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今天雖然也沒踏出家門,但這是美好的一天》
閱讀筆記
《今天雖然也沒踏出家門,但這是美好的一天》

【就算一步都沒踏出家門,也能感受到幸福】
「充實」的定義是什麼?
社會上所謂的「人生勝利組」,好像每天都要去很多地方、見很多人,過著看似充實的一天才算。
不過,據說過著這種生活的人們,心中不時會有「我到底在幹麼」的空虛感。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真正的「充實」,取決於內心是否獲得滿足,而非採取了多少行動。
所謂的「人生」,簡單來說就是「自己能用到的時間」。
相較於客觀的物理時間,「覺得幸福的瞬間」只有自己才知道。
就算是睡覺,只要想著「今天睡飽好幸福」、「能好好休息,真是太好了」,我認為這就是充實。
只要度過了這樣的一天,不管別人說什麼,自己認為「今天也度過了幸福又有意義的一天,真是太棒了」,這樣不就好了嗎?
就算外面晴空萬里,一步也沒跨出家門、在家裡悠閒度過一天的自己,也是很幸福的。
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往後的日子,我要繼續當個超愛睡覺的人。
【憂鬱症教會我的事】
我曾經是一個總是想要受人稱讚、自尊心很強的人。
從小開始,我就很期待父母和老師能稱讚我,所以經常自願當班長
後來順利考進人人稱羨的大學,畢業後也找到令人欣羨的工作。
進公司後,我最在意的是要「怎麼做才能討好對方」,因而逼自己扮演樂觀開朗的角色
不過,這些到最後都變成了種種壓力,進而引發憂鬱症,但我覺得自己很沒用。
我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個愛面子的人。
實際上很多事情都是我做不到的,但卻因為那些不必要的自尊心,害自己如此痛苦。
從此之後,我盡可能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而不是在意他人的評價。
告別那個一味在意他人評價的自己,我瞬間有一種解脫的感覺。
我一點也不想得憂鬱症,沒有比身心健康更珍貴的事情了。
但也因為憂鬱症,才讓我明白不必在意他人的目光和社會評價。
我從中領會到坦率聆聽內心「我到底想要怎麼做」的聲音,才是最重要的。
【看不慣別人大出風頭的心情】
拜社群媒體之賜,我近來接到不少插畫的案子。
對長期沒有穩定工作而感到絕望的我來說,這是很值得感恩的一件事。
不過,每當我在社群媒體上聊到工作時,就會收到這樣的訊息:
「你分享的內容,給了我很大的鼓舞,我會一直幫你加油的。
但是,看你分享工作時,我突然有點失落、難過。」
這種訊息讓我感到不知所措。
從沒見過面,對方也不是我的朋友,為何要對我說這些呢?
看我分享工作而感到難過的心情,有必要特別寫訊息告訴我嗎?
忙於工作的我,做錯了什麼?
有一種人是嘴巴上說「祝你工作順利」,但其實他最看不慣你在工作上有所成就。
簡單來說,這就是輕視他人。
不允許對方有所改變,否則會覺得自己被背叛。
不過,我也很懂這樣的心情,那種看到別人大出風頭的感覺,心裡真的很難受。
尤其是自己做什麼都不順的時候……那樣的心情,我懂。
所以,我是不會生氣的。
反而覺得很抱歉,想跟對方說聲對不起。
活著,真的是很辛苦的一件事。
【人際關係的事,沒有誰能面面俱到】
人際關係真的很難。
關係不順利,可能是自己的問題,也可能是對方的問題。
不過,更有可能是雙方都沒問題,就只是因為個性不合,導致友誼破滅。
因此,患者來諮詢時,我都希望他們不要太自責。
身邊的人總會七嘴八舌,但他們根本搞不清楚狀況,那些話聽一聽就算了吧。
不用太自責,學會能讓自己走出來的方法就好—我會將這個想法告訴患者,在我認為氣氛和時機都正確的時候開口。
老實說,人際關係的進退很難拿捏,很少人能夠面面俱到。
有些人只是沒被身邊的人發現他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
當然也有處理得很糟的人。
如果你自認是這種人,我建議可以到身心科診所接受專業諮詢。
跟醫生一起思考、訓練,就能抓到訣竅喔!
【把父母的意見當成參考就好】
「父母是父母,自己是自己」,要維持這樣的想法,說實在有點難度。
每個人都會將父母過度理想化,並抱持著敬畏之心。
五十幾歲的社長,仍舊敬畏九十幾歲的前任社長(父親),並向其請教經營策略。
旁觀者可能會想著:「時代不同了,還能從上一輩那裡得到有用的建議嗎?」
其實,父母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就跟路上的叔叔阿姨沒兩樣,也只是隨處可見的一般人。
即便是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一個人的思考模式只能代表他個人的「喜好」。
無論是藝術家或老師,都無法完全理解下一個世代的小孩在想什麼。
自己的事,自己最清楚。
所以,要對自己的想法有自信。
感到不安時,就找人商量;失敗的話,再找人來幫忙就好。
不需要把某個人視為絕對,即便是自己的父母也一樣。
自己的幸福,自己最清楚。
要對自己有信心。
我認為可以虛心接受父母的建議,但不需要照單全收。
~ Naonyan(なおにゃん)/北海道大學文學系畢業後,任職於出版社。負責繪本編輯,卻因與職場環境格格不入,被診斷罹患憂鬱症,因此選擇離職。離職後,成為繪本作家。2020年起,在X(前Twitter)分享自己罹患憂鬱症、覺得「活著好難」的相關貼文,引起廣大迴響,2023年10月追蹤人數突破22萬人。
~《今天雖然也沒踏出家門,但這是美好的一天:我的半徑5公尺舒適圈,放過自己好好生活》
~《今日も一歩も外に出なかったけどいい一日だった。気にしすぎさんが自分軸を作るまで》
【金石堂書店購買《今天雖然也沒踏出家門,但這是美好的一天》】
#今天雖然也沒踏出家門但這是美好的一天
#憂鬱症 #醫療保健 #生活 #人生
#閱讀 #閱讀筆記 #讀書 #讀書筆記
#書摘 #精選書摘 #書摘分享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https://vocus.cc/salon/ohitori
【偶希都理~痞客邦】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matters.town/@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