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私語詞:「白白消失」
柳美里在《私語辭典》關於〈結婚〉調侃父親,明明兒女們結婚的機率極低,雖然如此,父親仍練習著內容千篇一律的婚禮致詞:
「所謂夫婦,就像一個雞蛋。一旦粗暴對待便會出現裂痕,用力握緊則會捏碎。因此最好是不鬆不緊,順其自然地捏拿在手。雖然無法說哪方代表蛋白與蛋黃,然而唯有按此方式,丈夫和妻子才能在狹窄易碎的殼內共同生活。 」
《私語辭典》第一頁就提及:「辭典裡是無法找到真實人生的。」這對只愛看書的人具有警示效果,看了那麼多書卻沒感動提筆寫字,正常嗎?
柳美里並沒有直接拋出那麼尖酸的詰問,但敏感於辭典只是牙牙學語的初階石,意義可以是流動的,端看在什麼生命經驗裡去體驗,辭典裡的定義只是一種示範,期待觀者(文字的學徒)自行展開意義,隨著在世經驗而挪移。
關鍵字的寫作形式,很適合自由聯想寫作,通常是寫完再來找關鍵字(若先設定關鍵字可能綁手綁腳),利用相關性編織文字段落;難度更高的是,在看似不相關的事件找到內在相關聯的、內涵共同的抽象概念,或是自行創造一個案例,作為跨橋,一件藝術作品。
寫完以下文字之後,我找到了關鍵字:「白白消失」作為命名。
有次夜間運動在河濱公園,那是我們第二次的夜跑,妳說了一個故事。很多往事像是本來就該忘記似的,終究記不起來,很像衣櫃若沒有清出空間就無法放入新的回憶,所以那些消逝的回憶,應該也不是很重要吧。或許,人們常這般安撫自己,反正重要的事情自己會重新跳出來,在適當的時刻。
那是像個懸案似的氛圍,全家出遊時,小女孩為了必免錯過餵食寵物,抱著籠子坐在車子的後座,很難想像籠子隨身的出遊狀態,一定會被嫌礙事。可是這樣的擔心也沒有很久,在某個休息站,全家回到車上時,原本待在籠子裡的白白已經變成了透明,連嘶吼的聲音也讓人聽不見了,大家都以為白白消失了。有人猜白白自己開門跑掉了,躲在車子裡的某處,人們找不到也看不見的縫隙裡。
其實白白一直老實待在籠子裡,只是沒有人看得見,直到籠子某天無意間被打開了,白白只好默默走出來,但再也沒有人理會白白,白白喪失了家人身分,於是白白黯然離家了,像是一個成年的儀式。
但日後家人們總是認定白白一定是還躲在車子裡,因為這是最合理的答案,於是有人開始在車上嗅聞到屍臭,接著另一個人也說好像是喔,不管是汗臭味、抹布、鞋底殘留的泥土、三明治、頭皮屑、口水,在車裡聞起來怎麼都像是屍臭味呢?妳說之後只要聞到車用香水的味道,都超想嘔吐,為什麼呢?我問,妳說會聯想到大家傳言中的白白屍體。其實車用香水原本就滿催吐的,加上白白的故事,像是香水與屍臭的古怪調香室。
抱歉,我改編了妳說的故事,變成透明的白白會更好嗎?這不是我的本意,只是變成透明對我而言,是更合理的答案。妳大概也猜到了,我自比為白白,社會是牢籠,最低限度的存在感,我只想活在真正愛我的人的記憶中。
歌詞僅用「白白消失」排列組合,AI工具Suno譜曲演唱。
白白…… 白白……
白白……
消失。
(指彈吉他,延遲殘響)
【Verse 1】
白白 白白
白白——
消失。
白……白白
白白……
消——失。
(風聲輕拂)
【Chorus】
白白消失
白白消失
白——白……
消……失……
白白
白白
消失。
(緩緩旋轉,殘響延展)
【Verse 2】
白白……
白白……
消失。
白白白
白白
……消失。
(呼吸聲/電吉他泛音)
【Bridge】
白白—
白白……
白白白白
白白……
……消失
……消失。
(空白,然後潮聲)
【Final Chorus】
白白……白白……
白白……白白……
消……失……
消失。
白——白。
(靜音,只有心跳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