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狀迴圈裡的迴圈小寶寶要離巢囉!
今天的課程圍繞在自定義函式的技巧與使用上,透過將功能包裝成函式來使用,能夠讓整個執行的邏輯更清晰、好懂。
在開始今天的討論和心得之前,想先偷偷抱怨一下互評的機制。在這門課程中,老師希望我們每週都可以產出一些心得,並透過互評能夠有所交流。在前幾週中,我覺得這個機制太棒了,不僅能夠看到同學的作品與成果,也能從同學的回饋中得到一些學習。然而,事情總是發生地如此突然:
我不曉得同學是有什麼反社會人格嗎還是怎樣,但必須承認,這個三分的評價真的讓我挺受傷的(挺無言的,從其他同學的評價來說,我的作品再怎麼差也不會只值三分吧,這對分奴來說是很大的打擊餒)。每週的練習創作都花費我大量的時間在嘗試、發想、執行,即便我很享受在創作的過程中,但看到這樣的評價,不免有點灰心喪志。因此,我蠻希望老師能夠取消匿名的評分,這樣至少我可以去詢問這位在「心得互評」上只給三分的同學,我哪裡不足只值得三分。
說完了讓人難過的事情後,就進到這週的創作啦!
本週的練習是由以下幾個元素構成:規律的格子排列、逐漸解離的格子。在此基礎之上,我又加入了顏色的疊加、線條的粗細等變化。透過將其中特定功能包裝成自定義函式的方式,讓程式在撰寫時能夠更一目瞭然地知道進行的流程。進行的流程。以下是我這週的練習作品:
在這週作品的創作過程中,讓我卡關最久的地方是如何讓顏色能夠有兩種呈現(跟AI老師討論半天,老師似乎是不明白我的要求一直做不出來),最後的解方有點一言難盡:土法煉鋼地把兩個顏色的迴圈包裝成不同函式……。所以在這件作品中,一共就有了兩隻離巢的回圈寶寶囉……
同樣附上本週的作品連結:openprocessing.or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