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不藏‧私心得

走出門想去買一個東西,可能沒有特別的原因,原本想買可樂回家當快樂水,進小七之前看到門口有吉伊卡娃的扭蛋,順手扭了一個,要結帳的時候發現飲品兩件可以抽抽樂,有機會0元拿走兩件商品,所以你又多帶了一瓶雪碧。
這些你沒多想的事情,做行銷的人都試圖洞見以及偵查;最好是他們可以研究到,你在準備買東西的一路上,都會想著他們家的產品,最好是你一想要買內褲,就想到我們A廠牌有超好超棒的內褲值得買。
行銷漏斗和消費者行為歷程
圖文說明可以看Welly SEO的「行銷漏斗」解釋。
⬇️漏斗第一層:相見歡(第一印象)
⬇️漏斗第二層:斟酌考慮(CTA)
⬇️漏斗第三層:行動階段(評估與實踐轉換)
⬇️漏斗底層:忠誠客戶和口碑行銷
你先要「看見」一個品牌,先認識到,之後才有可能加入購物車或是考慮,無論是下廣告或是各式各樣的DM和電子報,要賣東西要先留下好的印象。
被看到之後,就有可能會有人想買你的東西,這時候你需要揣測什麼會影響客人的選擇、怎樣可以增加他的消費可能——想出讓衝動消費和謹慎購物的客人,都淪陷的方式。
等到客人願意購買,你的系統介面有沒有辦法讓客人順利走到轉單完成,甚至讓他多帶一件商品?
另外無時無刻要注意,現在很多人在買「想要」而不是「需要」,要塑造自己品牌的獨特魅力,創造死忠客群,甚至讓這些客人自願幫你分享、推薦你的產品。
這個行銷漏斗可以和下面消費者歷程交叉比對,WELLY有結合不同的消費者思考歷程說明,這邊分開說。
消費者行為歷程
Cheers分享:消費者行為心理解析:如何洞悉消費者的內心世界?
認知需求(起心動念)
蒐集資訊(多方比較研究:論壇留言/使用者留言平台)
評估選擇(具體價格/品質等比較)
購買決策(完成評估以後決策)
購後行動(消費者體驗,鞏固消費者信賴關係)
看了以後是不是覺得跟上面很像,這些都是行銷人員研究分析,以及他們做為消費者本身不停反身檢視、調整之後,所建構出來的消費者行為歷程:天氣熱所以想喝飲料、去買手搖之前看DCARD推薦、買之前看哪家CP值高又吸引人,最後再留個喝了之後的評價。
不管在哪個階段,讓你看到我們家的內褲,想到內褲就想到我們家,就是行銷人會堅持一生的忍道(❓
講完這些,來說說SEO。
所以什麼是SEO?
SEO(搜尋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說簡單一點,可以讓你免費賺大錢。
當然,這個免費不是那種納涼吹冷氣的免費。
比起下廣告,每次點擊CPC設多少、要怎麼競爭到好的廣告頁面,SEO透過「優化網頁內容和網站架構」,取得自然的好排名。
意思就是說,如果你SEO做得很強,假設你的公司賣保險,查保險的時候撇除廣告不談,你公司的內容會在搜尋頁最上面,就是第一名的位置=有機會讓最多人看到你=免費廣宣
SEO爭取的,是要讓搜尋引擎的爬蟲看到你的內容,好好地往前放。
爬蟲是啥?這大概是從英文來的,搜尋引擎檢索頁面收錄的過程,直翻叫做「爬取」,也有人說可以叫蜘蛛,你就想:這些東西爬過你經營的網站,然後把好的東西包起來丟給查資料的人看。
如果他爬過去之後覺得看起來都很像、很無聊、對查資料的人沒幫助,那他就會無視你,可以讓你找到第100頁都找不到你家的內容。
AI OVERVIEW
剛剛說到SEO成功可以免費爬上第一名,但其實真冠軍另有他人,就是所謂「精選摘要」,是GOOGLE選出來的最佳內容,會被節錄一小段文字放在搜尋欄位的下面,他的後面才是其他網站。
摘要本來是GOOGLE選的,但還有智慧預覽和智慧摘要這些打擊內容創作的東西,畢竟你不用點進去就知道大概長怎樣了,那幹嘛點?
國外當初在哀鴻遍野的摘要和AI摘要,現在台灣也可以看到。
但我相信AI摘要的內容荒謬程度大家是有目共睹,而且AI也是人創作跟養出來的,我認為不用灰心,有得拚。
我在某個面試有和面試官分享我對這個AIO的看法,但這邊我有點懶得講(?
如果要做好SEO,可以分成內容派和技術派,分別是做出好的內容自然就會吸引人,還有要安排好標題Heading的H架構和網站meta內容等等的技術,才能讓搜尋引擎爬到你。
我覺得兩派沒有絕對,都需要。
但我傾向內容派(欸
피땀눈물血汗淚,皮肉骨
因為GPT、CLAUDE等新興AI工具的發行,減少了大量人工整理檢索的時間,在與時間賽跑的行銷產業中,這些輔助工具變成了必須要了解的寶貝,讓你把時間花在刀口上。
「與AI協作的SEO,AI產肉,撰文者給骨頭『Prompt』」
這標題是在說什麼?
當在做SEO的時候,找到目標「關鍵字」是重要的事前工作。
這關鍵字就是使用者會拿來當入口找到你的字。
比方你做保險,就不大可能把「婚祕」當成關鍵字吧?延伸一點可能可以做理財、投資、人生規劃,但一定要鎖定重要的保險服務相關關鍵字。
掌握有效關鍵字之後,還要骨頭架構清楚,安排好文章結構、研究調查過後掌握好文章內容的品質,才能真正成就好的文章。
AI是輔助思考和梳理,也能幫忙查資料和彙整,但他會有AI幻覺、出現離奇的錯誤內容,並且不大可能在你沒和他說好之前,就和你擁有一樣的專業和理解,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培訓這個夥伴,並且也要知道,重要的事,你要自己檢查好跟定下來,不是讓他幫你管。
*Prompt:文字提示、詠唱、咒語,就是你對AI的提問或指令
脣齒相依,唇亡而齒寒
撰文者要知道怎樣是好的肉,不是空想而是實際做調查研究,必要的話也要實地走訪拍照或採訪。
有人說「好的結構,抄就對了」,好的結構可以自己做研究去了解,寫美食推薦、旅遊評比,會有不同的推薦結構,但在數位時代決勝負的關鍵之一,是實際經驗。
體驗難以複製,AI再神也很難直接神出一個人模人樣的體驗心得。
E-E-A-T
SEO和內容經營者都熟悉的專業性、權威性、可信性,後來又被新增了評斷依據——經驗性。
如上面所說,真實經驗是AI內容產出無法涉入的鴻溝,AI沒辦法創造虛擬逼真的真實經驗。
實際做田野調查、採訪、試吃、親自開箱,可以是內容經營者素材的重要價值來源。
另外關於建立內容的良好體驗方面,好的要說,不好的也不能避開,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啊不過這真的好難?」
如果你只講好的,瘋狂對自己誇誇,換做你是消費者,這樣無限自捧的內容,對你來說有幾分可信度?相對綜合評比、說好也道壞的網站,怎樣的內容對你來說更有價值更全面?
CTA
因為要拚轉換,CTA行動呼籲固然要埋,但是考慮長期客戶的維護、忠誠與信賴感的培養與維持,適當的行動呼籲、藉由消費者痛點闡釋強調產品/服務特質,更能在綜論商品的時候點出自己優勢,而不是在誇誇海洋中被轉換率綁架、丟失執行內容經營的核心——提供有價值的內容。
完美的靈與肉
⭐加入真實體驗埋入CTA和消費者痛點和誘因
⭐對的關鍵字(靈魂)好的架構(骨),符合所設定客群的遣詞與主題面向(皮囊)
⭐找到好的架構就用起來,不是叫你抄,要自己有想法
你猜猜看
你猜猜看,我寫這篇文章有沒有做SEO?
我可以直接告訴你。
答案是沒有。
如果完全不考慮SEO、消費者意圖、爬蟲搜尋優化叭啦叭啦,我可以創作出比去尼的再見更多火星文和莫名其妙字符的作品,根本不安排關鍵字,也不管文章架構和層級和摘要(完全不管讀者應該會不想看哈哈哈。)
自己創作沒在業,流量和點擊什麼的根本都是大便。
【街聲點播】去尼的再見 Fxxk u Goodbye
但SEO的目標講直接一點,就跟找工作不一定會直說的答案一樣:就是要賺錢。
作為一匹野馬,你可以在任何你想要的草原奔跑;
但如果你是一匹賽馬,你就背負了期待,需要在指定的賽道跑出好的成績,你一樣在跑,但是記得,要在範圍內發揮自己的實力,背上的人或許會告訴你怎麼做,賽道也被設計得很仔細,但實際跑起來,要怎樣調整呼吸和規劃步伐,就會是你的能耐。
愛上一匹野馬,可我的家裡沒有草原。
❓❓❓❓❓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