫无保留、把自己放在我面前的灵魂。

我到现在,还是不敢问你,当时的你,是不是只是想要我回应你的真诚」

她听完这段话,眼眶有些热。
她忍住心中的震动,轻声说:

「我很早就不期待那个回应了。

我只是希望……你知道,那不是喜欢,是爱。

是我在很多很多压力下,仍然愿意为你靠近的爱。」

他点了点头,喉咙像是被什么卡住。
「我知道了。现在我终于知道了。」
他顿了一下,然后补了一句:

「我不敢保证我是不是已经准备好去爱人,

但我知道,如果我愿意开始,是因为我想变得能配得上你当时的样子。」

这次,是她先握住了茶杯边缘,说:「这次,我应该不需要等你了。」

他们望着彼此,笑了。


窗外的灯越来越亮,像极了无数个夕阳沉寂后他们走在回家道路上的夜晚。

他们终于并肩坐在了同一个时间里。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