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之路上值得感謝的事情(上)
當自己在當沖之路持續摸索前進時,縱然成果還沒立即顯現出來,也對於不同類股的最新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相信這對之後投資之路有所幫助。其實一種新的投資方式的嘗試,就跟創業一樣,有可能以失敗作收,但也有可能獲得成功,這就像玩遊戲那樣,都是要去做了才能觸發的隱藏事件。每位投資人可以選擇要接觸多少投資相關的訊息,如果選擇僅投資大盤,買入指數型ETF,那當然也是可以。如果願意花費更多時間,那就可以了解到更深入的部分。去關注目前哪一個類股正熱門,雖然同樣是落後消息,沒能搶得上車的先機,但從長線角度來說,如果形成大趨勢的話,就可以延續好幾年。
例如手機的發展目前已到相對的瓶頸,焦點反而是著重在折疊式甚至是三折手機,講求的是既輕巧又能有大螢幕可以使用,要把平板的市場取代掉,只要帶一台就很萬用,而除了AI的應用之外,尚且看不到還有何新的獲利商機未被發掘出來。而家用機器人的發展,則是未來明顯可以預見的趨勢。這會從商業或工業用的機器人降低生產成本而來,隨著程式更新而開啟更多功能。在人口逐漸老化的趨勢裡,強壯又耐用又不用睡覺的機器人將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配合著AI的使用,就能滿足人類相當的部分需求,看是要做家事或是泡茶泡咖啡,還是要陪聊天對答或陪做運動都行。
更深一步的去思考投資這件事,不就是對於世界的一種觀察方式嗎?看似是在尋找哪一間企業的獲利將會更加強勁,但實際上也在看企業的發展會為人類帶來怎樣的改變。縱使會有企業沒落了,但又會有新的企業誕生,帶來全新的需求與工作機會。 所以,投資之路就是一直產生許多材料可以研究,像是蘋果公司要發表新的IPHONE,就會聯想到蘋概股,至於股價到底會在什麼時候發酵,這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而新機採用全新鏡頭模組的話,就會去關注光學鏡頭類股,例如大立光和玉晶光以及先進光等等,這些公司是否能跟上新機的要求?又有什麼新的技術是領先其他同業的?
總是會有那種新聞持續被報導出來,就是有某投資人因為眼光精準,大量持有某檔個股一段時間後,股價持續上升而達到財務自由。持有單一個股而致富,這樣的機率不能說是沒有,但是否可以複製呢?錯過某檔個股(例如美股的輝達)大漲的機會,那下一檔個股又在哪?因為難以掌握,所以又會繞回到指數型投資的話題。
而月光想強調的是,縱然這些個股研究沒能派上用場,也不代表就是白白浪費時間。這可以解釋為本身就是喜歡研究投資這件事,是當作自己的興趣。就像月光寫文章並持續日更已經超過六年那樣,就是要維持一種成長型的心態。試想,如果自己很不喜歡投資這件事,那麼又如何期待透過投資來為自己帶來豐厚的利潤呢?每個人的獲利方式不同,有的人透過光是透過本業及退休金收入,就足以支付一輩子生活所需。如果沒能具有這樣的優勢,那就得透過經營副業或是投資創造被動收入來增加金錢的數量。因此,去喜歡投資這件事,更能夠讓自己在接收相關訊息時,去感謝這些訊息來到自己的腦海中,讓自己有了可以思考判斷的依據。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