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编号
2太阳星座的是非
占星学的基本作用在于促进个体的意识觉醒,而实现这个目标要从认识自己开始。通过经验总结、引入心理学概念(亦即各种理性门径)或解读本命盘都可以做到认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不过这只是认识自己的第一步。如果你还想唤醒对自身所处时空位置的意识,想要体验到个体同宇宙的连接,那么经验科学就不起作用了,占星学则能让你继续深入(别的神秘学当然也可以)。无论怎样,一切都要从认识本命盘开始,不管是认识自己,还是了解他人,或是领会人与人、人与事件的关系。但认识本命盘就免不了先要澄清一个大众偏见。
很多年前就流行一见面互问对方什么星座,然后迅速结成临时小团体。这几年也许MBTI分类的流行度更胜一筹,但星座分类也没退出话题领域。这两种尽管一个挂着占星学标签,一个打着心理学名号,但同样都常常让人发现上句话像自己,下句话又不像自己了。因为它们都是对性格的简单分类,都迎合人们追求简单快捷的认识倾向。上次已经提到,本命盘是关于我们在时间中之存在的一张规划图,映射出在宇宙其他层面也同样起作用的塑造方式,那么本命盘的结构和信息就不可能那么简单。如此说来,日常被津津乐道的“星座”和本命盘是什么关系呢?
“星座”实为“太阳星座”的简称。地球周年视运动之下的太阳运行轨迹(从天文学上讲实为地球运行轨迹,但在占星学上,以地球亦即人之所在为观察中心是恰当的)被称为黄道,黄道被划分为十二个天区,每个天区范围内的星群被赋予一个形象和一个名称,是为黄道星座。黄道星座的分区依据太阳视运动的时间,太阳约30天划过的范围是一个分区。所谓一个人的太阳星座,就是指出生时视运动中的太阳所停留的星座,每个太阳星座的时限大致对应上个自然月的下旬始到下个自然月的中旬末,所以一问出太阳星座就相当于知道了你出生在哪个月,反之亦然。太阳自然是太阳系中对人的存在最核心的因素,在占星学上对应个体的灵魂,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毕竟只是要素之一。古典占星学同时考虑日月水金火木土七星的影响,现代占星学还要加上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从来不赞同以偏概全。但为何“星座说”如此流行,甚至让很多人把“星座说”等同于占星学?
以太阳星座概括人的特征之举始于前次提到的Alan Leo,他在遭遇第一次诉讼后创办了教育机构,努力撰写教材之余也写了很多给大众看的轻松读本,其中就出现了用出生时的太阳星座概括性格。但这种论调到了1930年才藉由另外两位英国占星师R. H. Naylor和Edward Lyndoe相互竞争的报纸专栏而发扬光大。Naylor是第一个写大众占星的专栏作家,1930年受《星期日快报》之托为刚出生的玛格丽特公主分析本命盘,同时在文章中做了些一般性预言,不想深受读者欢迎,于是又受邀写下更多预言,继而于1930年10月5日起定期提供每周占星预测专栏,备受读者欢迎,对报纸销量大有裨益。显然这时的时代风气有所变化,他没有因此被控诉。受到启发,《星期日快报》的对手《群众》也开始请另一位知名占星师Edward Lyndoe撰写占星预言专栏,由此开启了占星专栏风潮,其他同业纷纷效仿。专栏的格式与内容逐渐固定为十二(太阳)星座运势,预测的时间从每周运势缩短为每日运势,以配合日报销售。报纸专栏上的占星热由英伦传至美国,又蔓及欧洲各国,并保留至今。
发韧于报纸专栏的太阳星座运势本来只是为了刺激报纸销售的娱乐栏目,也就是一种营销手段,对严肃占星学的发展方向不致有明显影响,但它会影响大众认知,在令太阳星座观念于大众间普及的同时,也深刻塑造了人们对占星学的误解与偏见。前不久我向AI询问人们谈论占星学时最常涉及的前五个话题,答案如下:1)星座运势(白羊座、双子座、射手座最关心),2)星座配对(金牛座、摩羯座常讨论),3)星座性格分析(巨蟹座、狮子座爱探讨),4)星座时尚与明星八卦(天秤座、天蝎座最热衷),5)星座卜算与神秘学(具体指预测未来或分析人生事件,天蝎座、水瓶座感兴趣)。以上总结不仅表明运势专栏的内容至今仍是大众理解和运用星座知识的天花板,还表明大家进一步活学活用——就连把星座知识用于哪个方向、讨论那种星座话题的人也按照太阳星座分类。源于星座运势专栏的太阳星座系列知识在社交、娱乐、八卦方面功不可没,但人们习惯性地把这些内容等同于占星学,有人形成了对于星座性格的刻板认知,有人则把性格刻板认知的成因归咎于占星学,这未免让占星学吃了大亏。《星座狗联盟》这部卡通短剧好像很受欢迎,但它正是太阳星座刻板印象集大成之作,外行看着固然有各种快乐的理由,内行却看得白眼不断、眉头渐紧,很想立刻对身边笑翻了的观众澄清太阳星座学和占星学的区别。当然太阳星座对有些人来说也成为踏入占星学的门径,所谓冥冥中自有指引。
太阳星座的是非介绍已毕,现在进入正题,看一看本命盘最基本的三组要素:星座、行星和宫位。本命盘以逆时针排布的扇形区域标识出视运动中的太阳一年顺次通过的十二个黄道星座。太阳一年的视运动节律构成黄道带分区的依据,太阳从一个星座进入下一个星座等于过了一个月,因此本命盘上的十二星座平均分摊360度,各自占30度扇形区间。除了太阳,从地球上看去,其他太阳系行星也在黄道带这圈幕布上逆时针周期运动,也会过一段时间位移一个星座。将特定时间的行星位置关系映射到平面图上,就是在本命盘上看到的某颗星标记在某星座扇形内。日常使用时,如同说太阳白羊座,称水星双子座、火星白羊座,等等,这构成描述一个人本命盘时的一类基本用语。包括太阳在内的太阳系各星辰都有其主管的品性,以关键词加以指示就是:月亮——心思和情绪,水星——智力,金星——爱恋和感受,火星——能量和肉体存在,木星——总体性格和信念,土星——智慧的成熟,太阳——灵魂。星座则如同培养品性的土壤。一种品性落入一个星座,正如一种植物种入一种土壤,有些植物与这种土壤相得,有些植物与那种土壤相克,有些植物不挑剔,于是生长结果各异,人们在同一种品性上表现出不同特点。
与行星的各种位置相应,投影到圆面上的两颗行星的位置会形成一个夹角,夹角度数各异,但有一些特定的度数被认为在占星学上有特殊意义,这就是相位。既然行星各有力量,这些力量互相牵涉而成的关系也就不容小觑。只要联想一下,假如两个力量和特长不同的人相互角力,会是什么样。因此行星相位也是影响人的性情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行星和星座的对应模式和行星之间的相位都多到数不清,可见用太阳星座概括人是多么以偏概全。
除了月亮和水星在一个月内会变换星座,别的行星都是接近一个月或远超过一个月才变换一个星座,这必然导致在同一个月出生的人,行星位置(所在星座和相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相接近,这是否意味着同一个月出生的人除了月亮和水星代表的内容,别的品性特征都相近呢?这话既对也不对。对的方面是,那些行星代表的品性的表征的确相似,不对的方面是,同一个月出生的人,类似的性格表征会表现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或面对不同人时。比如有人在家里很安静,在同学朋友之间话很多,有人则在学校里蔫巴巴,在家里话很多,这两类人看起来就是两种性情,但他们可以都是水星双子座。为什么呢?在此就要引入本命盘中一个非常个性化的因素,这个因素令同一个太阳星座月里出生的人乃至同一天出生的人也个个特色分明,这就是宫位。若水星双子座落入不同宫位,话多这个特征就会表现在不同场合,令人观感大异。
本命盘中十二星座的分区还重叠着十二宫位的分区,这套划分体现出对太阳周日视运动的模拟。它的始点叫上升点,指出生时刻的东方地平线在圆面的投影点,相当于个人的小太阳,因此它也有一个“太阳星座”,就是此时位于东方地平线的星座,占星学中称之为个人的上升星座。以上升点为起点将圆周划分为十二个区间,这就是十二宫位。上升点不见得正好是上升星座的起点,所以十二宫位的区间与星座的区间重合的情形难得一见。一个人的小太阳(上升点)体现的是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转一圈的视运动,因此上升点的运动轨迹为顺时针(虽然一到十二宫的顺序为逆时针排列),上升点(日升)在第一宫(位于平面视图左边),天顶(日中)在第十宫,下降点(日落)在第七宫,天底(午夜)在第四宫。确定十二宫位的区间范围有不同方法,眼下只需知道,十二宫位代表人生的不同领域(静态的)和不同阶段(动态的),位于一个宫位区间的行星和星座影响到个体在该领域和阶段的行为与态度。换而言之,星座和行星要结合宫位才能用以描述一个人的具体特征。由于宫位和星座与行星的对应关系由出生时刻而非出生日期决定,所以即使同一天同一地出生,但只要出生时刻不同,宫位和星座-行星的对应关系便因人而异,于是同样的星座-行星配置便因为作用于个体的不同生命领域而带来千姿百态的个体。
由此可见,占星学的性格界定绝非简单的类型套用,而是复杂关系的产物。放在宇宙的时间中,特定时刻星座、行星位置和宫位的组合模式可以有下一次完全一致之时,但这个周期长到不在地球人的生命范围内,因此除了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出生的人,现实生活中碰不到其他与自己本命盘配置相同的人,因此人的性格可谓千差万别,并且这些个性都可以通过本命盘一窥端倪。这还只是静态结合的造就,若再对这三组因素加以动态衡量,还能窥见各种各样的人生历程。区分出性质有别的几类影响因素并领会其性质,再着眼于它们的关系,这才是占星学解释的重心,简化主义的线性思维和模式化思维在此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