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閱讀筆耕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ISCN
iscn://likecoi...90/1

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106|昨天,才剛來兩週不到的實習生跟我提離職了⋯⋯

閱讀筆耕
·
·
❝ 𝐓𝐨 𝐛𝐞 𝐚 𝐤𝐢𝐧𝐠, 𝐲𝐨𝐮 𝐦𝐮𝐬𝐭 𝐟𝐢𝐫𝐬𝐭 𝐥𝐞𝐚𝐫𝐧 𝐭𝐨 𝐛𝐞 𝐚 𝐩𝐚𝐰𝐧. ❞「想要成為國王,就得先從棋盤上的小卒做起。」——Iman Gadzhi

嗨!我是本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的主編閱讀筆耕,目前和雨果.Hugo 每雙週輪值一次編輯,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每週一上午 6 點派報)。也歡迎大家一起來「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即時交流。

  • 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每週一上午六點迎接創作美好時光。

  • 電子報是以 Heptabase 編輯,免費試用 7 天,和我們一起寫下 IMO。

這份電子報每週精選數則「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的交流,鼓勵大家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所以取「IMO」(In My Opinion)作為名稱中的一部分。

我們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不侷限於寫作)、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以限動為起點。

嗨!最近我每天都發布 IG 限時動態,蠻好玩的,生活中接觸到不經意的小事,你可以簡單給他起個標題(例如 POV 開頭後面接簡單文字),練習敏銳觀察和快速(直覺)提取出裡面的趣味點,對於創作也蠻有幫助,應該吧(笑)!

也發些短文在 Threads 和 X 上,FB 幾乎沒再用。

一起交流 💪


❏ 本週焦點

🔸 昨天,才剛來兩週不到的實習生跟我提離職了
🔸 品味是新的智慧:為何策展、洞察與節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 這趟把寫作變成 6 位數美金事業的旅程,我學到 6 件事
🔸 倉位管理是什麼?倉位管理 3 大核心原則+2 大實戰技巧一次學會
🔧 悠遊卡是穩定幣嗎?兆豐金董座言論惹議,5 位媒體人、專家怎麼看
🔧 OpenAI 正式推出 GPT-5:AI 預設聊天個性、錯誤率大幅降低等 4 大亮點一次看
🌍 國泰世華銀行能存比特幣了!試辦首波獲准,鎖定高淨值客戶
🌍 退休金可買幣!川普簽署行政命令:401(k) 將開放投資加密貨幣與私募資產
💪 主編後記:把枯燥的東西做到泛流量,而且 X → Y 兼顧


昨天,才剛來兩週不到的實習生跟我提離職了 by samantha0642

「姐姐妳真的對我很好,但我真的受不了這份工作!首先從入職第一天開始就一直好忙,我知道應該要以工作為優先,但我真的無法接受沒辦法『摸魚』!(*是的她直接說出了摸魚二字)以前在外商我都有時間在位子上看看別部門的檔案,但來到這邊都要一直馬不停蹄工作!」

「公司椅子也好難坐,我天天腰酸背痛!而且,每到午餐時間公司都會充滿便當味,連電梯裡都有!我每次聞到都好想吐!」

「壓垮我最後一根稻草的是,昨天妳跟我說公司規定要在 10:00 前到公司,我真的不明白?10:00 跟 10:30 有差嗎?我以前在外商都可以不打卡,為什麼這裡就不能接受遲到?」

閱讀筆耕 🙋 IMO:寫好「引號內」的說話內容

這篇脆文底下留言區(交戰)蠻精彩,我無意評論「00 後」的工作態度,之所以想收錄這篇文章,原因在於作者的文筆好好,寫得彷彿好像「妹妹」真的站在你前面哭訴,身歷其境的感受。

如何把引號裡面的「說話內容」寫得活靈活現,考驗主筆者的功力。我也要努力 💪。


品味是新的智慧:為何策展、洞察與節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by 蕭上農

在 AI 時代,重點不再是內容能否被創造,而是值得創造與否。知識累積已不具優勢,關鍵在於過濾、篩選訊號與運用判斷力,策展因此成為新的智慧衡量方式。

品味不只關乎喜好,更關乎允許什麼進入。你的輸入會塑造輸出,演算法只是服從。主動選擇與策劃生活,是保護心靈與注意力完整性的方式。

品味可隨時間養成,需專注於真正觸動你的事物,並定期剔除廉價及無價值輸入。因為心智會成為所消耗的一切,好的品味是自重的展現。

延伸閱讀:什麼是「策展」?身為一個策展人你會怎麼做?

延伸閱讀:策展心態的 5 個原則

雨果・Hugo 🙋 IMO:品味培養行動清單

我請 Perplexity Pro 針對內文整理出一份品味培養行動清單,讓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去落地應用。

1. 輸入管理(Input Management)

  • 每月檢視一次追蹤的社群帳號,取消追蹤帶來焦慮、無價值資訊或廉價刺激的來源

  • 建立「高品質輸入清單」:包括值得長期閱讀的書單、深度文章來源、啟發性的影片頻道

  • 每天留出 15 分鐘閱讀或聆聽優質內容,而不是被演算法推送牽著走

2. 刻意策展(Intentional Curation)

  • 在分享或轉發內容前,先問自己:「這真的值得放大嗎?」

  • 撰寫精選推薦(書單、音樂、影片),培養自己成為資訊篩選者而非被動消費者

  • 保持連貫性:你的內容、語氣、選擇能傳遞一致的價值觀與氛圍

3. 減法哲學(Subtraction Philosophy)

  • 不參與每波爆紅話題,尤其當它與你的價值觀不符時

  • 每季進行一次「生活斷捨離」:保留最能代表你核心價值的物品、訂閱、習慣等

  • 養成「延遲滿足」習慣,選擇對未來的自己更有價值的事物

4. 直覺與反思(Intuition & Reflection)

  • 每週檢視一次:哪些輸入讓你感到平靜、受到啟發?哪些讓你疲憊、分心?

  • 建立「品味日記」,記錄打動你的事物及背後原因

  • 相信自己對「真實」的感受,勝過單純依賴數據或潮流

5. 長期投資(Long-term Investment)

  • 聚焦建立「知識圖書館」而非短期消遣清單

  • 投資具有持久價值的經驗與物品(如經典書籍、高品質工具、一趟深度旅行)

  • 把注意力當作最稀缺的資源對待,主動選擇它的去向


這趟把寫作變成 6 位數美金事業的旅程,我學到 6 件事 by Zac Phua

搞清楚「短文」和「長文」的功用

不要盲目追求流量,學會建立忠實的讀者群

學會簡化工作流程,只專注做真正重要,且有產值的事情

當你剛起步,沒人脈沒資金的時候,最快的變現方式,是 freelance 接案

找到適合自己的創作方式,別看我靠寫作很好賺就來跟風

Have Fun!把經營自媒體視為有趣的自我探索之旅~

閱讀筆耕 🙋 IMO:三個行動方針

值得反覆細讀的一篇文章。

過去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所以讀到文中列舉的一些情境,心有戚戚焉。讚嘆也感謝作者把這些經歷,用有系統的方式收束在一起。

根據這篇的建議——或說是信心加持(笑)——我擬定出三個行動方針:

  • 在 Threads(追蹤我的帳號)上持續發布帖子,拔草測風向。

  • 不要陷入 AI 軍備競賽焦慮,把極簡生產力用在「80/20 法則」中那最重要的事,有些 workflow 設法外包 or 自動化。

  • 各種文本形式都摸摸看,最終確認到底哪一種(哪幾種)「創作方式」是我真的能長期做下去、做得開心、做得出成果的?


倉位管理是什麼?倉位管理三大核心原則+兩大實戰技巧一次學會 from 鏈習生

倉位管理是讓你在任何行情下,都能留得住本金、撐得夠久,有機會看到下一波機會的交易必修課。

三大原則:1/ 單筆風險嚴格控管、2/ 當日總虧損設上限、3/ 每次下單都要「以損定倉」。

兩招實戰:1/ 固定總金額法、2/ 固定風險額度法。

閱讀筆耕 🙋 IMO :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

不論你身處股圈還是幣圈,都可以看。

對我來說,倉位管理的心態很像棒球電影「KANO」裡有一句名言:「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

特別要留意的是,不要把停損和倉位管理混為一談。

停損只是保護「單一交易」的損失,但真正投資路上能陪你走得長遠的,是你怎麼分配、控管「整體資金」的倉位管理技術。


創作者與數位生活

悠遊卡是穩定幣嗎?兆豐金董座言論惹議,5 位媒體人、專家怎麼看 from 加密城市

兆豐金控董座稱悠遊卡是台版穩定幣,引發幣圈網友熱議。《加密城市》整理 5 位媒體人、專家的觀點,究竟把悠遊卡比做穩定幣是否準確?這其中又有什麼值得探討的議題?

閱讀筆耕 🙋 IMO :開放世界 vs 封閉世界

穩定幣能做到的事情,遠比悠遊卡來的多上 N 倍,因為穩定幣是來自「開放世界」(區塊鏈無需信任、清楚透明)的產物,我隱約覺得在個人財富管理上,穩定幣搭配背後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的玩法,有著各種意想不到的可能性。

另外,很多政經局勢不穩的國家,通膨率非常高,民眾領到薪水,光是馬上換成美元穩定幣去保護他們的購買力,就很有意義。

但悠遊卡做不到,因為它仍侷限在「封閉世界」體制內。


OpenAI 正式推出 GPT-5:AI 預設聊天個性、錯誤率大幅降低等 4 大亮點一次看 from GQ

免費使用者將可使用 GPT-5 和 GPT-5-mini,而 Plus 訂閱者則能使用同樣的模型,且擁有「明顯更高的使用上限」。

自訂聊天介面色系、4 種 AI 預設個性。

功能性優化。

錯誤率(幻覺)大幅降低。


創作者經濟與 Web3

國泰世華銀行能存比特幣了!試辦首波獲准,鎖定高淨值客戶 form 動區

國泰世華銀行宣布獲得金管會核准,成為台灣首批試辦虛擬資產保管業務的銀行。這項核准象徵傳統金融正式敞開大門,將比特幣 (BTC)、以太坊等數位資產納入銀行級託管體系,首波服務鎖定高資產個人客戶。

閱讀筆耕 🙋 IMO :預測未來發展路徑

⭢ 銀行高資產用戶先爽
⭢ 銀行普羅大眾才能用
⭢ 搭配銀行理專、證券營業員等地面部隊開賣「比特幣 ETF」
⭢ 壽險部門參戰,讓比特幣 ETF 連接「投資型保險」
⭢ 比特幣持倉可作為補充性參考資料,為信用卡、信貸、房貸做背書
⭢ 比特幣持倉可直接做為借貸擔保品(正式財力證明),即原生比特幣借貸


退休金可買幣!川普簽署行政命令:401(k) 將開放投資加密貨幣與私募資產 from 鏈新聞

根據白宮高層消息,川普將於週四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允許 401(k) 等退休計劃納入包括加密貨幣、私募股權、房地產等「另類資產」。

這項命令不僅可能重塑全美退休資產的配置方式,也為比特幣等高風險資產打開新的進場門戶。


電子報的最末,要向你預告 8 月 15 日(五)的【創作者經濟 IMO】線上語音活動。

❏ IMO 人物誌|屯幣寶是什麼?用屯幣寶協助你做好幣圈資產配置

新的一期【創作者經濟 IMO】線上語音活動,邀請到腦哥社群的資深貢獻者—— @不專業調韭師(以下簡稱 Tan)來作客!

在幣圈,很多人一出手就是(重倉)All in,但你知道其實也可以透過「資產配置」的邏輯,來管理風險、穩定成長嗎? Tan 將分享他入圈以來,如何一步步建立屬於自己的投資風格,並介紹「屯幣寶」這個好用的工具,讓你用簡單方法做好幣圈配置,從 FOMO 投資變成有紀律的積累。

這場對談將深入解析屯幣寶的原理、適用情境、平台選擇,並結合 Tan 的實戰經驗,幫助你在幣圈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節奏。

❍ 時間:2025/08/15(週五)21:00(時長約 1 小時)
❍ 地點:Google Meet
❍ 主持人:Tina❍ 嘉賓:不專業調韭師

❝ 𝐓𝐨 𝐛𝐞 𝐚 𝐤𝐢𝐧𝐠, 𝐲𝐨𝐮 𝐦𝐮𝐬𝐭 𝐟𝐢𝐫𝐬𝐭 𝐥𝐞𝐚𝐫𝐧 𝐭𝐨 𝐛𝐞 𝐚 𝐩𝐚𝐰𝐧. ❞
「想要成為國王,就得先從棋盤上的小卒做起。」

——Iman Gadzhi

❏ 幣圈少數「實質正回饋率」的支付卡 ether.fi Cash

我最近把 ether.fi Cash 加密支付卡,設定成 Apple Pay 和 LINE Pay 的預設卡。

從此,再也回不去了。

以前我最討厭的事,就是「加密貨幣出金」:錢要先從國際交易所轉到台灣交易所,先收一次 gas fee,轉成台幣時還再支付 30 元銀行手續費,整個流程又慢又煩。未來專法實施後,可能還要考慮稅務的問題。

但自從用上這張加密支付卡,就不用再管這些麻煩事。ether.fi Cash 已經變成我目前最愛、也最有感的區塊鏈應用。

  • ✅ 免年費

  • ✅ USDC 穩定幣直接刷卡,不必先賣幣換法幣

  • ✅ 免出金流程,少一堆手續費跟轉帳時間

  • ✅ 儲值金自託管,少一層信任風險

  • ✅ 儲值金享 10% 年化活期計息(浮動)

  • ✅ 不用「押金」也能賺回饋

  • ✅ 所有消費給 3% 現金回饋

  • ✅ 實質正回饋率(扣完匯率磨損,大約是 2.3% 現金回饋)

這是一種「邊存錢、邊賺錢、邊消費」(Save, grow, spend)的嶄新體驗。

對我來說,這才是真正的 Web3 生活入口。

還未體驗過 ether.fi 加密支付卡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教學文章,使用【創經 IMO】推薦連結申辦,20 分鐘左右就能搞定!


❏ 主編後記:把枯燥的東西做到泛流量,而且 X → Y 兼顧

你有專業,但社群上不該擺在第一層講,因為用戶不是為了學習才點進來,而是為了「有趣好玩」而來。

真正高明的內容策略,是先用「X」吸引,再用「Y」轉化。

升級訂閱解鎖更多賦能
imoweekly.im/

- 週報:主編後記
- 人物誌:語音訪談無限回放
- 卡片盒筆記:白板原始連結
- 不定期空投派發
- 年度訂閱享 17% 折扣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