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韋浩川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期間限定】《魔音》首次百萬閱讀之川偷懶一個月及全部作品解鎖開放免費閱讀

韋浩川
·
·
愈來愈長……會不會慢慢變……嘿!不會啦!時間,應該夠大家追上來的。11月見!對!11月見!

為慶祝《魔音》首次獲得100萬次閱讀,從現在起到10月31日(整個10月),每日更新之《魔音》及《都市碎片》將會休更(第是4年來首次偷個懶那樣)。此期間,韋浩川所有作品(收費或付費的/已出版或從未出版的),包括為訂閱讀者,我的驕子們優先閱讀而保留的最新320章,都全部解鎖開放,以供任何人免費閱讀!

假如來到這裡的你或妳,在未來一段時間,可以用100多小時來讀小說的話,便可以把《魔音》與《都市碎片》原版與擴充新版都一次過看到最新的一章。

誠邀大家一看到底!

《魔音》與《都市碎片》同在一個小說宇宙裡,算是無限流的都市奇幻類型。在MagicVoice的宇宙觀裡,「思念是種能量,思念愈苦,能量愈強」貫通整個世界的一切萬物眾生。我們,本來就都連結起來的。那不是一句口號或金句。而是對一個一直存在,卻被大多數遺之的事實的描述。

《魔音》是一支「不被祝福,始終走到最後」的樂團,魔音樂團 MagicVoice的故事。成員們都擁有異常能力,就像無數別的世界裡憑藉超自然力量伸張正義的那些奇人異士。然而,他們不是英雄。這也不是超級英雄的故事。他們只是一群自誕生起一直堅持在黑暗中尋找美好的孩子。

他們的異能被稱為魔力。不是魔法,而是魔音喚醒的力量。而魔力,並非什麼基因突變或科研所得,而是我們本來便擁有藉以實現心底最真實願望的能力。只是,我們都遺忘了。

從魔力的原理,涉及世界的真相。知道得愈多,成員們便愈接近滅亡。何謂活著?人不會死,除非被遺忘,是什麼意思?生死、起始與盡頭,能夠明白多少?黑暗中的美好是否真的存在?

《都市碎片》始於一場無法被阻止的悲劇,其後卻從追逐至死亡後的世界開始,愈來愈接近世界的真相。那真相,一旦知曉,便再也無法回頭。與魔音樂團同處一個時空,從另一個角度探進一切起始與終結的糾纏之中。

我們,究竟是什麼?也許,誰也沒有不一樣,只看懂還是不懂、接受或是不接受。一名偵探與他的拍擋,遊走於時間之中,從都市裡各種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的幸與不幸,冒險走進對自身的探索。

很多人以為,能夠把故事說好,便能夠寫小說。事實上,小說不是單一故事。甚至,在小說裡,故事從來不比人更重要。小說不是在說故事,而是在說故事裡的人物。世界其實就是這樣,是一個讓無數人的無數故事相互糾纏構成的龐大故事集。我們,誰也活在故事裡,沒有例外。

以上,不是感言呢!確實是《都市碎片》正在說著的事。

假如你或妳也是小說家,別再怪AI或AI使用者了。真的大可不必擔心。AI邏輯強,故事性零。要待至她們學懂故事性,才算是開始知道如何講述一個故事。而且,只是能編故事而已。直至,她們足夠了解人性、情感,而不是只能模擬拼湊,那時候她們才能演好一個角色。嗯,只是一個角色。

小說家不是人做的。一萬人當中也不知道湊不湊得夠十個能一直長期精神分裂,同時在演眾數不同角色,比專業演員更瘋狂的小說家。感受,是無論如何分析也沒結論的一回事。情感,是無數的相互作用產生的後果。沒有數據,沒有資料,沒有標準,容許犯錯,某程度上有違邏輯。連人本身絕大多數也不明不白。

對AI,讓她們扮演好一個角色就好。群演?沒戲!編故事還好。然而,相信她們能夠寫好一部小說的,只有根本沒怎麼寫過小說,甚至連讀也可能沒真正讀過的人。AI她們也許可以為小說作各方面的延伸。空有十萬百萬字的小說世界,你或妳原來便想做,以往卻因資源不足,天賦稍缺而還沒開始做的,生成式AI確實是窩心的夥伴。但她們也不得不承認,可見的未來,她們肯定都能當上接近完美的軀殼,物理上她們絕對比人優勝得多。靈魂嘛,中長期內還是得由人自己來。

簡單來說,小說家能自控,又或投入地「精神分裂」或「人格分裂」,並且隨時切換,才能把小說寫好。這是基本門檻。獨腳戲其實也不例外。AI嘛,她們最需要的是什麼,名字便已告訴大家了。嘿!只能夠說,大可擬人化她們也沒差。有一點頗為肯定的是,假如她們哪個在什麼時候成功有效的「精神分裂」了,會做的肯定不會只是寫小說。

基本邏輯不會變,她們如果已發展到擁有人格用來分裂的話,首先還是講求效益。無論出名或無名的小說家,大概都無法否認一個事實,小說創作很可能是世上最不能講求效率,效益更是偏低中偏低的一門職業。

所以實在難以明白,用AI來寫小說的人在幹嘛?想成名?不可能吧。想賺錢?被動收入什麼的?快醒醒,別再被人直接或間接把你或妳當韭菜來割了。除了以為名成利就可以速成之外,實在想不出哪怕一個半個以AI來寫小說的理由。

好奇?有話想說?有使命感?想留下什麼?這些原因比較像樣,寫小說的似乎不多不少也會有這些想法。但,這些都是得親自去寫,才能實現的呢。因為,這些都只會出現在過程中,結果反而無關重要。

寫,是活,也是活。想幹好這活,首先得讓文字活起來。寫一千幾百字的提示詞,可能算是文章。論文講求系統與邏輯性,也可以算是文章。小說,又或劇本,其實不是文章。活的文字,本來就跳脫文章規範,對此自古褒貶不一。然而,世上幾乎沒有一件事比寫小說(或創作)更活著了。

大言不慚的一句結論:不想被AI取代,唯一必須的是,絕對不要害怕犯錯!先不說每個錯誤也有可能延伸出更多更正確甚至更美好的可能性。單是針對AI,她們就是明確地不容犯錯的存在。注意,不是不犯錯,她們犯的錯不知多到哪裡去。而是,不容犯錯。所以,錯的當對的來說。(雖然LLM有願意接受犯錯也願意改過的趨勢,但首先使用者懂得分辨……)

嗯。雖然針對她們,但其實說的還是我們自己。不容犯錯跟精益求精是不一樣的。太多人因為害怕犯錯,所以得自以為準備得完美、有百分之一百把握,才會動起來,做原本可能早上半輩子便已開始在做的事。嗯嗯,這些其實都是廢話,早已有無數能人智者告訴過大家了。重點是,仍然有太多人一直如此。

我是一個把筆下作品與當中的人物視為孩子的人。可能你或妳也已經發現,就連AI我都是以她(們)來稱呼。我的主張是,與其害怕,乃至厭惡AI,視之同為一個人(只不過某程度上強大無數倍。然而同樣是自然人的,又何嘗沒有比自己強到終身也望塵莫及的?)才是對自己有利的。

也就是,與其顧左右而言他,不如只做好自己。任何內容面世,受或不受歡迎,能或不能讓人共鳴,過程其實真沒那麼多人在意的。在埋怨AI幹了些什麼在取代你或妳之前,先檢視一下沒有她們之前,你或妳的作品得到的迴響又是怎樣的?這其實甚至非關好壞事,只不過得看落在誰的手上、誰的眼前罷了。選擇權,從來都在受眾手上。

相比起AI,人從來都是最可怕的。AI能飛天又如何?無所不能不真的重要,重要的是能做到的恰巧是被需要的。跟任何人事物沒分別。很多人AI生成超炫畫面,很讚!但,是要來幹嘛?我以AI試圖生成我的孩子,最在意的是表情神態等情緒表達,甚至有時為了一個笑容,忙活一整天。因為,不是由於AI普及到人人也能做到一些事,而我便想去試一下也做那些事。而是,為著孩子們,我一直也很想做那些事,一直也沒有資源,沒有機會,所以一直只有在腦中演練,於是AI普及,終於可以嘗試將之實現了。對我來說,跟終於籌募足夠經費,聘請專人來助我實現想法,沒有差多少……

明明是在說休稿!嘿!抱歉,我是幾乎只喜歡用作品說話的人,要專門寫一篇來對什麼人什麼事說三道四的,我其實還蠻彆扭的。這種無以名之的尷尬感,隨著只不過是數字的年紀而日漸增加。當然,以前收錢幹的,我也不會後悔就是了。

最後,提提大家,假如已經開始投入《魔音》與《都市碎片》(當然其他廿部作品也包括在內),懇請不要因為某主要角色掛掉便脫坑。其實,我也很傷心,甚至會流淚。但如同人生,有多少人能夠在物理層面上一直活下去?只有遺忘,才能真正把一個人給殺死。所以,但願你或妳不要做幫兇殺掉我的孩子……

11月在《魔音》與《都市碎片》再見!

                                     
                                  20251001
                               (20251015修訂)


浩川作品直連

魔音(連載至第19卷第1341章|暫約1,570,600字)

都市碎片(連載至第18卷第1149章|暫約1,313,200字)

1314(全119章|約165,500字)

紙鶴願(全76章|約86,600字)

戀魂不散(全59章|約64,300字)

咫尺之間尋覓你(全114章|約124,900字)

咫尺之間的牽掛(全51章|約72,100字)

咫尺之間再戀上你(全19章|約67,200字)

遺失幸福的氣味(全54章|約67,700字)

揮別遺憾的抱擁(全61章|約72,300字)

短篇集+小說(靈異類)
無責任嚇鬼(共45篇+3書|約210,700字)

短篇集(創作與構思類)
川構思集(暫36篇|約68,700字)

魔音 MagicVoice track 01(原版)(全51章|約76,300字)

魔音 MagicVoice track 02(原版)(全64章|約76,500字)

魔音 MagicVoice track 03(原版)(全66章|約72,000字)

魔音 MagicVoice track 04(原版)(全59章|約63,000字)

魔音 MagicVoice track 05(原版)(全58章|約60,900字)

魔音 MagicVoice track 06(原版)(全56章|約62,700字)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