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九月:標記回憶的位置與意義|客座作家:楊翠) · 第三天

找幸福 標記回憶的意義與位置 |第三天恐懼 有光有影

Creative
·
·
IPFS
·
如果從出生後到回來前的人生,像大樹的長成,我覺得這一回來的幾年,是以近五倍十倍以上的時速,迫人就像樹遇熱旱枯萎般,瞬間老化。....恐懼成真的一霎那,所有的不捨讓心情換為另一種方式的存在。低吟了好久好久,又過了幾個秋。

多少的同理,讓一個風箏放飛!繫著一端的,仍是滿滿的親情與支援,即使晃蕩的幅度再大,還是找得到歸回的道路!

但有些事情的發生,似乎直接影響了情懷,挑撥了生活的穩定感。尤其是和情感有關的事。

所謂用心對待的友朋,所謂的原本以為的未來,在現實的情境考驗下,漸漸地讓我感受到不一樣的況味。原本想相托相持的力量,開始令人擔心不定,似乎感受到了一種恐懼的觸動。為了讓乘載的日常如一般地行駛,我將躲著的小小恐懼掩起來。假裝她小到不要緊,沒有存在的重量。不是說,Looking positively! 正向思考,正向作為!

結果發現,這個小小的顫動開始擴大。我想望的未來要在不太和諧的對談與對視裏嗎?區區的失落漣漪逐漸生成,感覺前途生變!

「生活不該僅是情感吧!原本想做的事,計畫中的事呢!何必在意一點點震波?」

就在自我喊話,與創作療癒過程中,起了紓解作用,掌舵重振在工作的意義上。更在接續歷程裡結識許多指引提攜的導師人物,感知溫暖充實與快樂。有了重回少年的雀躍,一切往上向光成長,絲毫不覺得自己存有的歲數。整個又進入Flow,又過了個秋。

就在另一個未準備的狀態下,我卻迎來了另個恐懼的到來。媽的變化直至確診。將這條我飛揚在外的箏線兒僵住了。心中再次一震,該如何?我感受到自覺性的線的牽絆,沒人呼喊下的自我察覺,我是否該再度啟程換方向了?遠方的深切親情需要我了!

重複多年前的歷程,我自動換道轉向,一寸寸將線拉回到爸媽身邊,被拋在後方的是我努力下多年仍未完成的夢想,好像就快到了,只差一步距離,經這樣的變動,又離遠了。還有機會回顧嗎?當下,我並沒有太多時間去思考,只往心向的地方回歸。想太多就動不了了!

接下來就是這些年的瞬間變化了。如果從出生後到回來前的人生,像大樹的長成,我覺得這一回來的幾年,是以近五倍十倍以上的時速,迫人就像樹遇熱旱枯萎般,瞬間老化。

原本獨立兩老的老老照護下的隱藏版,在回歸後一一挖掘知道的真相。爸的用心不讓分勞,所有事一肩擔;變化固執無力的媽;生活照顧面的重量累積....才回來再與他們相處沒多久的日子後,爸倒了!一向像日月光無時無刻照耀我的爸爸,從只是擔心跌倒骨折腦出血,到竟發現那沉重的躲不過的急症,在甚麼都還來不及擁抱交託的倒數中,牽著我的箏線斷了!我的擔憂恐懼成真的一霎那,所有的不捨讓心情換為另一種方式的存在。低吟了好久好久,又過了幾個秋。

這段期間幾度詢著失落憂傷的解法,但又不省心。同時接手照顧媽的狀態發展下該有的理性與感性,並一直藉由與爸的談話來做自我對談,梳理心中想法感覺。

回視三五七年幾個節點的過程,一段段讓我重新省視對爸媽情感的黏膩是如此這般。隨著爸的離開以及媽的變化,所驚醒的是,知音與貼心的定義。種種在外尋求的情感依附,到頭來沒一人為我駐足。反倒凸顯出一直存在身邊的,卻沒來得及多陪伴報恩的,有著這麼個數十年如一日,知我愛我有共鳴的爸!年紀一大把才終於體驗出兒少時所讀的,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多大的一種遺憾!

有愛的陪伴是最幸福的事。曾是讓我仰頭追隨的爸爸,曾經多麼擔心我的歸宿的爸爸,在感覺上,此刻依舊如同光影般地在關照伴行著我。我的所有斜槓出去的許多練習,一點一滴地讓我接受,回憶與現在可以是重疊的時空。就像爸現在已可以無實體的自在飛翔了,來伴來訪是瞬間的事。而我只要想著盡頭有光的爸之後,也就不用有太多的害怕與擔心。

跌跌撞撞的日子裏,時時盼念的爸,仍像心中永遠的巨人模樣,會對我說聲:你回來了。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