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109|AWS CEO 怒批:用 AI 取代初級員工?「我聽過最蠢的話」
嗨!我是本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的主編閱讀筆耕,目前和雨果.Hugo每雙週輪值一次編輯,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每週一上午 6 點派報)。也歡迎大家一起來「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即時交流。

這份電子報每週精選數則「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的交流,鼓勵大家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所以取「IMO」(In My Opinion)作為名稱中的一部分。
我們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不侷限於寫作)、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這週策展的前 3 篇文章,來自不期而遇的挑選。但我仔細看完後發現
原本是沒者預設目標的挑選,但我仔細看完後才發現,這週策展的前 3 篇文章,不約而同指向同一個重點:學會那些能用一輩子的技能。
這些技能是什麼呢?是最近最夯的 AI 嗎?其實不是,而是更底層的思維能力。一起往下看看吧!
❏ 本週焦點
🔸 AWS CEO 怒批:用 AI 取代初級員工?「我聽過最蠢的話」
🔸 人生體驗攸關,你真正該投資的技能
🔸 你應該把自己的能量當成奢侈品,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
🔸 穩定幣是什麼?和比特幣差在哪?川普「天才法案」引爆數位美中貨幣戰
🔧 出國突發腦出血!一家人如何扛下 253 萬醫療費?
🔧 訓練 AI 把我長文「回收再利用」(repurposing)的指令
🌍 摩根大通重磅解讀:四大因素讓以太坊跑贏比特幣
🌍 富邦雙核心戰略基金值得買嗎?從比特幣配置到手續費剖析,4 大重點一次看
💪 主編後記:有效聆聽的基本原則,讓聆聽「主動」
❏ AWS CEO 怒批:用 AI 取代初級員工?「我聽過最蠢的話」 by 寶玉
初級員工可能是你公司裡薪資最低的員工了,同時他們也是對 AI 工具最投入、最熟悉的一群人。
・「要是真這麼幹了,十年後,公司裡沒有任何人累積起經驗,這要怎麼辦?」他反問道。
・「我的觀點是,你絕對應該像以往一樣,繼續招聘大學畢業生,教他們構建軟體、分解問題的正確方法,並引導他們深入思考。」
這位 CEO 還為身處 AI 時代的年輕人提供了一些職業建議。他認為,現在的孩子需要學習的是如何學習,而不僅僅是學習某些特定的技能。
・「我認為應該強調的技能是:你如何獨立思考?你如何培養解決問題的批判性推理能力?你如何培養創造力?你如何培養一種持續學習的心態,去掌握下一項新事物?」
他認為這種方法是必需的,因為技術發展得太快了,指望靠學習幾項狹隘的技能就維持 30 年的職業生涯,已經不再現實。他希望教育者們轉而教導學生「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分解問題」,並相信掌握了這些技能的孩子們將會茁壯成長。
閱讀筆耕 🙋 IMO :再強的職棒球隊都需要「農場」
我想用職業棒球隊來比喻這篇文章的核心概念,再強的隊伍都需要「農場」。
這些 AI 工具就像選手在訓練時使用的先進器材。我們不能因為有了這些好的器材,就把初級選手整個淘汰掉。球隊或公司要長久營運,需要源源不絕的人才補充。
畢竟 AI 只是設備,操作設備的是人,他們的經驗如何培育、傳承和提升,必須從基層開始養成;比起學會硬技能和操作 AI 產品,更看重「學習如何學習」,那麼無論時代怎麼變遷(推出更新、更前所未見的技術),你都能快速適應。這是培育人才最重要的地方。
❏ 人生體驗攸關,你真正該投資的技能 by Pangyu 胖魚
未來 20 年,你要把時間和精力「投資」在哪一項技能上?
你願意用 20 年去成為哪個領域的專家?這才是決定人生體驗的根本問題。
・如果你選擇的技能是「翻譯/外語」,即使你花 20 年打磨,在 AI 的演進下,這類技能的邊際價值只會逐漸下降。
・但如果你把時間投入到「水電工」這種與現實世界深度結合、需要具身智能的職業,AI 在可預見的未來仍然難以取代,20 年後你依舊能擁有不菲的價值。
所以,真正值得思考的是:你是否能選擇並堅持一種 不會被 AI 輕易取代的長期技能?這,比任何金融投資都更重要。
閱讀筆耕 🙋 IMO :投資自己,超越資產
這篇貼文感慨許多人談論投資時,往往只關注於加密貨幣或股票等外在資產。然而作者想強調的是,最重要的投資——尤其是年輕時——應該是自己,包括提升技能,且這些技能可以在未來的 20~30 年內持續受用。
以及選擇那深度融合於現實世界的技能,這樣即使在 AI 盛行的時代,也難以根本性被取代。
我覺得某種程度上,也呼應了第一篇策展內容:學習如何學習。無論外界怎樣變化,自己都能掌握學習的方法,是一項無法被取代的技能。
❏ 我最近在學東西,發現有幾個能力真他媽有夠重要 by Moco Lee
・第一個絕對是要能看「長」影片的能力。
・第二個能力是要能「聽」的長內容。
・第三個能力是要能看得下書。
・第四個能力是能自己寫得出字來的人。
雨果・Hugo 🙋 IMO :調整手機使用模式
「分心」是專注培養技能的頭號敵人,但只要連網的智慧型手機不離身,我們很難有深度專注的體驗。畢竟,滑一下手機大腦就會立即釋放腦內啡,這種 3C 刺激的快感,誰能不淪陷?
若要改變這一切,可以嘗試做以下調整:把螢幕調成黑白降低吸引力、刪除社群軟體的APP改成只用電腦登入、把手機收到手機袋以及規範每天晚上幾點之後就不看手機訊息,相信不用多久就會看到效果!
閱讀筆耕 🙋 IMO :3+1
這則選文很好地呼應了前一篇提到的「學習如何學習」,前 3 條是輸入,再配上 1 條輸入,完美的學習閉環。
❏ 穩定幣是什麼?和比特幣差在哪?適合投資嗎?川普「天才法案」引爆數位美中貨幣戰 from 天下雜誌
當然穩定幣不是零風險:
・主權風險:撼動央行貨幣政策
・監管風險:各國法規尚未統一,跨境監管的落差
・洗錢工具
・技術風險
閱讀筆耕 🙋 IMO :穩定幣熱議連發
上一期週報我們才看到〈商業周刊〉介紹穩定幣,這禮拜我們也策展〈天下雜誌〉對這個話題的討論。
天下特獨立出一段,聊到穩定幣的風險,當中的「主權風險」(央行貨幣政策功效被削弱)確實是比較少被拿出來討論的,值得一看。
創作者與數位生活
❏ 出國突發腦出血!一家人如何扛下 253 萬醫療費? by 謝克群
旅平險投保重點 Check List:
・醫療保額(意外傷害/海外突發疾病、) ≥ 100 萬
・大多數刷卡送的旅平險不保旅途「全程」,只保障「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期間」
・是否包含 COVID-19 的保障涵蓋
・旅行不便險能加就加
・15 歲以下兒童保障不足(台灣法規制度使然)
・有多的預算時,可在日本加保當地旅平險
閱讀筆耕 🙋 IMO :當地旅遊局
對我來說,這篇貼文的亮點來自一組關鍵字「當地旅遊局」。
出遊前,我們可以做點功課,檢查旅遊國家有沒有這種專門為海外遊客量身訂製的保障方案,因為是公部門主導,保費想必不會太貴,可善加利用。
❏ 訓練 AI 把我長文「回收再利用」(repurposing)的指令 by Zac Phua
我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
・AI 能從不同角度提煉出長文的核心思想;
・再用全新的故事和角度,創作成可以獨立存在的短文;
・而不是只是照抄長文內容,然後簡單切割成幾篇短文而已。AI 指令丟到 ChatGPT 5 和 Gemini 2.5 Pro,再餵他們同一篇長文測試⋯⋯Gemini 完全 get 到我的要求,雖然生成的短文還有改善空間,但真的比 ChatGPT 好很多,更有我平時寫作的味道。
創作者經濟與 Web3
❏ 摩根大通重磅解讀:4 大因素讓以太坊跑贏比特幣 by 比推 BitPush
根據摩根大通(JPMorgan)最新發布的研發,華爾街分析師將這一現象歸因於四大核心因素——ETF 結構優化、企業財務部的增持、監管層態度緩和,以及未來質押功能的潛在放開。這些因素不僅解釋了以太坊的近期強勢,也預示著它未來可能擁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 富邦雙核心戰略基金值得買嗎?從比特幣配置到手續費剖析,4 大重點一次看 from 鏈習生
這檔基金結合了比特幣 ETF 與成長型、收益型資產,主打具備多元配置與穩健收益的優點。以下我們將從新聞宣傳、資產保管、投資成本,到實際的資產分散配置,是否真的是個值得——幣圈人——投資的新選項?四個角度切入剖析。
電子報的最末,要帶你重溫 8 月 15 日 晚上 9 時【創作者經濟 IMO】線上語音活動,邀請到腦哥社群的資深貢獻者 @不專業調韭師 來作客!
這場深入解析「屯幣寶」的原理、適用情境、平台選擇,並結合調韭師的實戰經驗,幫助你在幣圈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節奏。讓我們一起以文字重溫現場。
❏ IMO 人物誌|屯幣寶是什麼?用屯幣寶協助你做好幣圈資產配置 ft. 不專業調韭師

穩定幣已經不只是金融創新
而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數位貨幣戰爭
——天下雜誌
❏ 幣圈少數「實質正回饋率」的支付卡 ether.fi Cash
我最近把 ether.fi Cash 加密支付卡,設定成 Apple Pay 和 LINE Pay 的預設卡。
從此,再也回不去了。
以前我最討厭的事,就是「加密貨幣出金」:錢要先從國際交易所轉到台灣交易所,先收一次 gas fee,轉成台幣時還再支付 30 元銀行手續費,整個流程又慢又煩。未來專法實施後,可能還要考慮稅務的問題。
但自從用上這張加密支付卡,就不用再管這些麻煩事。ether.fi Cash 已經變成我目前最愛、也最有感的區塊鏈應用。
✅ 免年費
✅ USDC 穩定幣直接刷卡,不必先賣幣換法幣
✅ 免出金流程,少一堆手續費跟轉帳時間
✅ 儲值金自託管,少一層信任風險
✅ 儲值金享 10% 年化活期計息(浮動)
✅ 不用「押金」也能賺回饋
✅ 所有消費給 3% 現金回饋
✅ 實質正回饋率(扣完匯率磨損,大約是 2.3% 現金回饋)
這是一種「邊存錢、邊賺錢、邊消費」(Save, grow, spend)的嶄新體驗。
對我來說,這才是真正的 Web3 生活入口。
還未體驗過 ether.fi 加密支付卡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教學文章,使用【創經 IMO】推薦連結申辦,20 分鐘左右就能搞定!
❏ 主編後記:有效聆聽的基本原則,讓聆聽「主動」
最近在忙「鏈習生 Web3 實戰營」的 45 天陪跑活動,期間中有線下的 Office hours,為了能妥善處理這種一對一的直面,我重溫了些相關資料,原來「聽、說、問」是同樣重要,這張卡片從「聽」先開始 👇
升級訂閱解鎖更多賦能
imoweekly.im/
- 週報:主編後記
- 人物誌:語音訪談無限回放
- 卡片盒筆記:白板原始連結
- 不定期空投派發
- 年度訂閱享 17% 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