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000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崇天啟命:朕改命於此一刻》卷一:玉階生雪 第二節:後宮風起

000
·
·
「帝座初立,朝堂可整,然六宮之中,亦需秩序明定。後宮無主,則心無定;貴妃既立,國運方穩。」


一、靜蘭軒中,紅妝未展

崇禎元年 這年的冬異常寒冷

寒風拂過長信宮外檐,雪落如織。靜蘭軒內香暖如春,侍女紫蘭小心翼翼為主子理鬢。

顧婉貞靜坐梳妝前,雪白素衣未加華飾,一如往日清雅,卻難掩眉眼間的沉思。她本出身蘇州名門,書香世家之女,自幼飽讀詩書,精曉琴棋,為人端靜柔和,卻非懦弱。自入宮以來,從不與諸嬪爭鋒,只執一念:「願得君心,守此終身。」

然後宮之道,豈容平靜。

近日貴妃冊封在即,風聲漸動,無聲之爭早已瀰漫紫禁之中。最先來探風向的,正是——信王妃周靜儀。


二、信王妃夜訪

冬月十二夜,寒氣潛入軒窗之後,周靜儀身披銀狐錦裘,悄然至婉貞宮中。

她端莊得體,言笑嫻雅,語帶關懷:

「婉貞妹妹近來氣色極好,想是陛下恩寵漸深,真叫人欣慰。」

婉貞起身相迎,行禮應道:

「王妃所言,妾身不敢當。只盡本分侍君,並無他求。」

周氏目光微轉,落於案上朱紅冊封之書,語調似輕似重:

「這冊封之事,聽聞乃朝中所議。然如今國事方亂,後宮尚無皇后…倘若一朝共治之言傳出,不知妹妹作何感想?」

婉貞微怔,目光微垂,柔聲回道:

「王妃之意,妾身不敢妄測。妾心無他,唯願為陛下分憂而已。」

這一夜,周靜儀話語雖不明言爭位,卻步步試探,言中有針。

待她離去,靜蘭軒內香火未滅,婉貞立於窗前,默然凝雪,指尖冰冷,心中卻分明。


三、帝心漸明


冬月十三晨,朱由檢早起巡宮,無聲步入靜蘭軒。

顧婉貞尚未梳妝,身著半襟白裳,見帝至,匆匆起身。

朱由檢凝視她許久,終於開口:

「昨夜,信王妃來過了?」

婉貞低頭不語,指間扭著衣襟。

朱由檢微歎,走近撫她面頰,聲音低沉而篤定:

「她言共治之事。朕知她心中不甘,但婉貞,妳是我選的。冊封之日,便是後宮新局之始。」

他頓了頓,笑意極輕:

「明晚,要記得打扮得漂亮些。朕要讓天下都知——我朱由檢,所立之妃,是天下最賢、最美之人。」

言畢,輕撫她髮頂,耳語數句,轉身離去。婉貞望著帝王背影,耳根微紅,眸中流轉著難以掩藏的情意與一絲不安。


四、暗潮再起


當日午時,內閣召集,朱由檢召集群臣於文華殿議事,定下冊封禮儀、嘉獎軍功、北征軍令數事。面對朝務重壓,他神情堅毅,語出如斧鑿。

而後,獨召東廠掌印太監曹欽入乾清宮密談。

「貴妃之父顧廷笙,曾為翰林編修。近日偶得一舊文卷,言建虜初立時有一漢人軍師,或與中原舊臣相通…姓名未明,只與‘沈’‘何’二姓有涉。」

朱由檢面色凝重:

「此事關遼東戰局與朕家國社稷。命你三日之內,徹查此人背景,朕要知道,他究竟與誰有關。」

曹欽領命而去。

風雪之中,大明宮闕雖靜,然一場波瀾,已悄然展開。


五、冊封將至


夜深時分,靜蘭軒燈火不息,婉貞坐於鏡前,侍女們為其試妝選冠,輕聲細語皆不敢高過三分。

紫蘭捧著一支嵌珠金鳳步搖道:

「娘娘,明日辰時便是大典,奴婢們都說……這冠戴在您頭上,最合適不過了。」

婉貞望著鏡中之影,眸色清澈,卻有霜意暗藏。

她輕聲自語:

「妾既為貴妃,便不僅為愛,亦為天下。願今後步步皆堅,不負帝心……也不負我自己。」


——【第二節 完】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