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防詐騙02-去中心化交易DEFI】

~加密.阿努~
·
·
IPFS
·
前一篇講完中心化交易所以及社群可能遇到的詐騙例子,接下來講講去中心化金融,在操作時可能遇到怎樣的詐騙情形

去中心化金融 (DEFI) 使用者需要防範的詐騙類型

相較 CEX使用者,DEFI用戶最大的資安風險以「合約漏洞」與「授權騙取」為主要可能遇到的情況,當然也有部分詐騙情況與CEX使用者相似
主要會遇到的情況包括

1. 社交工程/釣魚(Phishing)

操作模式:透過假網站、假客服、假郵件、假連結或惡意 QR code 欺騙你輸入私鑰、種子字句或簽署惡意交易。
範例/情境

  • 收到看似官方的電子郵件或 Telegram/Discord 私訊,內含「你的錢包被凍結、請登入驗證」的連結 → 連到仿冒錢包介面、要求你輸入私鑰或助記詞。

  • 在推特點了「官方活動領空投」的短連結,導到惡意 dApp 要你 connect wallet 並 approve unlimited 的權限。

2. 騙取授權/錢包簽名(Approval / Malicious Signature)

操作模式:誘導用戶在錢包(如 MetaMask)對惡意合約做 approve(授權),或簽署一筆看似普通的訊息,但該簽名允許盜轉資產。
範例/情境

  • 點擊一個看似要「領取 NFT」的按鈕,結果彈出要求你批准合約把某 token 的無限轉移權限交給攻擊者合約。

  • 簽署「驗證你是人類」的訊息,但實際是授權某合約花費你的代幣。

3. Rug Pull / Exit Scam(池子撤走流動性)

操作模式:項目方或合約擁有者在代幣剛上市後抽走流動性(把流動性池裡的資金換走),造成代幣價格瞬間暴跌、買家資金鎖死。
範例/情境

  • 新代幣上線,社群鼓噪吸引買盤,幾天後代幣能賣但流動性被移走導致無法換回穩定幣或 ETH。

  • 合約未被 renounce(擁有者未移除權限),開發者可以直接 mint 大量代幣或停止交易。

4. 養老鼠式龐氏、Ponzi、詐高利誘導(Yield Scam)

操作模式:承諾高額、穩定回報(例如保證 APY、複利)以吸引入金,實際用新錢給老錢或直接捲款。
範例/情境

  • Telegram 有「保證 20% 月報酬」的投資群,要求先存入某地址或透過私人 Bot 參與;一開始小額出金正常、後面就停止。

5. 假 Token、山寨合約(Copycat Tokens / Scam Tokens)

操作模式:創造外觀與知名幣類似的假代幣,誤導投資者購買,或創造一個看似合法但內含惡意邏輯的合約(如不能賣出)。
範例/情境

  • 搜尋某知名代幣時,不小心買到名字幾乎一樣但合約不同的代幣;或買到「honeypot」代幣(能買入但無法賣出)。

6. 假 NFT 市場、洗盤與刷單(NFT Scams)

操作模式:用假網站或假市集、或用洗牌交易誇大成交量,提高價格後捲款;或創作者在不可退回白名單中放後門。
範例/情境

  • 假 NFT 掛在非官方市集連結上,被誘導 connect wallet 並簽署交易。

7. 假借技術漏洞通知或掃描(Scareware)

操作模式:攻擊者告知你「你的節點/錢包有漏洞/被列入黑名單,請點此修復」誘導點擊。
範例/情境

  • 在 Discord 被告知你的合約被列為可疑,點連結後被要求簽署交易或輸入助記詞。


實務上「你可能會遇到的情景」總結

  • 在 Twitter/Telegram/Discord 被私訊「官方」活動連結。

  • 新代幣價格暴漲,社群強烈推薦「快買」。

  • 要連接網站領空投時被要求 approve unlimited。

  • 在二手 NFT 市集中看到超低價作品,點進去要求簽名。

  • 接到自稱交易所客服的私訊要求你提供簡訊驗證碼或私鑰

絕對不可以做(紅線 / 絕對禁忌)

  1. 絕對不把助記詞 / 私鑰 / keystore 檔案告訴任何人或在任何網站輸入。

  2. 絕對不在不明來源的網站或 dApp 上簽署任何「approve unlimited」或你不懂的交易。

  3. 絕對不把 2FA 簡訊驗證碼(SMS OTP)或交易所的臨時代碼提供給任何人。

  4. 絕對不直接用社群私訊連結登入交易所或錢包(除非你確認是官方連結)。

  5. 絕對不大量一口氣投入未知或高風險的項目(尤其是保證高利的)。

  6. 絕對不把同一個電子郵件/手機/密碼用在多個重要帳號上(降低一次被盜的衝擊)。

可執行的防護動作(實務 Checklist)

  1. 把助記詞只存在冷錢包或紙本,永遠不在網頁輸入。使用硬體錢包(Ledger/Trezor)來儲存大額資產。

  2. 使用小額測試交易:要跟新合約互動前,先用極小額(例如 0.001 ETH)做買入/賣出測試,確認能賣出且無異常。

  3. 審查合約地址:買代幣前到區塊鏈瀏覽器(Etherscan、BscScan)確認合約地址、持有人分佈、是否有 mint/blacklist 權限、是否已 renounce owner。

  4. 檢查流動性:看流動性池的深度、鎖倉(liquidity lock)與流動性鎖定期限;流動性未鎖且創作者持有大量時要特別警慎。

  5. 勿隨意 approve unlimited:在 MetaMask 裡改授權為有限額(或使用「revoke」工具定期撤銷授權)。

  6. 利用工具做基本檢測:用多個資料來源(代碼審計報告、Token Sniffer、RugDoc、社群討論)交叉判斷;但記得「有審計也不是 100% 安全」。

  7. 確認官方來源:官方網站、Twitter、Discord/Telegram 的 pinned post、白皮書、GitHub,優先透過已知官方渠道的「書籤」或直接輸入域名,避免點短連結。

  8. 分散風險:將大額資金放在冷錢包或多個錢包,熱錢包只放日常交易所需的小額。

  9. 定期檢查授權與活動紀錄:使用「Etherscan Token Approval checker」或第三方授權管理工具定期撤銷不必要授權。

  10. 使用硬體錢包簽名重要交易:大筆交易或 approve 時用硬體簽名,比軟體錢包安全得多。

  11. 驗證合約交易內容(Gas 頁面):在錢包彈窗看清楚要簽署的交易內容與目的,而非只看金額。

  12. 多方求證:名人 endorsement 或 Telegram 群組的推薦,不等於安全;以白皮書、合約、流動性、團隊透明度交叉驗證。

  13. 避免在公開 Wi-Fi 或被監控之設備上處理私鑰或簽署交易。

如果不幸遭遇詐騙或懷疑被盜,應立即做的事

  • 立刻撤銷授權(revoke)對可疑合約的 approve 權限(若還能限制)。

  • 把剩餘資產轉到新的、沒有在網頁輸入過助記詞的冷錢包(如果私鑰或助記詞已外洩,必須先換錢包並保證新錢包安全)。

  • 向當地執法單位報案,並保留所有對話、交易 hash 與證據。

  • 向相關區塊鏈社群/安全公司通報(有些情況可請求凍結或標示惡意合約)。
    (重要:加密資產通常無法保證追回 — 盡快採取行動能提高挽回機會,但不要相信「代為追回需先支付費用」的二次詐騙)

小結

任何要求你透露私鑰、助記詞、或要求在不熟悉的網頁簽署無限制授權的行為,都是詐騙高危險行為;把資產安全放在硬體錢包、用小額測試交易、檢查合約與流動性、並且養成撤銷不必要授權的習慣,是最實際的防護。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时事・趋势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加密.阿努~幣圈小白引路人 努力帶領幣圈新手們走出新手村!! 跟大家一起學習成長 分享者|學習者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