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

関東老王
·
·
IPFS
老福在被边缘化前,为我们争取了最后一笔资源,就像空难中奋力托举他人逃生的英雄。那一刻,他托起了团队,自己却沉入了深海。

傍晚,和老福约了顿饭。

地方就在原公司楼下,银座的“空中花园”里,一间中餐风格的小馆,光线暗,隔音好,算是老朋友偶尔见面会选的那种地方。

四年前,我刚毕业,第一次踏入这个行业。老福请我吃了一顿“饭桌上的面试”,就在这家店。当时我们都点了青椒肉丝。那道菜我记得很清楚——青椒来自长野深山,是那种因为气候限制只能在特定海拔、特定时节种出的稀有品种;猪肉也讲究,据说是农户散养,肉质细腻有弹性。整道菜的成本不低,但味道干净、纯粹,像是专为初入职场的我准备的仪式。

四年后,我又坐回了当年的位子。菜单依旧,我问老板,青椒还是那个品种吗?他说是的,不过现在更难拿到了——气候越来越不稳,那片山地年年都要赌天气。价格已经比当年贵了一成,可味道依旧,一如我初入行时的记忆。

老福是德国人,原公司的 Managing Director,业内很有名,作为一个外国人,是日本新电力市场业务拓展的代表人物之一。老福是“业务派”——擅长开新产品,拓新客户,塑造交易文化,讲究 deal sense,圈内人脉广。

菜刚端上来,我们先聊起了最近的生活。他刚从欧洲回来,说暑期还打算再去一趟避暑。东京这边,虽然已经有一半城市泡在海里,但每到夏天,还是像被困在一个巨大的蒸笼里。过去五十年,几乎年年都在刷新高温纪录——热岛效应把整座城市慢慢炙烤成了一个行走的高压锅,连夜晚的风都是烫的。他说,孩子还得上学,所以避暑完还是得回东京。这次离职,他倒是挺淡定的,拿到了六个月的带薪离职期,或许觉得也算圆满。


我提到,最近有总部派驻的 secondee(外派干部)又被抽调回去了。

听我一说,老福才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你看,现在合资公司里,大半数核心位子,都是帝能总部派下来的。真要说效忠,没人会对咱这合资公司有归属感,干脆是敷衍行事。”

对老福来说,这局面不算意外。合资公司成立时,欧电和帝能的交易团队整合,表面上应该“融合共治”,但很快帝能派 secondee 占了多数。

这些 secondee 只向帝能报告,合资公司的每个 Desk 反成了“挂名存在”,对欧电出身的那些原 Head 们来说,局面就是“光杆司令”——名义上是 Head,实则手里没几个人,更没多少实权。

欧电总部在爱尔兰,原本日本这块市场主要靠欧电日本分部经营。去年欧电和帝能整合日本电力和燃料交易业务,成立合资公司,合并了原来各自的交易团队。

表面看,是“协同共赢”,但合并初期谈好的 COO 级别职位没兑现,老福只落得个“Head of Power & Synthetic Fuels Business Development”,而前台交易团队的我们并没有欧电外派干部的身份,资源和客户渠道却基本被帝能派系掌握。

要说帝能派,背景复杂些。它是日本最大的发电企业之一,由东部电力,中部电力,西部电力联合控股,业务核心以传统核裂变动力、新核聚变动力,电力资产管理、合成燃料导入为主,文化偏“国企风”:稳健经营、控制风险、强调稳定收益。前台交易当前整体氛围,就是“守资产、低风险、不主动拓展客户,坐等客户送单”。

反观欧电派,尤其是我们日本分部这批人,传统是欧洲市场打法,就像几十年前的中国偷渡客来到美洲大陆一样,充满活力:市场导向、交易驱动,讲求主动做策略、扩客户、赚风险收益。这种文化冲突,在前台内部变得越来越尖锐。

如今合并后的前台交易团队,主导权基本落在帝能派手里,欧电派 trader 只剩寥寥几人承担真正的 P&L(盈亏)责任,正因为此,我们深感压力格外大。

老福说,自己尝试过沟通:去找JV CEO 谈过,但这位 CEO 出自 Singapore 派(总部当初协调引入的新加坡团队,风格偏金融控盘、行政流程强,决策风格“甩手掌柜”)。

“他表面会听,但其实不动,自己也不愿碰派系矛盾。”

Global CEO 虽然是欧电派系,名义上是最高层,实际上对东京市场形势也放任不管。

更大的背景是,欧电战略早就明确了:欧洲本土电力市场持续走国家化路线,海外市场只当“现金牛”用,重押的是 synthetic fuels——合成甲烷、氢基液体燃料(hydrogen-based e-fuels)这类新型燃料的全球贸易套利,资本和资源都向这边倾斜。


饭桌上,老福这些话,算是多年老友之间的肺腑之言。

我自己其实早有预判。

合并之后,我们团队的角色也在悄然变化。

……

局势虽冷,节奏更需稳。


吃完饭,和老福一起出了银座空中步道,抬头望见灰蓝的天色,楼宇玻璃里映着几架无人飞行车的轨迹。

交易人还在风里博弈。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関東老王我是老王,来日本十年,蹉跎七年做研究,后转入电力交易行业。我写文章主要分享一些生活和工作的内容,治愈自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