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公园

23年9月,从8号线的尽头又搬回了同济附近。于是,“Citywalk定点公园“从共青国家森林公园,切换成鲁迅公园。
大抵不论住在哪里,家附近总得有个公园。上海的公园很多,好公园也不少,算是勉强弥补一些这个城市自然景观乏善可陈的缺憾。而且大约自21年以后,许多市立公园免费开放,共青即在此例。早在20年五一拿到人生第一台相机(富士X-T30)时,第一次出门拍照就是去了杨浦公园。后来又陆续走遍很多公园,顾村的樱花,世纪的腊梅,滨江森林公园和炮台湾湿地公园隔着江湾遥遥相望,复兴公园里外国人密度相当之高(据说当年“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就挂在这里)。但即使在这些公园里,鲁迅公园也是相当独特的存在——因为这里有着别具一格的热闹。

鲁迅公园原名虹口公园,据说鲁迅住在上海虹口时,就常和许广平一起在公园及附近散步。公园东边紧邻著名的打卡圣地甜爱路,山阴路上的鲁迅故居仅仅相隔一条街,而山阴路与甜爱路交叉口的内山书店也在不远处,再往前走就到了“文化名人街”多伦路。可以想见,这一块也是当年鲁迅的citywalk定点路线。1956年,在他逝世二十年后,鲁迅墓从万国公墓迁到公园里,因此公园后来改名“鲁迅公园”。

出小区,过曲苑,沿大连西路向西走上几百米,过沙泾港后在欧阳路左转,就拐进了公园。只要天气好,园内三五成群,吹拉弹唱,载歌载舞,热闹非常,即使在平日都仿如过年气氛。穿行其间,合唱团、各式乐器、大号扩音器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让你顿时陷入歌声乐声的汪洋大海。尤其在公园南边的世界文豪广场一带,人头攒动,欢唱的人丛一圈圈围定,挤都挤不进去。但也并不嫌吵闹,反而是有种欢腾的感染力与生命力。谁知道自己在老迈之年,又是什么光景呢?

公园总体是狭长的南北走向,地底下,8号线自北而入,转向西南方的虹口足球场,穿过整个公园。在樱花时节,虹口足球场站附近是热门的赏樱地。这一带靠近地铁站,开演唱会时人群熙攘,早春樱花开放的日子里也是游人如织。粉白色的樱花林,白日远望,确似“绯红的轻云”,夜间游览,也别有风味。洁白的花瓣在幽蓝的夜空下更显素净,有灯光照射处,则仿佛枝头绽放的一团团白色火焰。



靠近公园南侧一处僻静的角落,迅哥儿的墓就坐落在这里。园内笑语欢歌,这里只能听个隐约。青松翠柏,相对无言,先生铜像,端坐当中。墓前两棵桧柏,是他的妻儿亲手所植。

出公园南门,若再向南走,可以去往多伦路甚至北外滩,是条流行的citywalk路线。甜爱结婚登记中心也就在南门外的甜爱支路上。或者向北折回甜爱路,笔直的道路两侧是挺拔的水杉,夏天有绿荫,秋日成橙红。路旁红砖墙上画满各式涂鸦,明星应援、祈愿祝福、到此一游,目不暇接。


除掉樱花和合唱团,鲁迅公园和其他城市公园,好像也没有多大分别。有假山,有步道,有长湖,有拱桥,有游船、游乐场,有草坪、流浪猫,当然,还有迅哥儿。秋冬之际崇明岛的橘子上市,这里还有展销会,是时园内人手一袋橘子,空气中都飘浮着香气。
而今,IP属地从上海变为江苏,告别又一座公园,告别又一间出租屋,只余新家里码放得整整齐齐、越攒越多却不敢随意抛弃的包装纸箱,作为漂泊无声的实证。一度再平常熟稔、再漫不经心到懒得举起相机拍下的景致,也许在太轻易间就成了最后一面。谁知道呢?可能这一生都不会再去。也或许,等下个春天,再回去,走一遍去年的路,看一眼今年的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