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不见的渴望:老年人的情感自由与亲密权利
公园广场上,熙熙攘攘的老年人们汇集在一起,一位老大爷站在人群中,从钱包里翻出两张十元,递给一个阿姨,以此获得亲吻一口这位阿姨的机会;还有另一位大爷,付钱后掐了阿姨的屁股,两人随后牵手跳舞。
我一时间愣住了。“为老不尊”“伤风败俗”“老不正经”……这些词像弹幕在我脑子里飘过,在公共场合,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太不体面了?
但冷静下来,我忽然意识到: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在各地城市公园和广场其实都有,老年人聚在一起跳舞、社交、调情、恋爱——甚至,还有一些人通过“小额金钱”来换取身体接触。
这样庞大的群体说明它并不是个别的偶然现象,而是一种被忽视、却真实存在的老年人亲密需求。当他们花钱消费这种情感关照是一种事实,那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老年人真正缺少的是什么?是社会和家庭关照的缺席还是老人们单纯的只是追求爱和自由的权利。
我们总喜欢在节日里许愿:“希望家中老人健康平安。”
却很少有人说:“希望他们自由快乐。”
我们是不是把老年人的幸福门槛定得太低,只要求他们“身体健康”就好。而社会也默认了他们应该慈祥,克己和庄重,却忘了——他们也有欲望、有情绪、有渴望爱与被爱的权利?
这看似“体面”的道德期待,其实是一种温和却深刻的歧视,悄悄剥夺了他们表达对爱的渴望和对怎么选择生活的自由。
我们的社会对“老年人的性”有一种洁癖。
仿佛人一旦老了,就“应该”没有性需求。但事实并非如此——欲望不会因年龄而消失,只是形式改变、频率减弱。对很多老人来说,拉手、亲吻、抚摸,已构成亲密的满足。
他们渴望的不只是生理的安慰,更是被关心、被接纳和被在意。
说到这,我想起自己的一件亲身经历。
一次我和朋友相约在公园等人,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大爷走过来,突然问我朋友:“多少钱?”我们一愣,以为听错了,他又重复两遍,直到第三次我们才听明白。朋友气得地骂人,老头也灰溜溜的拄着拐杖走开了,我们赶紧换了集合地点,还不忘调侃朋友的魅力了得。现在回头看,我们大概是无意间撞进了一个隐藏在公园里的“老年情色秘密通道”。
在这个边界模糊的现实中,金钱成了获得亲密的媒介。
一些看似表面“无害”的行业——高额美容卡、保健服务、陪练舞、按摩推销……其实潜藏着一个庞大但隐形的情色经济结构。
这其不乏隐藏着感情欺骗和疾病风险,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
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宁愿冒险也要接近它?
因为他们孤独,因为他们渴望被看见、被碰触、被需要。
我时常问自己:如果我老了,我想要什么?
我没有老过,所以转而想到我的婆婆。
她75岁,她总是努力保持独立,不喜欢被我们过度的照顾。她学习了网购、剪视频、操作完全不输年轻人的使用手机,戴着老花镜用微信笑眯眯地和老姐妹们聊天;她有年轻的审美,会给我们挑衣服、分享美食,她没有停下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她照顾好自己,也照顾着我们。生活中的尊严感,有仪式感,有继续探索的热情。
甚至有时候我想,如果她有一天重新恋爱了,那将是她最完整、最幸福的老年生活。
于是我渐渐明白了:我们能为老年人做的,不是设计好他们的生活,而是给予他们表达渴望的空间,给予他们被倾听、被理解、被爱的自由。
我们对老年人太苛刻了。
一边降低他们的需求(只要健康就好),一边又抬高他们的标准(你要庄重得体)。
可老年人不是某种“道德标本”,他们是人。
和我们一样,也拥有完整的情感、渴望和尊严。
也许,当我们放下成见和规训,去看看他们真正的需求
也才能还给他们——被爱、被亲吻、被看见的权利。
不管他们有没有花 20 元去换那个吻,
那都是他们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